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6

56-57為題組
某一時期起,商人從外地運來棉花,農家女子在家將棉花紡成棉紗,再織成棉布。農民家庭男耕女織的運作模式日漸明顯,而商人定期收集棉布,運往城鎮染色、整平,即可上市販售。請問:
題文中這種生產形態,最可能出現於何時?
(A)戰國時期,男耕女織成為編戶齊民的主要生產形態
(B)魏晉時期,以布帛為貨幣,故紡織成為重要的產業
(C)宋代,為追求北方邊境和平,需不斷提供遠夏布帛
(D)明代,商業發達,產銷棉布為主的專業化市鎮興起

[單選題]
答案

明代江南出現棉紡織專業市鎮,形成農村家庭手工業。答案為(D)明代,商業發達,產銷棉布為主的專業化市鎮興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8

58-59為題組
某一時期,一艘駛向中國的外國船隻在冬天航行時,遇上暴風,漂流至中國東南沿海某地,船中乘客獲救,送往官府途中,險被民眾毆殺。這位乘客懂漢字,在與中國官員筆談後,得知該地長期以來受到外國海盜侵擾,村民誤認他是海盜,所以群情激憤。這個區域除了經常有外國海盜騷擾外,且因環境條件不佳,謀生不易,導致人口常住海外移出。請問:
題文中的這位乘客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日本派到長安的遣唐使者
(B)元代到泉州的阿拉伯商人
(C)明代到中國遊歷的朝鮮士人
(D)清初到北京考試的越南士人

[單選題]
答案

明代倭寇猖獗,朝鮮使節懂漢字可能被誤認為倭寇。答案為(C)明代到中國遊歷的朝鮮士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9

58-59為題組
當地人口常住海外移出,最可能與其具有下列哪項環境特色有關?
(A)位處缺水區,環境負載力不足
(B)山多平原少,農業生產力較低
(C)多峽灣海岸,外來船隻易停泊
(D)針葉林廣布,造船材料較豐富

[單選題]
答案

東南沿海多山少平原,農業條件差促使海外移民。答案為(B)山多平原少,農業生產力較低。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0

60-61為題組
地圖幫助人們以空間的方式來理解世界中的事物、概念、情況、過程或事件。圖13為一幅繪製於某時期的世界地圖,蘊含著當時人對世界的觀察與理解。圖面正中間的區域,一直是東西文化交流頻繁之地,在現代也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2018年甲處水域的鄰近各國召開會議並簽署公約,以確保各國的政治、經濟利益。請問:
根據圖13中出現的陸塊及其形狀、大小、方位等,推論這幅世界地圖最可能繪製於何時?
(A)八世紀,阿拉伯帝國從北非進入伊比利半島後
(B)十一世紀,羅馬天主教廷發動十字軍運動之時
(C)十六世紀,哥倫布最後一次探訪美洲新大陸後
(D)十九世紀,歐洲的列強協議瓜分非洲大陸之時

[單選題]
答案

地圖陸塊形狀反映大航海時代後的地理認知。答案為(C)十六世紀,哥倫布最後一次探訪美洲新大陸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1

60-61為題組
題文提及的甲處戰略地位,最可能指的是下列何者?
(A)歐盟政治軍事勢力向東擴張的跳板
(B)控制俄羅斯出入地中海的航道扼塞
(C)北美西岸與亞洲大圓航線必經之處
(D)當地蘊藏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

[單選題]
答案

中東海域蘊藏豐富石油資源,具戰略重要性。答案為(D)當地蘊藏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2

62-63為題組
十五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在大西洋東部海域馬德拉群島開始種植甘蔗;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殖民巴西以後,又在當地發展蔗糖產業。由於蔗糖屬於勞力密集產業,於是引進大量外來勞工。請問:
這些外來勞工主要為下列何者?
(A)非洲黑人
(B)華工
(C)歐洲罪犯
(D)北美印第安人

[單選題]
答案

大西洋奴隸貿易提供美洲蔗糖園勞動力。答案為(A)非洲黑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3

62-63為題組
題文中的葡萄牙人選擇發展蔗糖產業之區位考量,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產地鄰近美國,加上蔗糖不耐久放,故蔗糖需快速運到市場
(B)母國地處溫帶,國內並不適合種蔗,故尋找熱帶殖民地種蔗
(C)產地水力充沛,地勢高低落差明顯,故可提供製糖電力資源
(D)母國人力不足,多投入馬鈴薯生產,故需要到海外招工種蔗

[單選題]
答案

葡萄牙尋找熱帶殖民地發展蔗糖等熱帶作物。答案為(B)母國地處溫帶,國內並不適合種蔗,故尋找熱帶殖民地種蔗。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4

64-66為題組
十九世紀前期,張三從寧波來艦舺採購樟腦,計畫運回浙江、上海銷售,同時也運來綢緞、布帛等貨品來臺銷售。請問:
張三最可能委託下列哪個組織運送這批貨物?
(A)東印度公司
(B)北郊
(C)怡和洋行
(D)三井會社

[單選題]
答案

清代臺灣與中國貿易主要由郊行負責。答案為(B)北郊。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5

64-66為題組
張三的貿易行為,對上述地區的樟腦市場與布帛市場有何影響?
(A)臺灣布帛市場的消費者剩餘上升,生產者剩餘上升
(B)臺灣布帛市場的消費者剩餘下降,生產者剩餘上升
(C)上海樟腦市場的消費者剩餘上升,生產者剩餘下降
(D)上海樟腦市場的消費者剩餘下降,生產者剩餘下降

[單選題]
答案

輸入布帛增加臺灣供給,消費者剩餘上升;輸出樟腦減少上海供給,消費者剩餘下降。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