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測
108學測社會試題-15
108學測社會試題-16
108學測社會試題-17
108學測社會試題-18
1871年,西洋人在上海敷設了電報線;1877年,丁日昌在臺灣架設了電報設備,成為中國第一條自行架設的電報線。1879年,李鴻章也在天津與大沽及北塘之間架設電報設備。當時架設電報設備的主要動機是:
(A)西洋商社在中國投資,希望中國提供電信設備
(B)中國報業為求現代化,希望引進電報通信設施
(C)清朝官員認為電報設施有助於國防,因此架設
(D)朝廷認為電報為國家現代化象徵,故極力支持
108學測社會試題-19
許多關切教育的地方人士指出:國家建設百廢待舉,傳統知識已不敷使用,需借重歐美先進國家的政治經驗、學術思想與科學技藝等專門知識,才能提升國家建設的效率。國家先前雖曾多次派選學生出洋念書,但人數不足。為便於學習歐美先進國家的專門知識,建設家鄉,我們也應廣派學子出國留學。呼籲主事者籌設「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招收學子,先在國內學習歐、美語文,以便將來出國學習。該文章反映哪種時代背景?
(A)簽訂《南京條約》後,政府需培養對外交涉人才
(B)民國初年,擴大學校教育,也培育各種專門人才
(C)八年抗戰期間,同盟國資金援助,學生可赴歐美
(D)韓戰爆發以後,美援開始,故派遣學生赴美學習
108學測社會試題-20
1862年,德川幕府派官員到上海考察,隨行一位藩士寫下《遊清五錄》,描述當時上海的情形:「歐羅巴諸邦商船軍艦數千艘停泊江上,桅檣林立,填滿津口;陸上則有諸邦商館,粉壁千尺,殆如城郭,其雄大壯偉,筆紙難以表述。」另一方面他也觀察到:「中國人到處被外國人牽制著。……與其說上海是中國人的土地,還不如說是英法兩國的殖民地。……雖然說我們是日本人,但對於這樣的局面也應該關心留意。因為這不僅是中國之事。」他指出中國受侵略的根源是國策失誤:「當權者只知守舊……沒有製造軍艦大砲在戰區裡抵禦敵人,才造成如此衰敗的結果。」這位日本人寫此書的目的最可能是:
(A)日本已是先進國家,自認為是高級文化代表,故多批評
(B)日本也相當落後,看到中國情況,希望能避免重蹈覆轍
(C)日本自以為遠較中國富強,希望也能效法列強瓜分中國
(D)日本自知無法抵抗列強,主張閉關自守,拒列強於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