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近,許多國家除落實勞工受基本勞動條件保障外,亦進一步保障勞工能積極與雇主討論及商議勞動關係的權利。某國若亦欲推動後者,應立法落實下列哪些權利?
(A)確保獲得最低薪資
(B)得組織並加入工會
(C)確保勞動環境的安全
(D)得集體行動表達抗議
(E)不得要求連續超時工作
112分科公民
112分科公民考科-32
某學者分析社會運動運用網路動員的情形,提出觀察如下:
甲、原住民族運動在網路上並不活躍,少數存在的網站多由非原民夥伴建立及維護。
乙、傳統婦運團體多形成實體社群,年輕婦運者則多以網路組織社群;這導致婦運內部在某些議題上分裂。
丙、同志社運積極運用網路,更受惠於網路的匿名性,藉此提高找到倡議夥伴的可能性。
依據上述觀察,以下哪些推論正確?
(A)社運團體的世代差異會導致不同的動員策略
(B)歷史愈久的社運,內部對議題的歧見便愈大
(C)網路匿名性改善承受汙名群體的社運動員力
(D)各社運的屬性不同,但皆試圖透過網路倡議
(E)非原民的協助讓原民得以發聲並彰顯主體性
112分科公民考科-33
甲、乙、丙三國的國會議員選舉採行不同選舉制度,這三種制度亦存在於我國中央與地方民意代表選舉中。表2是這三國最近一次國會選舉的資料,依據該表,關於這三國選舉制度的運作,下列哪些推論合理?
| 甲國 | 乙國 | 丙國 | |
|---|---|---|---|
| 全國應選名額 | 200 | 250 | 300 |
| 全國參選人數 | 600 | 500 | 1,500 |
| 選區數目 | 200 | 100 | 1 |
| 女性當選人數 | 100 | 125 | 150 |
| 無黨籍當選人數 | 8 | 35 | 0 |
(A)甲國小黨候選人在選舉中當選的機會低於乙丙兩國
(B)乙國候選人必須在選區中獲得最高票始有機會當選
(C)丙國各政黨得票與席次率的吻合程度高於甲乙兩國
(D)甲乙兩國各政黨之間的選舉競爭程度明顯低於丙國
(E)甲乙丙的選舉制度皆具有女性保障名額的制度設計
112分科公民考科-34
[題組:第34題至第35題]
◎ 以下四段摘要,出自某國一份公民會議實施狀況的研究報告:
甲、受到政策影響的公民,應有相同權利和有效機會來表達其觀點和利益,以形成共識。
乙、某些社會群體的成員即使進入公共審議的場域,也常因發言訴諸個人經驗或無法清楚提出論點,而引起聽者的不耐與忽視。
丙、女性或低教育程度者發言次數較少,發言時間較短,不常在對話過程質疑或批評他人,也較難以引導議題討論。
丁、兩性在不同爭議議題公民會議的參與情形:
| 議題 | 參與的人數(百分比) | 發言的次數(百分比) | 意見成為共識的數量(百分比) | |||
|---|---|---|---|---|---|---|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
| 通姦除罪 | 9(45) | 11(55) | 75(24) | 238(76) | 10(37) | 17(63) |
| 代理孕母 | 12(60) | 8(40) | 87(42.4) | 118(57.6) | 18(34.6) | 34(65.4) |
綜合上述四段摘要內容,該研究報告的主題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性別化的爭議議題討論:以公民會議為例
(B)不同議題對於兩性在公民會議參與的影響
(C)公民會議參與歷程及影響意見發言的因素
(D)公民會議過程的言說互動及其不平等樣貌
112分科公民考科-36
[題組:第36題至第37題]
◎ 小華與小明為兄妹,父親生前未立遺囑,但留下遺產甲、乙兩棟房屋,以及甲地,此外別無其他遺產。遺產由小華、小明兩人共同繼承,因雙方未達成分配遺產之協議,經法院判決,小華分到臨道路的甲地及甲屋,小明則分到乙屋。
雙方因積怨甚深,小華惡意在甲地搭起鐵皮圍籬(參見圖4),目的在阻擋乙屋的對外通行。小明乃告上法院要求小華拆除,後來法院判決小明勝訴。請問:
依據題文描述及現行民法規定,下列哪項分析正確?
(A)小華與小明並沒有任何其他親屬
(B)小華取得之遺產侵害小明特留分
(C)小華與小明父親的配偶仍然在世
(D)小華與小明兩人的應繼分應相同
112分科公民考科-37
112分科公民考科-38
[題組:第38題至第39題]
◎ 圖5為2017年全球四個區域的比較資料,分別為:
Ⅰ、各區域GDP占全球比例(依PPP指數轉成美元);
Ⅱ、各區域GDP占全球比例(依匯率轉成美元);
Ⅲ、各區域人口占全球比例。
某學生閱讀資料後,認為東亞及亞太人民的生活水準高於中東及北非,但老師卻認為剛好相反,並指出該生依據的資料組合不適合用來判斷人民生活水準的高低,而是應該依據其他的資料組合。請問:
若僅根據圖5資訊比較「歐洲及中亞」與「北美」整體物價水準的差異,結合供需架構和物價相關知識,下列推論何者最合理?
(A)歐洲及中亞因較多人口刺激消費使物價水準高於北美
(B)歐洲及中亞因較高所得刺激消費使物價水準高於北美
(C)北美央行執行較多寬鬆貨幣政策而使物價水準高於歐洲及中亞
(D)北美央行出售較多債券或定期存單使物價水準高於歐洲及中亞
112分科公民考科-39
[題組:第38題至第39題]
依據圖5,該生與老師最可能分別依據哪些資料?與老師依據的資料相較,該生依據的資料不適合之原因為何?請在答題卷表格中的左欄勾選該生所依據的資料,於中欄勾選老師所依據的資料,最後在右欄說明該生所依據的資料較不適合之原因。(6分;右欄25字內;左欄和中欄任一欄未勾選或勾選錯誤,則右欄不給分)
112分科公民考科-40
[題組:第40題至第43題]
◎ 我國某市立音樂廳需要整修,基於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要求,民間團體主張應增加身障座位,但也有反對聲浪。正反意見彙整如下:
| 反對意見 | 支持意見 |
|---|---|
| 在廳內增加身障座位需拆除20個座位,會產生拆除與增建的施工成本,也會有未來每場表演的門票損失。 | 整建雖需付出成本,但建構友善身障者的環境、讓城市更具包容性,將帶來促進人權保障、落實文化權等看不見的效益。 |
市政府也接獲以下三項整修方案建議:
甲:考慮音樂廳是歷史古蹟,故將身障座位設於廳外的大廳空間,再於表演時同步轉播內部音樂會,並提供各項跨省必要的免費支持服務。
乙:重新規劃廳內動線與座位安排,在不同區域皆設置身障座位,讓身障者依個人需求挑選不同票價的座位,並讓其選擇所需的手語或口述影像等服務。
丙:考慮緊急應變措施,將身障座位安排在廳內第一排或邊緣位置,以確保身障者安全,並避免影響出入動線造成逃生受阻;另外應提供障礙者及陪同者購票半價優惠。
在與各界交換意見後,市政府確立以下障礙者文化平權,做為整修原則,並決定採取某方案,因該方案最符合CRPD之「共融模式」的兩項原則:
I、確保障礙者如所有人一般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提高障礙者與非障礙者互動的可能性。
II、尊重障礙者的自主選擇,不將障礙者弱化為需要被保護的對象。
請問:
依據CRPD與我國法之關係來評論題文中主管機關之作為,下列何者最適當?
(A)因公約已經國內法化,主管機關作為符合依法行政
(B)未經國際專家審查,主管機關即做出決策放駕違法
(C)因公約具有命令位階,政府仍應遵守相關公約內容
(D)因公約內容未達反既有法規,政府可做為施政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