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105學測社會試題-43
105學測社會試題-44
一個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常會利用各種手段,將其鄰近地區的經濟生產內容導引至為其提供廉價原料和勞動力的方向。以下在 1930 年代發生的幾個事件中,何者最足以說明這種經濟發展模式?
(A)臺灣總督府推動臺灣工業化,建立工業
(B)甘地反對食鹽公賣制度,號召自行曬鹽
(C)中國與列強交涉,關稅自主,裁撤釐金
(D)羅斯福推動新政,發展公共事業及農業
答案
105學測社會試題-45
105學測社會試題-46
105學測社會試題-47
105學測社會試題-48
105學測社會試題-49
105學測社會試題-50
105學測社會試題-51
西元八、九世紀開始,阿拉伯人在東非肯亞(Kenya)、坦尚尼亞(Tanzania)等沿海建立許多販奴據點,透過不同季節的盛行風向,將買來的奴隸利用帆船運到阿拉伯半島和南亞諸國販售。「不同季節的盛行風向」的成因,和下列哪二項因素關係最密切?
甲、行星風帶的季節移動;
乙、洋流系統的季節變化;
丙、大範圍海陸性質的差異;
丁、聖嬰和反聖嬰現象的交替。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