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分科歷史考科-14

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某個東亞城市的書肆裡,既可找到傳統漢醫《傷寒論》、《黃帝內經》的註疏,也可買到荷蘭人醫學著作《內科選要》的在地譯本。這座東亞城市最可能是:
(A)朝鮮的漢城
(B)日本的江戶
(C)清國的蘇州
(D)越南的河內

[單選題]
答案

答案:(B)。十八至十九世紀日本江戶時代流行「蘭學」,引進荷蘭醫學等西學並翻譯,書肆同時有漢醫典籍與荷蘭醫學譯本;朝鮮、清國、越南當時對西學引進有限,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歷史考科-15

某時期,歐洲出現收集古代抄本熱潮。學者遍訪修道院,尋找湮沒的古書抄本,雇人抄寫,並進行考訂、校勘,以回復古書原樣。他們摹仿古拉丁文,以之寫作。富商和權貴競相興建豪華宅第以彰顯個人權勢,也資助學者與藝術家的創作,展現文化品味。這最可能出現在哪一時期?
(A)六世紀拜占庭帝國時期
(B)九世紀查理曼帝國時期
(C)十四世紀文藝復興時期
(D)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時期

[單選題]
答案

答案:(C)。十四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人文學者重視古代典籍收集與校勘,富商貴族資助學者藝術家,與描述相符;拜占庭、查理曼時期無此古籍熱潮,啟蒙運動重理性非仿古拉丁文,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歷史考科-16

學者指出:兩宋政府雖不是強大的政權,但政府重視官方訊息流通管道的管理,除了嚴格要求輿情的蒐集、巡訪、分析與檢核外,還敕令各層級政令文書必須依規定的時效傳遞。兩宋政府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
(A)監控在野人士的活動
(B)穩定深入地控制地方
(C)取締翻刻官方的文書
(D)動員民力以對抗外族

[單選題]
答案

答案:(B)。兩宋政府管控訊息流通與政令傳遞,核心是透過高效行政穩定控制地方;非監控在野人士、取締翻刻、動員民力,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歷史考科-17

史書描述某時期常見的戰爭型態:參與戰鬥者,倚靠的是騎士的武勇與出眾的戰技。他不會有突然被遠處的槍枝射殺的危險,而支配他的命運的,也不是在遠處發號司令的人。相反的,他可能遭敵人一下猛擊,就從梯子上滾落,而指揮的將領,可能就在他身旁並肩作戰。此時期的戰爭型態主要是:
(A)古希臘時期的步兵之戰
(B)中世紀面對面的肉搏戰
(C)十七世紀火砲攻城之戰
(D)二十世紀毀滅性總體戰

[單選題]
答案

答案:(B)。中世紀戰爭以騎士肉搏為主,將領與士兵並肩作戰,無槍枝遠距攻擊,與描述相符;古希臘以步兵方陣,十七世紀有火砲,二十世紀有現代武器,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歷史考科-18

以下是對臺灣史上某一時期的描述:一、臺灣第一次出現具有規模的漢人社會;二、開始發展以糖、米為主的農業經濟,外銷海外;三、利用臺灣優越地理位置發展轉口貿易。此一時期應是:
(A)荷蘭時期
(B)鄭氏時期
(C)清朝時期
(D)日本時期

[單選題]
答案

答案:(A)。荷蘭時期引進漢人開墾,發展蔗糖、稻米外銷,利用臺灣位置發展轉口貿易,首次形成規模漢人社會;鄭氏、清朝、日本時期漢人社會已存在,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歷史考科-19

北宋繪畫具有寫實主義的風格,代表作如「清明上河圖」。藝術史家解釋:北宋畫家細緻觀察巖石表面的紋路、花鳥造型及河中船隻結構,顯示當時畫家對於視覺世界有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體會。這位史家主張,北宋畫家對「視覺世界」的敏銳觀察可在當時的思潮中找到思想根源。此一思想根源為何?
(A)古文運動,回歸「文以載道」傳統
(B)禪宗傳播,主張「明心見性」觀念
(C)道家流行,宣揚「道法自然」思想
(D)理學興起,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單選題]
答案

答案:(D)。北宋理學提倡「格物致知」,強調透過觀察事物探究真理,影響畫家對視覺世界的細緻觀察,形成寫實風格;古文運動、禪宗、道家非此思想根源,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歷史考科-20

以下兩則資料談及羅馬人對於基督徒的看法:資料甲:西元二世紀,羅馬作家菲利克斯寫道:一批賤民攻擊諸神……,這些人或者是無知的底層賤民,或者是從來就輕信的婦女。他們蔑視神殿、對神像啐唾沫,譏諷我們拜神的儀式,不把祭司放在眼裡。資料乙:西元四世紀皇帝迦萊里說:「我們的責任是依循羅馬古代法律和公共秩序,來糾正和重建一切。我們尤其希望喚醒那班基督徒……他們拋棄祖宗所創宗教和典禮,蔑視古代習俗,杜撰荒唐法律和學說。」這兩則資料共同反映羅馬人敵視基督徒的主要原因是:
(A)賦予女性自主的教義
(B)背棄傳統宗教的態度
(C)採取神秘奇怪的儀式
(D)敵視下層階級的居心

[單選題]
答案

答案:(B)。資料甲提及基督徒蔑視羅馬神殿儀式,資料乙提及基督徒拋棄羅馬傳統宗教,均反映羅馬人因基督徒背棄傳統宗教而敵視,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歷史考科-21

某朝代史家修撰史書,出現這種情況:書中常以文意欠佳的漢字,音譯異族姓名。究其故,除了這些王朝入主中原時,未盡通曉漢文,而致誤用同音字外,更有史官刻意借不雅文字,暗中詆毀當朝統治者,例如「蒙古」一詞,刻意音譯成「朦骨、盲骨」。這種情況常見於哪一種史書?
(A)宋代修的唐史
(B)元代修的金史
(C)清代修的明史
(D)民國修的清史

[單選題]
答案

答案:(B)。元代為蒙古族政權,修《金史》時(金為女真族),可能因漢文不熟或刻意詆毀,用不雅漢字譯異族姓名;宋代修唐史、清代修明史、民國修清史無此異族統治下的刻意詆毀情形,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歷史考科-22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計畫根除日本再度發動戰爭的能力,也認為日本的生活水準不應高於被其侵略的國家,因此並未計畫協助日本復興。後來,美國改變政策,不但釋放戰犯,協助日本重建經濟,還要求日本成立「自衛隊」。美國改變政策的關鍵是:
(A)中國主張「以德報怨」,應對日寬大
(B)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個人同情日本人民
(C)冷戰開始,扶植日本以防堵共黨擴張
(D)越戰發生,發展日本經濟以補給美軍

[單選題]
答案

答案:(C)。二戰後冷戰開始(1947年後),美國為對抗共產主義,改變對日政策,扶植日本復興並建立自衛隊;非中國主張、麥克阿瑟個人同情,越戰發生於1955年後,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歷史考科-23

王莽建立政權後,為示民寬政,隨即頒布命令,將土地收歸國有,並按一夫百畝、八家為井的古制重新分配,稱為「王田」。家中男子不足八口卻占田土一井者,須將多餘土地分給族眾或鄰里。這些作法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貧富懸殊
(B)獎勵農業生產
(C)爭取奴婢人權
(D)追求稅賦公平

[單選題]
答案

答案:(A)。王莽「王田制」將土地國有並重新分配,核心是解決土地兼併,抑制貧富懸殊;非獎勵生產、爭取奴婢權、追求稅賦公平,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