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44-46題]四、1950年爆發的韓戰,對亞洲影響重大,也牽動歐洲局勢。以下是三則相關敘述:資料甲:「韓戰爆發後,杜魯門將國防預算提高到500億美元,……部署在A組織的軍力也從14個師增到50個。」資料乙:「西歐領袖們擔憂,韓戰代表蘇聯將在歐洲和亞洲採取更侵略性的政策,乃致力使A組織由一個鬆散的防禦性聯盟,轉型為聯合戰鬥力量。但這需付出代價。美國軍事預算暴增後,就要求西歐盟邦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並同意西德重整軍備。」資料丙:「韓戰對西德帶來不曾預期到的反響。許多西德人和西歐人擔心南韓若落入共產勢力之手,會危及西德的安全,而要求西德重整軍備。雖然不少人基於過往經驗 對此一提議感到擔憂……而加以反對,但冷戰的緊張才是關鍵。西德在1955年重整軍備,並加入A組織。」44. 三則資料的「A組織」是指:
(A)聯合國
(B)歐洲聯盟
(C)華沙公約組織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分科(指考)社會
110指考歷史考科-01
連橫《臺灣通史》自序雲:「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顧自海通以來,西力東漸,運會之趨,莫可阻遏。」又說:「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從這些文字可理解連橫的觀點是:
(A)符合世界潮流的文化多樣性觀點
(B)以臺灣原住民族為主體的歷史觀
(C)結合文獻與考古資料的歷史解釋
(D)以漢人開拓角度書寫的歷史觀點
110指考歷史考科-03
110指考歷史考科-04
史家討論美國革命時,指出:1763年,英國在七年戰爭中擊敗法國,確保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安全;但1776年,北美殖民地卻起來反抗英國,爆發獨立革命。下列何者最可能是史家推論的美國革命之因?
(A)戰爭導致財政困窘,遂使英國想向殖民地課稅,引起不滿
(B)戰後英國對殖民地的控制減弱,殖民地人民覺得有機可圖
(C)戰爭讓殖民地經濟蕭條,殖民地人民心生不滿,起而抗爭
(D)戰後英國軍力大為衰退,殖民地人民乘虛而起,爭取獨立
110指考歷史考科-05
1930年代後期,英國採取「姑息政策」以因應希特勒在歐洲的擴張。但當時亦有論者不以為然,並評論說:「採取姑息政策太過天真了,因為__________。」以下哪一段話最適合承接在這句評論之後,且最能說明此一評論的理由?
(A)希特勒早就提及他打算征服東歐
(B)希特勒本打算要去對抗共產主義
(C)它讓英國有時間重整不足的軍備
(D)它確實有效遏阻納粹主義的擴張
110指考歷史考科-06
一位學生與同學討論時事,主張「總統制」才是真平等。該生因這言論遭警察拘留,且被繩子捆綁,頭戴草籠遊街示眾(如圖1)。該生後來以冒犯統治者的「不敬罪」被起訴,雖因他不到法定年齡而未被定罪,但仍遭到退學的處分。這種情況最可能發生於何時的臺灣?
(A)臺灣民主國時
(B)皇民化時期
(C)二二八事件時
(D)美麗島事件時
110指考歷史考科-07
一位大臣上書:因我朝恩德,南北兩國乃能以兄弟之禮,和平通好至今,長達數十年。有南方大臣竟利用編寫前朝正史之便,將我祖先事蹟列為四夷傳。請我國史官也比照該國作法,將該國先世事蹟,列於我朝國史之末。這位大臣最可能是何時人士?雙方史官爭論的焦點為何?
(A)漢朝;利害之爭 (B)遼朝;正統之爭 (C)元朝;南北之爭 (D)清朝;道統之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