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16

[題組:第15-16題]依據題文,該位公民不滿主持人的主持方式,最可能是基於以下哪項理由?
(A)以平等稱謂進行交流的形式和提醒,無法有效解決權力不對等問題
(B)參與者對議題的理解程度存在落差,有價值的意見需要更多發言時間
(C)文化資本導致表達和論述能力不同,統一的發言規則難以顧及差異
(D)參與者的言論自由應獲得平等保障,應讓多元意見皆有表達的機會

[題組題]
答案

統一發言規則未能考慮文化資本差異,影響實質平等。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17

[題組:第17-18題]某民主國家因電動車日漸普及,帶動公寓大樓增設充電樁的需求,但也引發相關爭議。除了用電與消防安全的疑慮,還有住戶質疑收費不公,主張沒有使用電動車的住戶,不需分攤設置充電樁的相關費用。
該國某市政府為解決相關爭議及促進節能減碳,乃制定該市自治條例,規定該市公寓和大樓必須設置公用的電動車充電樁停車位,否則將課處罰鍰。有某大樓因為停車場難以設置公用充電樁,遭該市政府處以罰鍰。該大樓管理委員會向法院請求救濟,但因該市政府依據自治條例做成處罰,法院判處該管委會取訴定議。該管委會在窮盡救濟途徑後,提起另一種訴訟:審理的法庭認為,該自治條例違反該國憲法,宣告該條例無效。請問:
題文中提出質疑的住戶,若要引用政府政策支持其觀點,下列何者最適當?
(A)依民眾的所得水準而課徵不同的所得稅
(B)依行政高速公路實際里程數收取通行費
(C)學齡兒童搭乘交通工具享票價折扣優惠
(D)不同城市的計程車起跳價格與費率不同

[題組題]
答案

使用者付費原則,如高速公路按里程收費。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18

[題組:第17-18題]若該國的司法和地方制度與我國相同,該大樓管委會最後提起的訴訟,其性質與功能最符合下列哪項敘述?
(A)該訴訟制度具有保護憲法目的,可依據民意要求讓司法以職權廢止法律
(B)該訴訟制度可讓司法依據憲法審查法律是否合意,藉此來保護人民權利
(C)該訴訟可讓司法審查政府罰鍰是否違憲,但不可以審查國會議決的法律
(D)該訴訟在人民窮盡救濟途徑後提起,讓司法判斷政府行為是否違反法律

[題組題]
答案

憲法訴訟可審查法規違憲與否,保障人民權利。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19

[題組:第19-20題]某研究找到一份資料,分析已生育小孩的夫妻各自平均年所得變動率,如圖2。圖中,橫軸為距離第一胎小孩出生的年數,縱軸為當年相對於第一胎小孩出生前兩年的所得成長率,故對應橫軸為「-2」時,縱軸的男女所得成長率皆為0%。該研究另外也發現,該國男性平均所得一直高於女性。請問:

題文與圖2的資料,最能夠佐證下列哪項關於再生產勞動的論述?
(A)男性投入再生產勞動與頭胎小孩歲數有關
(B)生育前家庭總所得會影響再生產勞動分工
(C)再生產勞動與勞動市場的性別化密切相關
(D)女性常易因再生產勞動而付出較高的代價

[題組題]
答案

女性因生育導致所得成長率下降,付出較高代價。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20

[題組:第19-20題]依據題文探討所得變動與生育小孩機會成本的關聯,下列推論何者最合理?
(A)家庭總所得水準開始出現下滑現象,顯示生育的機會成本提高
(B)家庭總所得年成長率開始出現下滑,顯示生育的機會成本提高
(C)女性所得減少但家庭總所得並未減少,顯示生育的機會成本降低
(D)男性所得使家庭總所得年成長率增加,顯示生育的機會成本降低

[題組題]
答案

所得成長率下滑反映生育的機會成本提高。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21

[題組:第21-23題]某民主國家的知名政治人物甲,參與該國一項選舉以尋求第五次連任。在各項民調中,甲本來皆領先同選區的對手,但對手陣營捏造不實訊息,指控甲涉嫌貪汙與不倫事件,經新聞媒體大肆報導,使甲的支持度急劇下降,最終落選,也失去競逐該國最高行政首長的機會。
甲摘錄某部歌劇一首詠歎調的歌詞,在社群媒體表達心境:「謠言好像閃電、暴風雨,呼嘯而過,使你恐懼凍僵。謠言最後沸騰,產生爆炸,就像加農砸射擊,全面晃動。那不幸被謠言誹謗的人,遭受侮辱、踐踏,在大眾鞭笞下,生不如死」。請問:
依據題文,新聞媒體在甲競選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最適合以下列哪項敘述來闡釋?
(A)媒體再現和資訊不對稱是新聞偏頗的根源
(B)媒體所有權者常使特定政治人物處境不利
(C)媒體近用機會是影響民意形成的重要因素
(D)媒體報導特定議題的強度會引導公共意見

[題組題]
答案

媒體報導強度影響公眾意見形成。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22

[題組:第21-23題]依據題文推論甲失去競逐機會的職位,其產生方式或職權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能否當選視國會政治生態而定
(B)當選之後依法僅能再連任一次
(C)公布法律須有其他閣員的副署
(D)有權得以否決國會通過的法案

[題組題]
答案

國會選舉結果影響職位取得,如內閣制總理。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23

[題組:第21-23題]依據題文,甲摘錄該獎項或調查表達其權利受損的心境,該項權利具有下列何種特性?
(A)涉及人性尊嚴此一最高價值,故其保障順位優先於其他權利
(B)權利主體死亡後,該權利原則上可由權利主體之繼承人繼承
(C)屬於與生俱來的權利,其內涵和保障範圍不受社會變遷影響
(D)是否構成侵害該權利的不法性,仍必須與公共利益相互衡量

[題組題]
答案

名譽權侵害需與公共利益衡量。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24

[題組:第24-26題]某國有一項疾病的盛行率較高,推測與國民食用過多不利健康的加工食品有關。因該項疾病加重健康財政負擔,該國政府因而提高加工食品稅率,試圖減少國民對該類食品的消費量。
然而,一位學者主張:加稅只是把疾病問題看成是國民個人責任,忽略國家應承擔的責任,政府應優先改善食物供給的社會環境條件。例如,有些地區面臨生鮮食物不易送達的情況,當地居民因此常難以買到或因價格而買不起,這些地區因而充斥很多廉價的加工食品。該學者形容這些地區為「食物沙漠」地區,並提出表2的研究調查數據以支持其論點。請問:

若其他條件不變,該國政府對加工食品所採行的政策,最可能會對市場造成哪項影響?
(A)消費者會轉而購買該加工食品的互補品
(B)消費者會選擇其他可以替代的類似商品
(C)廠商會提高生產面互補品產量以彌補虧損
(D)廠商會對生產面替代品進行減產力求轉型

[題組題]
答案

提高稅率使加工食品價格上升,消費者轉向替代品。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25

[題組:第24-26題]根據表2的數據,關於社會環境條件對不同地區飲食與疾病的影響,下列哪項推論最能精確說明?
(A)食物沙漠地區居民受疾病的影響會因經濟資本高低而有差異
(B)食物沙漠地區經濟資本的弱勢人口較多而導致疾病偏多現象
(C)經濟資本的高低影響食物沙漠和非食物沙漠地區的飲食差異
(D)經濟資本低者相較於經濟資本高者更常居住在食物沙漠地區

[題組題]
答案

食物沙漠地區中低收人口比例較高,影響飲食與健康。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