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32-35題]
某國長期存在歧視國際移工的社會問題,而且國際移工在勞動契約期滿前,除非原雇主同意,或遇到勞工權益受損並申訴成功,否則無法轉換雇主。某日下午,甲於ATM領錢時,便衣員警依甲容貌而懷疑是「逃逸移工」,且擔任許欺集團車手,立即喝吆甲並要求甲交出居留證供警察查驗。甲表示未隨身攜帶,並要員警不要妨礙其領錢。員警認為甲不服從盤查且無居留證,顯有犯罪嫌疑,乃將甲上銬帶回警局。在警局內,警察拒絕甲委任律師的要求,並將甲關在偵訊室內連夜詢問。甲拒絕配合,不願回答任何問題,警察直到隔天早上始釋放甲。此事經當地媒體報導,引發輿論批評。某移工權益團體對該案提出檢討,特別關切政府應解決警察對移工的偏見和歧視性執法問題。請問:
34. 依據題文,下列哪些作法較能解決移工權益團體特別關切的問題?
(A)以移工來源國語言加強法治宣導,協助移工克服因語言面臨的困境
(B)打破國際移工與商犯罪率有所連結的迷思,或與治安問題劃上等號
(C)提供涉入司法案件移工協助推施,彌補其在司法程序中的不利處境
(D)重視移工因工作制削弱其逃逸的現象,並檢討移工更換雇主的權益
(E)全面檢討員警考核方式,避免員警為提高績效而不當盤查無證移工
分科(指考)社會
113分科公民考科-35
[題組:第32-35題]
某國長期存在歧視國際移工的社會問題,而且國際移工在勞動契約期滿前,除非原雇主同意,或遇到勞工權益受損並申訴成功,否則無法轉換雇主。某日下午,甲於ATM領錢時,便衣員警依甲容貌而懷疑是「逃逸移工」,且擔任許欺集團車手,立即喝吆甲並要求甲交出居留證供警察查驗。甲表示未隨身攜帶,並要員警不要妨礙其領錢。員警認為甲不服從盤查且無居留證,顯有犯罪嫌疑,乃將甲上銬帶回警局。在警局內,警察拒絕甲委任律師的要求,並將甲關在偵訊室內連夜詢問。甲拒絕配合,不願回答任何問題,警察直到隔天早上始釋放甲。此事經當地媒體報導,引發輿論批評。某移工權益團體對該案提出檢討,特別關切政府應解決警察對移工的偏見和歧視性執法問題。請問:
35. 若該國政府著手回應移工權益團體的關切,下列哪些作為較能彰顯審議民主的精神?
(A)邀集民意代表開會協商,共同審議歧視移工的罰則
(B)提出保障移工積極平權的措施,交由公民投票決定
(C)廣邀利害關係者開會,以研讀相關的移工保障措施
(D)諮詢移工仲介機構的意見,強化移工增能訓練方案
(E)邀請移工參與協商對話,擬訂防止歧視性執法規範
113分科公民考科-36
[題組:第36-37題]
小恩經常光顧一家強調天然原料的平價冰淇淋店,門口總是大排長龍。小恩某次看到店家進貨中有化學香料,與對外宣稱不同。之後小恩佯稱有意投資,與店主接洽時,錄下兩人對話,證明該店確實採用化學香料,並向主管機關舉發;店主主張小恩私下錄音的行為損害其隱私權,債而提告。此爭議曝光後,網友評論小恩的行為是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有其正當性。經此風波,冰淇淋店也不再有排除人潮。請問:
36. 以消費者剩餘的角度思考,下列何者最能說明冰淇淋店後來排除人潮的消散?
(A)產品價格不變,但消費者願付價格降低
(B)廠商利潤減少,使消費者願付價格降低
(C)消費者願付價格不變,且廠商生產成本降低
(D)消費者願付價格不變,但排除時間成本增加
113分科公民考科-38
[題組:第38-39題]
牽習是強調眾人合作的傳統捕魚方式。當魚汛出現,駕駛舢舨的人把漁網撒於海上,其他村民則共同再將漁網拉回岸邊。所捕撈漁獲由出賣或駕船撒網者先挑選,剩下的才由出力拉網的村民挑選。這種只要參與拉網便能分配到漁獲的村民互助網絡,讓家中成員因捕魚遇難而僅剩幼弱的家庭,能透過牽習免於飢餓困頓。學者主張,此漁村文化在現代國家體制完備前,發揮了重要替代功能。近年沿海漁源枯竭,漁村已放棄牽習。然而政府為發展觀光,補助業者將牽習轉型為文化體驗式旅遊活動。為了不讓遊客失望,業者的漁網愈來愈細,連小魚都撈捕上岸。保育人士批評此舉已形成反教育,不符牽習文化。請問:
38. 上述牽習旅遊活動所引發的問題,最適合以下列何者來描述?
(A)因為收益下降,導致民眾生產誘因不足
(B)因外部成本發生產不足,有賴政府矯正
(C)政府補貼刺激供給,反而增加外部成本
(D)補貼造成活動價格上漲,導致過度捕撈
113分科公民考科-40
113分科公民考科-41
113分科公民考科-42
[題組:第42-43題]
請依據以下三份摘要資料回答問題:
一、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費開支亦為世界第二,皆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影響力高,且與俄羅斯結盟越趨緊密,國際政治學界也頻繁討論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衝擊。
二、鄰近強權的國家,依其面臨安全威脅高低及對強鄰的經濟依賴程度,可分為四個象限(圖4)。這些國家對強鄰採取的策略,最關鍵影響因素是強鄰的威脅程度,威脅程度越大,越可能與強鄰的對手結盟,以抗衡強鄰。
三、表3是鄰近中國的三個國家之比較:
42. 下列哪項主題最能同時涵蓋國家的三份資料?
(A)中、美國國國家實力和世界影響力比較
(B)中、美經濟對抗與國際政治結盟的關係
(C)中國威脅起源及對亞太地緣政治的影響
(D)中國經貿和外交關係與國際秩序的關連
113分科公民考科-43
[題組:第42-43題]
43. . 綜合題文三份資料,甲乙丙三國之中,何者最可能對中國採取抗衡策略?該國所處象限為何?串連表 3 哪兩項事證最足以判斷該國可能採取抗衡策略?請在答題卷左欄寫出國家代號及其所處象限,再於右欄說明表 3 最足以判斷的兩項串連事證。(6 分;左欄須完全答對,本題始計分;右欄作答字數為 27 字內,須寫出兩項,本欄始計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