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26

[題組:第25-26題]26. 上表顯示,1646年以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貿易收入」大幅增加,最可能與下列何者有關?
(A)鹿皮、蔗糖生產 (B)鄭氏集團的合作 (C)海外船隻的關稅 (D)抽收移民人頭稅

[題組題]
答案

答案:(A)。1646年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推廣鹿皮貿易與蔗糖種植,產量增加帶動貿易收入大幅上升;鄭氏集團與荷蘭為競爭關係,關稅、人頭稅屬領地收入,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27

[題組:第27-28題]右圖是中國某朝代不同時期的進士人數統計圖:27. 根據圖中不同地區第一期、第二期的進士人數比較,這張圖反映的朝代是:
(A)唐
(B)宋
(C)元
(D)清

[題組題]
答案

答案:(B)。宋代經濟重心南移,南方進士人數逐漸超過北方,與圖中南北進士人數變化相符;唐代北方進士仍占優,元代壓抑漢人科舉,清代南北差距相對穩定,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28

[題組:第27-28題]28. 比較圖中第一期和第二期虛線以北、以南的人數差異,可以發現一個明顯趨勢。依據你的歷史知識,下列哪個概念最足以解釋此發展趨勢?

(A)經濟重心的轉移 (B)政府政策的引導
(C)南北風土的差異 (D)科舉制度的改變

[題組題]
答案

答案:(A)。宋代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至南方,南方教育發達、人口增加,進士人數隨之增多,是進士分布變化的核心原因;政策引導、風土差異、科舉制度非主要因素,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29

[題組:第29-30題]◎ 美國老羅斯福總統認為歷史是圍繞著海洋而展開的。他曾指出:「甲時代隨著美洲的發現而告消失,乙時代現在已處於發展頂峰,並將很快耗盡它所能支配的資源,而丙時代註定將成為所有偉大時代中最偉大的時代,猶如一輪紅日正在噴薄而出。」29. 題幹文字中,甲、乙、丙時代各應指:
(A)地中海、太平洋、大西洋
(B)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
(C)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題組題]
答案

答案:(C)。甲時代(地中海時代)因美洲發現(1492年)結束;乙時代(大西洋時代)在老羅斯福時期(20世紀初)達高峰;丙時代(太平洋時代)被預測為未來偉大時代,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0

[題組:第29-30題]30. 此一觀點影響到美國的外交政策,下列哪一事件最切合上述觀點的歷史發展脈絡?
(A)實踐門羅主義,禁止歐洲列強幹涉美洲事務
(B)發動美西戰爭,打敗西班牙,以取得菲律賓
(C)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以阻止德國勢力擴大
(D)發動波斯灣戰爭,以控制波斯灣的石油供應

[題組題]
答案

答案:(B)。美西戰爭(1898年)中美國奪取西班牙的菲律賓等太平洋殖民地,符合向太平洋擴張的「丙時代」戰略;門羅主義針對美洲,一戰、波斯灣戰爭與太平洋時代無直接關聯,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1

31. 1878年,臺南一所教會發行一份〈光緒四年 耶穌聖教堂臺灣禮拜單〉,右圖是其部分內容。這份禮拜單除了宣揚教義,而受到教會信徒重視外,還載有其他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訊息,因此連非教徒也相當喜愛。根據圖示內容推斷,下列哪些選項正確?

(A)這一所教會的傳教士應該是來自加拿大
(B)當時來臺傳教士的傳教常結合醫療行為
(C)教會對漢人與原住民採不同的傳教方式
(D)禮拜單標注二十四節氣是在地化的表現
(E)禮拜單有光緒紀年代表這教會屬於官方

[多選題]
答案

答案:(B,D)。禮拜單可能包含醫療訊息,反映傳教士結合醫療傳教(B)正確;標注二十四節氣(漢人習俗)是傳教在地化表現(D)正確;未提及傳教士來自加拿大,未區分漢人與原住民傳教方式,教會非官方,故選(B,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2

32. 兩漢時期,人民旅行時必須攜帶通行文件,證明已經完納賦役、未遭法庭傳喚、非屬在逃罪犯,並交代旅行目的、交通工具。此外,尚須附上登錄旅行者姓名、縣里、爵級、年歲、身高、所持物品等個人資料。文件先由旅行者所屬里的基層吏員驗證內容,再向鄉的主管提出申請,鄉再呈報給縣。逐級審核通過後,發給旅行者,由旅行者所經官署一一查驗、放行。根據這些敘述,漢帝國掌握人口動向仰賴的是:
(A)分工嚴明的地方行政組織
(B)記錄詳實的官方文件資料
(C)人民對漢帝國的絕對忠誠
(D)廣泛佈建線民網和監視站
(E)依法行政的鄉里基層吏員

[多選題]
答案

答案:(A,B,E)。漢帝國透過里→鄉→縣的分工行政組織(A)、詳實的通行文件(B)、依法行政的基層吏員(E)掌握人口動向;非依賴人民絕對忠誠、線民監視,故選(A,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3

33. 1127年,低地國根特城的市民向統治者威廉伯爵提出要求:「伯爵大人,如果您想公正對待您的市民,就不該橫徵暴斂,敵視我們;相反,應保護、善待我們。但您違反法律,違背誓言,未盡到免除捐稅、維持治安責任,未尊重市民的傳統權利。⋯⋯請您屈尊前往伊普爾,讓我們雙方貴族、教士和人民代表,和平聚會,慎重考慮,公正裁決。若他們認為您仍可任伯爵,我們也贊同;如果他們認為您不守法紀和承諾,不適合繼續擔任,就請讓位,讓我們另尋合適的人選。」伯爵否決市民請求,雙方遂訴諸武力,市民取得最後的勝利。這個事件反映的中世紀城市內部權力關係為何?
(A)威廉伯爵與根特市民的權力關係,建立在封建契約上面
(B)根特市民因為威廉伯爵違背其誓言,直接訴之武力解決
(C)根特市民起而捍衛固有特權,主要理據是維護封建傳統
(D)根特市民發展出民主政治,更換統治者乃是其天賦人權
(E)根特市民的作為,是中世紀城市獲取自治權的一種方式

[多選題]
答案

答案:(A,C,E)。市民與伯爵的關係基於封建契約(A),市民捍衛封建傳統下的特權(C),市民鬥爭是城市獲取自治的方式(E);市民先請求裁決再訴諸武力,未發展民主政治,故選(A,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4

34. 以下是兩位史家描述穆罕默德死後的伊斯蘭世界:資料甲:「穆罕默德沒有指定繼任者,內部因繼任者問題出現極大分歧。另外,許多新近接受伊斯蘭教的市鎮和貝都因部族都詆毀這一信仰,並重新宣布獨立,試圖擺脫麥加的控制。」資料乙:「先知去世後,穆斯林的領導者必須決定穆斯林共同體應採用何種模式。許多人以為不需建立一個『國家』,因這種政體在阿拉伯史無前例。有些人認為,每個部落團體應選出自己的宗教領袖……。又有些人認為穆罕默德原想要由姪子阿里接任,……但他太年輕,經驗也不足,因此阿布•巴克得到多數支持被選為先知的第一任哈里發。」根據上述資料,可以推知新生的伊斯蘭世界情況如何?
(A)阿拉伯半島原是個統一、各族和諧共處的社會
(B)新生的伊斯蘭世界面臨嚴重的分裂與瓦解危機
(C)貝都因地方主義復活,挑戰伊斯蘭共同體權威
(D)穆罕默德的領導威信與可蘭經的權威受到質疑
(E)伊斯蘭領導者對共同體應採的形式有明確共識

[多選題]
答案

答案:(B,C)。伊斯蘭世界因繼任者問題分裂,面臨瓦解危機(B),貝都因部族獨立挑戰共同體(C);阿拉伯半島原不統一,穆罕默德威信與《可蘭經》未受質疑,領導者無明確共識,故選(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5

[題組:第35-37題]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資料甲:一位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回憶錄寫道:自(1969年)3月12日轉押到博愛路警備總部保安處看守所後,我心裡已有了底;所謂「專案小組」對我的罪名似乎已經「拍版定案」。……雖然我心裡並不覺得自己有罪,可是惡法也是法,什麼《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在情治人員無處不在、隔牆有耳的環境中,一言嫁禍已屢見不鮮。……在「專案小組」偵訊時,永善(陳映真)的案件,只因他寫了具有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反映了某一些時代青年人為窮人、為拯救被壓迫人們的文章,便戴了一頂紅帽子,被判10年徒刑。資料乙:2019年5月30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告:受難者徐維琛君等2006人(含陳永善)應予平復司法不法之刑事有罪判決暨其刑、保安處分及沒收之宣告。35. 資料甲提到《懲治叛亂條例》和《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這兩個條例制訂的時機為何?
(A)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為了弭平亂事,使政府派兵有所依據
(B)冷戰初期,政府為對抗中共顛覆、壓制臺獨主張或政治異議
(C)舊金山對日和約期間,為了制止「臺灣地位未定論」的傳布
(D)臺美斷交後,國民黨為了鞏固政權,立法打擊黨外民主運動

[題組題]
答案

答案:(B)。《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制定於冷戰初期(1949年後),目的是對抗中共與壓制政治異議;非二二八事件、舊金山和約、臺美斷交後,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