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11

某甲騎車遇到環保局人員實施車輛排放廢氣的路邊稽查。查驗的結果不合格。稽查人員隨即開出一張 1,500 元的罰單。甲很生氣,認為自己的車子沒有買多久,不可能會有問題,質疑檢測儀器有誤。甲若要尋求法律救濟,應該採取下列哪一個途徑?
(A)向司法院聲請大法官解釋
(B)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C)向環保局所屬的縣市政府提起訴願
(D)向地方法院提起對環保局的民事訴訟

答案

環保局罰單屬行政處分,依訴願法應先向縣市政府提起訴願。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12

12-13 為題組

 12-13 為題組 某甲被指涉及一件擄人勒贖案而遭到檢察官起訴,甲在一審程序中,提出不在場證明;檢察官則提出現場監視器低解析度模糊畫面,作為甲在現場的證據。法院認定畫面雖模糊,但「不排除某甲涉案可能」,據此,判決甲有罪。因為這項證據,甲歷經地方法院、高等法院都被認定有罪。甲經由救援團體協助,提起上訴。經過數年努力,終於讓最高法院撤銷高等法院判決,發回高等法院重新審理。高等法院再經審理後認為,除了現場監視器畫面外,別無其他證據證明甲有參與擄人勒贖的事實,改判甲無罪。請問:就我國刑事訴訟制度而言,高等法院再經審理後做成的判決,其判決理由是在實踐什麼原則?

(A)審檢分立
(B)罪刑法定
(C)從舊從輕
(D)無罪推定

答案

證據不足不能證明犯罪時應判無罪,體現無罪推定原則。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13

12-13 為題組

12-13 為題組 某甲被指涉及一件擄人勒贖案而遭到檢察官起訴,甲在一審程序中,提出不在場證明;檢察官則提出現場監視器低解析度模糊畫面,作為甲在現場的證據。法院認定畫面雖模糊,但「不排除某甲涉案可能」,據此,判決甲有罪。因為這項證據,甲歷經地方法院、高等法院都被認定有罪。甲經由救援團體協助,提起上訴。經過數年努力,終於讓最高法院撤銷高等法院判決,發回高等法院重新審理。高等法院再經審理後認為,除了現場監視器畫面外,別無其他證據證明甲有參與擄人勒贖的事實,改判甲無罪。請問:就我國刑事訴訟制度而言,高等法院再經審理後做成的判決,其判決理由是在實踐什麼原則?
(A)審檢分立
(B)罪刑法定
(C)從舊從輕
(D)無罪推定

就我國刑事訴訟制度而言,關於本案經過的審判歷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基於保障被告人權,訴訟程序是依三級三審制進行
(B)被害人對於高等法院的無罪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
(C)最高法院可以自行調查證據,就本案做成終局判決
(D)最高法院因對事實認定與高等法院不同而撤銷發回

答案

我國刑事訴訟採三級三審制,保障被告人權。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14

14-15 為題組部分傳統產業中有些無法持續獲利的廠商會選擇關廠歇業,但也有些廠商為了存續,開始朝「觀光工廠」的方向發展,企圖透過與民眾的直接接觸,彰顯其品牌的歷史,在此化精神以及未來的展望。請問:根據題文,廠商在觀光工廠轉型最能夠發揮的要素為下列何者?
(A)政府效能
(B)人力資本
(C)企業才能
(D)社會資本

答案

觀光工廠轉型需要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屬企業才能發揮。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15

14-15 為題組 廠商在歇業與轉型兩者之間選擇,其最可能考量的依據為下列何者?
(A)生產數量是否已達到市場均衡
(B)生產技術能否解決外部性問題
(C)品牌可否獲得智慧財產權保護
(D)歇業與轉型何者機會成本較大

答案

企業選擇時比較各方案機會成本,選擇機會成本較小者。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16

16-17 為題組小麗長期關注水源區環境保護,她最近在一項公職人員選舉中獲勝。她的政見主要有兩項:一是當選後要修法禁止所有水源區設立工廠,以保護流入水源區的水流;二是水源區之外,也要立法實施廢水排放總量管制;政府可拍賣廢水排放執照,並容許廠商間交易廢水排放權。請問:依題文判斷,小麗當選的公職最可能擁有下列何項職權?
(A)提出當地縣市的總預算案
(B)提出總統、副總統罷免案
(C)解決縣市之間的事權爭議
(D)審理總統、副總統彈劾案

答案

能提出修法建議,應屬立法委員職權。答案需進一步判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17

16-17 為題組在x2x^2廠商可以交易廢水排放權的情況下,若交易價格持續下降,其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由政府首輪拍賣出去的廢水排放權數量過少
(B)水污染防治比原先政府估計的成本低且容易
(C)社會大眾抗議污染導致排放權交易不夠熱絡
(D)能夠透過出售排放權而獲利的廠商數量太少

答案

排放權價格下降表示供過於求,防治成本低導致需求減少。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18

清廷治臺二百多年期間,多次調整臺灣地方行政區劃,其最主要的考量依據是:
(A)根據自然地理的形勢,分區管理
(B)根據交通線的延伸,作線狀開發
(C)因應民變,考量治安,置縣設廳
(D)隨漢人開發,設廳以保障原住民

答案

清廷隨漢人開發腳步調整行政區劃,加強治理。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19

唐太宗下令大臣修《氏族志》,欲排定各姓氏等級。編成之後,太宗不滿意,指示重修時只需根據現在的官爵等第區分等級。修訂版將各姓氏分成九等級,以皇室為首,外戚次之。高宗時,宰相李義府門第寒微,想與山東士族結親被拒,乃上告高宗。唐高宗因此下令,山東士族「七姓十家不得自為婚」。唐代修訂《氏族志》、發布「禁婚令」,最主要目的是:
(A)擔憂士族通婚,聲氣相通,壟斷科舉考試晉身管道
(B)避免傳統士族透過聯姻結盟,禁婚壓抑其社會地位
(C)禁止士族近親通婚,避免造成人倫與社會關係混淆
(D)擔心士族通婚,擴大土地兼併,造成農民流離失所

答案

唐代打擊山東士族勢力,提升皇室權威,壓抑傳統士族社會地位。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20

有人回憶:當時,食物都要配給,沒有咖啡,但有糖和紅茶。每次參加茶會,都要自備糖和茶葉。原本商店中還有牛油和乳酪,大多來自紐西蘭或加拿大,現在也少了。經常一個月也吃不上一斤肉,天天吃鯉魚。有一段時間,政府領導人還提倡自己種植糧食作物,解決糧食短缺問題。這最可能是何時何地的景象?
(A)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
(B)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
(C)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
(D)首次石油危機時的伊朗

答案

二戰時英國實施食物配給,仰賴殖民地進口,符合題意。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