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45

42-45為題組
題文中該部落申請之權利,其性質和下列所舉的原住民族權利中的哪種權利相同?
(A)選擇信仰的權利
(B)傳統領域的權利
(C)原住民傳統姓名權
(D)申請保留地的權利

[單選題]
答案

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屬文化權利,與原住民傳統姓名權同屬文化認同與自我決定範疇。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46

46-47為題組
◎ 某國學者指出:民主國家興起「鍵盤行動參與」,雖然提升公共參與頻率,卻衍生一種現象:習慣在鍵盤上評論時事,只對立場相同的言論按讚;過度追捧支持的政黨,謾罵自己不喜歡的。當支持的政黨勝選時,同溫層一片歡呼,敗選時期充斥憤恨言論,以致不同立場的人民彼此敵對。這種現象提醒公民應具備良好的政治知能,要瞭解執政者和民意代表只是人民選出的公僕,須對人民負責,做不好就下台,政黨輪替是天經地義,不應將政治人物當成偶像明星來崇拜;更要瞭解無論總統制或內閣制、單一國會或雙國會,民主政府組織及運作的最重要原理為何,畢竟權力易於腐化,權力越集中就越腐化。請問:
若要探究我國是否出現該學者指稱的參與現象,下列何者是最適當且必要的佐證資料?
(A)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者及附議者的政黨立場分析
(B)不同政黨支持者的教育程度及其網路使用行為之相關性
(C)民眾網路言論傾向與對不同政黨支持者的好感度之關聯
(D)民眾的政黨偏好及其對政府施政滿意度的網路調查分析

[單選題]
答案

題目描述的是網路同溫層與政黨極化現象,選項(C)直接測量網路言論傾向與對其他政黨支持者的態度(好感度),最能反映此現象。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47

46-47為題組
依題文判斷,該學者所謂的「民主政府組織及運作的最重要原理」,應為下列何者?請在答題卷表格先勾選一項最重要的原理,再從題文摘述判斷依據。

[混合題]
答案

題文最後強調「權力易於腐化,權力越集中就越腐化」,直接指向分權制衡原理。答案:分權制衡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48

48-49為題組
◎ 城隍爺自古即是守護城池的神明。明初以後,中央政府在府、州、縣的地方各層級興建城隍廟,將城隍信仰制度化,但縣以下的農村仍信奉舊有的土地公而未設城隍廟。十六世紀後,江南社會經濟繁榮,出現許多新興商業市鎮,它們可能在國家體制之外另建「鎮城隍廟」,祀奉各自所屬縣的城隍爺。每年廟會時,周圍農村的土地廟也會至鎮城隍廟進香,作為神明之間的聯誼,形成層級化信仰圈。請問:
鎮城隍廟也祀奉各自所屬縣的城隍爺,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鎮城隍廟主神需同樣是周圍農村信仰的神
(B)城隍信仰可反映分層管理的地方行政體系
(C)從縣城往來市鎮者能夠於交易時順道參拜
(D)國家開始在市鎮設置政府機構以管理商業

[單選題]
答案

城隍信仰與行政體系掛鉤,鎮城隍廟祀奉所屬縣的城隍爺,反映其信仰層級仿照地方行政體系。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49

48-49為題組
根據題文,明代中期以後江南地區出現鎮城隍廟,反映什麼新的社會現象?請在答題卷上勾選一個正確選項,並從題文內找出論據。

[混合題]
答案

鎮城隍廟出現反映市鎮地位提升,論據為「江南社會經濟繁榮,出現許多新興商業市鎮」。答案:市鎮地位提升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50

50-51為題組
◎ 臺灣某處緊鄰聚落的淺山(22.63°N,120.31°E)海拔約300m,有許多臺灣獼猴棲息於此,當遊客沿登山步道健行時,常發生猴子搶奪遊客食物的問題。圖8是某校老師在2017年與2018年,帶領學生進行調查後繪製的獼猴族群分布圖。師生們發現,這兩年該區沒有劇烈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變動,但猴群卻出現移動的趨勢。請問:
該地獵猴的棲地,最可能屬於下列哪種生態環境?
(A)火山邊坡坡地上密布的灌木叢與箭竹林
(B)廣大沙丘群上遍布的防風林與保安林木
(C)高位河階地上長滿茂密果實的針葉林木
(D)海岸隆起珊瑚礁山丘上嶺鬱的闊葉林木

[單選題]
答案

座標(22.63°N,120.31°E)位於高雄淺山區,屬珊瑚礁石灰岩地形(如壽山),植被為熱帶闊葉林。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52

52-54為題組
◎ 為探究各國出生率偏低現象與因應措施,某校同學閱讀以下兩份資料:
I.某國為東亞的中高所得國家,政府為提升生育率,修訂已婚勞工停薪申請育嬰假的辦法,不但增加夫或妻的請假彈性,並提高請假期間津貼達八成薪。新法實施後,該國申請留職停薪人數成長超過3成,其中男性成長又比女性高2倍。
II.多位學者發現,中高所得國家年輕人晚婚或終身不婚的現象很普遍,導致各國生育率皆呈現下降趨勢。某學者甲指出,同為中高所得國家,北歐國家的出生率較東亞國家高,而北歐國家的新生兒,有半數以上出生於無法定婚姻關係的父母,但在東亞國家絕大多數的新生兒都出生在法定婚姻關係之內。
請問:
依題文資料推論,上述某國所施行的政策,是想要透過什麼策略來提高生育率?
(A)鼓勵新婚夫妻之一方退出職場
(B)鼓勵夫妻共同分攤育嬰的責任
(C)提升高齡已婚婦女的生育意願
(D)提供年輕人早婚並生育的誘因

[單選題]
答案

政策增加育嬰假彈性且提高津貼,特別鼓勵男性申請(男性成長較高),目的在促進夫妻共同分擔育兒責任。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53

52-54為題組
資料中提及出生率相對較高的國家,其人口轉型最可能處於下列哪個階段?
(A)低穩定階段
(B)高穩定階段
(C)早期擴張階段
(D)晚期擴張階段

[單選題]
答案

北歐國家為已開發國家,出生率雖較東亞高但仍偏低,人口轉型處於低穩定階段。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54

52-54為題組
學者甲若依據自己的發現來解釋北歐國家出生率比東亞國家高的現象,最可能選擇下列哪個因素來解釋?請在答題卷表格勾選一項,並參考題文說明判斷理由。

[混合題]
答案

北歐非婚生子女比例高,東亞則多在婚姻內生育,反映社會規範對生育行為的影響差異。答案:社會規範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