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測
110學測社會試卷09
某甲在精品店買了一組咖啡杯,按標價結帳後,繼續在店中觀賞商品時,發現另一位顧客購買同組咖啡杯,店員給予 8 折優惠。甲即向店員表達不滿,認為自己未受到公平待遇,並表示:如果沒有合理交待,他要向消保官申訴。關於甲與精品店的這筆交易的法律評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按照消費者保護法,某甲可以主張店家資訊不透明,要求解約
(B)按照契約自由原則,店家有權選擇要跟哪些顧客達成優惠交易
(C)同一商家就同一商品以不同價格販售,違反公平交易法的規定
(D)消保官若接獲申訴,應調查店家是否違反平等原則以決定處分
110學測社會試卷10
某政府機關所屬某風景區內常有遊客躺臥在涼亭及走道上,妨礙其他遊客。該機關於是公告:自即日起,不得在園中躺臥,違者處以罰鍰新台幣 3,000 元,且六個月內禁止入園。從政府機關限制人民權利的合法性界限而言,關於管理機關的這項公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管理機關公告所採取之罰鍰並禁止入園措施違反比例原則
(B)管理機關可本於管理權頒布上述措施,毋需法律另外授權
(C)公告採取的措施若有法律授權,即可符合法治原則之要求
(D)因躺臥行為可能妨礙他人自由,故該行為不應受憲法保障
110學測社會試卷11
110學測社會試卷12
12-13 為題組
12-13 為題組 某甲被指涉及一件擄人勒贖案而遭到檢察官起訴,甲在一審程序中,提出不在場證明;檢察官則提出現場監視器低解析度模糊畫面,作為甲在現場的證據。法院認定畫面雖模糊,但「不排除某甲涉案可能」,據此,判決甲有罪。因為這項證據,甲歷經地方法院、高等法院都被認定有罪。甲經由救援團體協助,提起上訴。經過數年努力,終於讓最高法院撤銷高等法院判決,發回高等法院重新審理。高等法院再經審理後認為,除了現場監視器畫面外,別無其他證據證明甲有參與擄人勒贖的事實,改判甲無罪。請問:就我國刑事訴訟制度而言,高等法院再經審理後做成的判決,其判決理由是在實踐什麼原則?
(A)審檢分立
(B)罪刑法定
(C)從舊從輕
(D)無罪推定
110學測社會試卷13
12-13 為題組
12-13 為題組 某甲被指涉及一件擄人勒贖案而遭到檢察官起訴,甲在一審程序中,提出不在場證明;檢察官則提出現場監視器低解析度模糊畫面,作為甲在現場的證據。法院認定畫面雖模糊,但「不排除某甲涉案可能」,據此,判決甲有罪。因為這項證據,甲歷經地方法院、高等法院都被認定有罪。甲經由救援團體協助,提起上訴。經過數年努力,終於讓最高法院撤銷高等法院判決,發回高等法院重新審理。高等法院再經審理後認為,除了現場監視器畫面外,別無其他證據證明甲有參與擄人勒贖的事實,改判甲無罪。請問:就我國刑事訴訟制度而言,高等法院再經審理後做成的判決,其判決理由是在實踐什麼原則?
(A)審檢分立
(B)罪刑法定
(C)從舊從輕
(D)無罪推定
就我國刑事訴訟制度而言,關於本案經過的審判歷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基於保障被告人權,訴訟程序是依三級三審制進行
(B)被害人對於高等法院的無罪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
(C)最高法院可以自行調查證據,就本案做成終局判決
(D)最高法院因對事實認定與高等法院不同而撤銷發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