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11題至第12題]
◎ 16歲學生甲涉嫌性侵害,新聞報導後,群情激憤;有人找出甲的個資公布在網路上,從而該市警察局要求刪文。乙明知甲並非高官丙的小孩,卻在網路上指稱「甲是丙的小孩,因而丙下令警察要求網友刪文」,也號召群眾到丙住家抗議;抗議過程中,乙誤將丙珍愛的花瓶打碎。丙因乙侵害其名譽並破壞花瓶,向法院提起訴訟。請問:
從人權保障的觀點,評論本案與甲有關的情節,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切?
(A)警察局為維護甲的隱私要求刪文,無須法律依據
(B)甲如遭判刑確定,該項犯罪紀錄未來應加以塗銷
(C)為揭櫫而揭露甲的個資,並未侵犯甲之隱私權利
(D)隱私應受保障,但因甲自身違法,無法要求賠償
112分科公民
112分科公民考科-12
[題組:第11題至第12題]
題文中丙提起之訴訟,依據我國現行法律,下列主張或請求何者正確?
(A)丙可訴請法院,請法院判決除去其名譽所受侵害
(B)因名譽權屬人格權之損害,丙不可主張損害賠償
(C)丙因花瓶受損,可向乙請求相關財產損害之補償
(D)因花瓶毀損致精神上損害,丙可向乙請求慰撫金
112分科公民考科-13
[題組:第13題至第14題]
◎ 某國原住民族部落附近有一重大開發案引發地方議論,該部落成員在報紙投書指出:為落實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之保障,政府單位到部落的公有土地從事開發前,應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的同意或參與。該國某國會議員注意到這則報紙投書,乃針對此開發案的爭議,向主管機關首長提出質詢。請問:
依據題文訊息推論,該國政府體制最可能具有下列哪項特徵?
(A)立法部門對於行政部門得提出不信任投票
(B)立法部門得對各部會首長行使人事同意權
(C)國家元首對於立法部門通過的法案擁有否決權
(D)國家元首得對立法部門提出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112分科公民考科-14
[題組:第13題至第14題]
從平等原則及人權的觀點檢視該部落成員的投書意見,以下評論何者最適切?
(A)國家應無差別對待全體國民,故不應該採納其意見
(B)為尊重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族權利,故應採納其意見
(C)為落實保障個別原住民的權利,故應該採納其意見
(D)公有地開發應由全民公投決定,故不應採納其意見
112分科公民考科-15
[題組:第15題至第16題]
◎ 依據我國法律,經營電信、廣播或電視頻道等媒體需領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給有一定年限的經營執照,到期前須申請換照,核准後才能繼續經營。某廣播電台甲申請換照,但NCC指出該電台的報導經常與事實不符而遭民眾投訴,且其大股東直接介入新聞製播,顯示該電台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故在其執照到期後,決議不予換照。甲電台則將擊鼓決議侵害新聞自由,因而提起司法救濟;在野黨立委乙則召開記者會,支持甲電台提出司法救濟的行動;輿論也有意見主張監察院應主動介入調查。請問:
題文中NCC駁回換照申請的理由,與下列哪項主張最接近?
(A)大眾未必具有媒體識讀能力,需要政府適時介入以確保人民知的權利
(B)基於黨政軍退出媒體的理念,媒體對新聞事件的評論應保持中立立場
(C)媒體惡性競爭可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政府介入是保障新聞自由的必要之惡
(D)媒體的守門過程可能遭受不當干擾且違反專業倫理,新聞自由不應無限上綱
112分科公民考科-16
[題組:第15題至第16題]
在下列何種情況下,憲法法庭得依法受理本案?
(A)甲於行政訴願遭駁回後隨即聲請憲法法庭判決
(B)乙以個人的名義聲請憲法法庭對該案進行審查
(C)負責審理甲案件的法院聲請憲法法庭進行判決
(D)監察院主動向憲法法庭聲請審查法規是否違憲
112分科公民考科-17
[題組:第17題至第19題]
◎ 冷戰結束後的數十年間,跨國企業曾無需擔心地緣政治因素,在全球拓展商業。然而,近日有學者撰文指出,全球正劃分為二個互相競爭的集團,一個由西方領導,另一個由中國領導,跨國企業不能再忽視地緣政治。另一項調查報告則指出,跨國公司管理階層憂心與不憂心中國及其鄰近區域政治風險的比例,已經從2021年的2:1,提升至目前的20:1。不少跨國公司對於依賴中國製造及銷售的情況感到不安,也認為依照中國當前的政治特性,目前唯一可以預測的就是它的不可預測性,因而計劃將部分製造、供應鏈和銷售轉移到更友善的國家。請問:
依據題文,跨國公司所指的中國當前之不可預測性,其根源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以黨領政導致政府效率不彰 (B)立法機關缺乏專業和自主權
(C)共產主義抗拒自由市場體制 (D)權力愈趨集中於個人與專斷
112分科公民考科-18
[題組:第17題至第19題]
依據題文資訊,若要探究國際政治變動是否如該學者所言,下列哪項資料最具有佐證力?
(A)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譴責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領土,中國則棄權
(B)中國提出南海島礁主權爭議由其與各聲索國雙邊談判解決,美國則反對
(C)美國嚴格管制對中國出口半導體技術及設備,以防止中國獲得先進技術
(D)美國發布國家安全戰略,指出中國已有力量來實現重塑國際秩序的目標
112分科公民考科-19
112分科公民考科-20
[題組:第20題至第22題]
◎ 我國房屋市場的「預售屋」是指尚未開始動工或正在施工,而預先銷售的房屋。有的建商在預售屋銷售時,打出不實廣告,藉此促銷,例如:有建商在廣告文宣中呈現「空中景觀泳池」的意象,但實為無景觀之一般泳池;另外,也有建商為營造購屋熱潮,形成預期心理,哄抬建築價格,喊出「本案即將完銷」,但實際上該建築還有多戶未售出。也有投資客看準購屋者的預期心理,搶先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俗稱紅單,而後換約轉售紅單,進行預售屋炒作,政府因而修改相關法律條文,規定預售屋買賣契約禁止讓與或轉售。請問:
針對題文中建商的行為,下列論點何者合乎我國現行民法與相關法規範?
(A)若無窮迫他人買賣房屋,政府基於契約自由無法介入
(B)政府可透過消保法或公平交易法管制建商的泳池廣告
(C)刊登廣告係為勸說消費者購買,內容雖誇大並不違法
(D)泳池廣告不屬契約的一部分,依法不得拘束買賣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