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1

31. 1878年,臺南一所教會發行一份〈光緒四年 耶穌聖教堂臺灣禮拜單〉,右圖是其部分內容。這份禮拜單除了宣揚教義,而受到教會信徒重視外,還載有其他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訊息,因此連非教徒也相當喜愛。根據圖示內容推斷,下列哪些選項正確?

(A)這一所教會的傳教士應該是來自加拿大
(B)當時來臺傳教士的傳教常結合醫療行為
(C)教會對漢人與原住民採不同的傳教方式
(D)禮拜單標注二十四節氣是在地化的表現
(E)禮拜單有光緒紀年代表這教會屬於官方

答案

答案:(B,D)。禮拜單可能包含醫療訊息,反映傳教士結合醫療傳教(B)正確;標注二十四節氣(漢人習俗)是傳教在地化表現(D)正確;未提及傳教士來自加拿大,未區分漢人與原住民傳教方式,教會非官方,故選(B,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2

32. 兩漢時期,人民旅行時必須攜帶通行文件,證明已經完納賦役、未遭法庭傳喚、非屬在逃罪犯,並交代旅行目的、交通工具。此外,尚須附上登錄旅行者姓名、縣里、爵級、年歲、身高、所持物品等個人資料。文件先由旅行者所屬里的基層吏員驗證內容,再向鄉的主管提出申請,鄉再呈報給縣。逐級審核通過後,發給旅行者,由旅行者所經官署一一查驗、放行。根據這些敘述,漢帝國掌握人口動向仰賴的是:
(A)分工嚴明的地方行政組織
(B)記錄詳實的官方文件資料
(C)人民對漢帝國的絕對忠誠
(D)廣泛佈建線民網和監視站
(E)依法行政的鄉里基層吏員

答案

答案:(A,B,E)。漢帝國透過里→鄉→縣的分工行政組織(A)、詳實的通行文件(B)、依法行政的基層吏員(E)掌握人口動向;非依賴人民絕對忠誠、線民監視,故選(A,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3

33. 1127年,低地國根特城的市民向統治者威廉伯爵提出要求:「伯爵大人,如果您想公正對待您的市民,就不該橫徵暴斂,敵視我們;相反,應保護、善待我們。但您違反法律,違背誓言,未盡到免除捐稅、維持治安責任,未尊重市民的傳統權利。⋯⋯請您屈尊前往伊普爾,讓我們雙方貴族、教士和人民代表,和平聚會,慎重考慮,公正裁決。若他們認為您仍可任伯爵,我們也贊同;如果他們認為您不守法紀和承諾,不適合繼續擔任,就請讓位,讓我們另尋合適的人選。」伯爵否決市民請求,雙方遂訴諸武力,市民取得最後的勝利。這個事件反映的中世紀城市內部權力關係為何?
(A)威廉伯爵與根特市民的權力關係,建立在封建契約上面
(B)根特市民因為威廉伯爵違背其誓言,直接訴之武力解決
(C)根特市民起而捍衛固有特權,主要理據是維護封建傳統
(D)根特市民發展出民主政治,更換統治者乃是其天賦人權
(E)根特市民的作為,是中世紀城市獲取自治權的一種方式

答案

答案:(A,C,E)。市民與伯爵的關係基於封建契約(A),市民捍衛封建傳統下的特權(C),市民鬥爭是城市獲取自治的方式(E);市民先請求裁決再訴諸武力,未發展民主政治,故選(A,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4

34. 以下是兩位史家描述穆罕默德死後的伊斯蘭世界:資料甲:「穆罕默德沒有指定繼任者,內部因繼任者問題出現極大分歧。另外,許多新近接受伊斯蘭教的市鎮和貝都因部族都詆毀這一信仰,並重新宣布獨立,試圖擺脫麥加的控制。」資料乙:「先知去世後,穆斯林的領導者必須決定穆斯林共同體應採用何種模式。許多人以為不需建立一個『國家』,因這種政體在阿拉伯史無前例。有些人認為,每個部落團體應選出自己的宗教領袖……。又有些人認為穆罕默德原想要由姪子阿里接任,……但他太年輕,經驗也不足,因此阿布•巴克得到多數支持被選為先知的第一任哈里發。」根據上述資料,可以推知新生的伊斯蘭世界情況如何?
(A)阿拉伯半島原是個統一、各族和諧共處的社會
(B)新生的伊斯蘭世界面臨嚴重的分裂與瓦解危機
(C)貝都因地方主義復活,挑戰伊斯蘭共同體權威
(D)穆罕默德的領導威信與可蘭經的權威受到質疑
(E)伊斯蘭領導者對共同體應採的形式有明確共識

答案

答案:(B,C)。伊斯蘭世界因繼任者問題分裂,面臨瓦解危機(B),貝都因部族獨立挑戰共同體(C);阿拉伯半島原不統一,穆罕默德威信與《可蘭經》未受質疑,領導者無明確共識,故選(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5

[題組:第35-37題]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資料甲:一位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回憶錄寫道:自(1969年)3月12日轉押到博愛路警備總部保安處看守所後,我心裡已有了底;所謂「專案小組」對我的罪名似乎已經「拍版定案」。……雖然我心裡並不覺得自己有罪,可是惡法也是法,什麼《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在情治人員無處不在、隔牆有耳的環境中,一言嫁禍已屢見不鮮。……在「專案小組」偵訊時,永善(陳映真)的案件,只因他寫了具有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反映了某一些時代青年人為窮人、為拯救被壓迫人們的文章,便戴了一頂紅帽子,被判10年徒刑。資料乙:2019年5月30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告:受難者徐維琛君等2006人(含陳永善)應予平復司法不法之刑事有罪判決暨其刑、保安處分及沒收之宣告。35. 資料甲提到《懲治叛亂條例》和《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這兩個條例制訂的時機為何?
(A)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為了弭平亂事,使政府派兵有所依據
(B)冷戰初期,政府為對抗中共顛覆、壓制臺獨主張或政治異議
(C)舊金山對日和約期間,為了制止「臺灣地位未定論」的傳布
(D)臺美斷交後,國民黨為了鞏固政權,立法打擊黨外民主運動

答案

答案:(B)。《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制定於冷戰初期(1949年後),目的是對抗中共與壓制政治異議;非二二八事件、舊金山和約、臺美斷交後,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6

[題組:第35-37題]36. 根據資料甲,1960年代有作家被扣上「紅帽子」。「紅帽子」指的是什麼?(2分)作家陳永善何以會被扣上「紅帽子」?(2分)

答案

答案:「紅帽子」指匪諜/共產黨/共產主義/中共同路人。陳永善被扣上「紅帽子」是因為他書寫具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思想,為窮人、被壓迫者發聲的文章。略解:戒嚴時期「紅帽子」是對共產主義相關者的稱呼,陳映真的文章內容被認定與共產主義相關,故被扣帽。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7

[題組:第35-37題]37. 根據資料乙,陳永善原本被判處10年徒刑,且已執行完畢,但政府在2019年撤銷其有罪的判決。2019年,政府基於何種理由或理念,撤銷50年前陳永善的有罪判決?(2分)

答案

答案:轉型正義。略解:政府基於轉型正義理念,平反白色恐怖時期的司法不法判決,撤銷陳永善的有罪判決,以彌補過去的人權侵害。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8

[題組:第38-40題]◎ 以下是三則關於古代中國國際互動的資料:資料甲:《禮記》指出,周王戰勝商王後,為穩定政局,曾大封親戚,在夷人地區(今山東)建立魯、齊等國,以資鎮守,並封建傳說中華夏古國夏人的後裔於杞(鄰近河南),其後杞移徙到山東境內。資料乙:《春秋》記載,春秋初期(公元前八世紀末)以來,長期與魯國聯姻的杞國,因行禮不敬,而常與魯國發生磨擦。春秋中期,魯國甚至因杞國行夷人之俗,不願視杞為政治同盟。資料丙:《左傳》記載,春秋晚期(公元前六世紀下半),華夏國家盟主晉國(今山西)國君要求列國派人協助修葺母家杞國的城牆,但遭列國以杞是夏人後裔卻行夷禮為由,反唇相譏。38. 結合上述資料設計一個小論文,最適合的論文題目是:
(A)文明高低與地緣環境
(B)政治敵我與血統異同
(C)文化認同與族群意識
(D)經濟利害與禮俗傳統

答案

答案:(C)。資料顯示杞國因行夷禮被華夏國家排斥,核心是文化認同(禮儀)與族群意識(華夏vs夷人)的互動,最適合論文題目為「文化認同與族群意識」,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39

[題組:第38-40題]39. 根據上述資料,春秋時期國際間區分「我群」與「他者」的標準為何?(2分)

答案

答案:能否符合華夏國家的禮儀。略解:春秋時期華夏國家以「禮儀」為標準,符合則為「我群」(華夏),違背(行夷禮)則為「他者」(夷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40

[題組:第38-40題]40. 根據上述資料,春秋時期以降,杞國和華夏各國的外交關係出現怎樣的變化?原因為何?(4分)

答案

答案:變化:杞國與華夏各國的關係逐漸惡化,從初期的發生磨擦,中期的不被視為政治同盟,到晚期受列國排斥。原因:杞國行夷禮(行夷人之俗),不符合華夏國家的禮儀標準,喪失華夏文化認同。略解:杞國因堅持夷人禮俗,逐漸被華夏國家疏遠,外交關係持續惡化。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