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縣市政府對街頭藝人從事表演活動,各自制定相關管理辦法,規範街頭藝人若欲在公共空間進行展演,須向縣市管理機關申請並獲許可後始得演出。上述政策作為涉及的縣市政府職權運作,其屬性與下列哪項事例最接近?
(A)縣市輪流承辦國慶日煙火表演活動
(B)縣市辦理轄區內立法委員選舉事宜
(C)爭取於高鐵行經路線設立縣市車站
(D)建置縣市公共自行車事故處理流程
114分科公民
114分科公民考科-02
114分科公民考科-04
過去社會福利僅由政府提供時,雖具公平性,但往往無法迅速因應各種變化,也可能造成社會資源浪費。近年來,社會福利已逐漸改採政府與私部門協力提供的模式。此種發展趨勢最可能是基於下列何種考量?
(A)納入私部門越多,越能透過競爭避免社會資源浪費並提高服務品質
(B)納入私部門提供社福服務,可以因私部門的多元差異而兼顧公平性
(C)委託私部門協力社福服務,較可能讓社會安全制度兼顧彈性和效率
(D)委託私部門協力能迅速因應變化,且可加強社會安全制度的課責性
114分科公民考科-05
小齊向阿德訂製一輛露營車,並要求依照母親的需求改裝,準備做為母親的生日禮物。兩人約定,改裝完成的車輛須在母親生日晚宴開始前,開到餐廳門口,否則阿德須支付違約金;但阿德因路上塞車而遲到三分鐘。小齊表示,阿德無法準時到達,就應負起違約賠償責任。阿德認為小齊的主張不合理,且經改裝後車輛難以賣給他人。下列哪項論據最能支持阿德的主張?
(A)稍有延誤即認定違約須賠償,係過度濫用契約權利
(B)遲到行為既非故意亦未違法,不符合違約賠償要件
(C)依當日實際路況微調交車時間,未違反契約之內容
(D)依約改裝品質良好,交車延誤不構成違反契約條款
114分科公民考科-06
甲涉嫌犯罪,檢察官乙以被告身分傳訊甲,甲委任律師在旁陪同。乙在訊問時,甲本來想回答對自己不利的問題,經律師的指導,改而拒絕回答。乙無法取得甲的自由,但在調查證據完畢後,仍認為甲極可能犯罪,於是將甲起訴。依據我國刑事訴訟之法理,對於此一案件的評論,下列何者最適當?
(A)乙即使未取得甲之自由亦可以起訴甲
(B)乙可以因甲拒絕自由來認定甲有犯罪
(C)乙應禁止甲委任律師以取得甲之自由
(D)乙如能取得甲自由即可只據此起訴甲
114分科公民考科-09
[題組:第9-10題]十五歲國中生甲,多次未經同意進入他人線上遊戲帳號,將他人帳號內的虛擬實物轉賣,因而獲致更大的不法所得。甲案件司法程序結束後,有記者追蹤報導該事件時發現,無法查到甲案件的判決書。該記者質疑,此一情況違反判決書應該公開之法律規定。請問:
依據題文及我國現行刑法判斷甲的行為,下列主張何者最可能成立?
(A)為免過度限制網路自由,法官應判處甲無罪只須負民事責任
(B)甲因未成年而不須負任何刑事責任,法官應判處甲行為無罪
(C)甲的行為涉嫌違反妨害電腦使用罪,法官應判處甲行為有罪
(D)必須使用他人設備並利用他人帳號,法官才應判甲行為有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