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21-23題]某民主國家的知名政治人物甲,參與該國一項選舉以尋求第五次連任。在各項民調中,甲本來皆領先同選區的對手,但對手陣營捏造不實訊息,指控甲涉嫌貪汙與不倫事件,經新聞媒體大肆報導,使甲的支持度急劇下降,最終落選,也失去競逐該國最高行政首長的機會。
甲摘錄某部歌劇一首詠歎調的歌詞,在社群媒體表達心境:「謠言好像閃電、暴風雨,呼嘯而過,使你恐懼凍僵。謠言最後沸騰,產生爆炸,就像加農砸射擊,全面晃動。那不幸被謠言誹謗的人,遭受侮辱、踐踏,在大眾鞭笞下,生不如死」。請問:
依據題文,新聞媒體在甲競選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最適合以下列哪項敘述來闡釋?
(A)媒體再現和資訊不對稱是新聞偏頗的根源
(B)媒體所有權者常使特定政治人物處境不利
(C)媒體近用機會是影響民意形成的重要因素
(D)媒體報導特定議題的強度會引導公共意見
114分科公民
114分科公民考科-24
[題組:第24-26題]某國有一項疾病的盛行率較高,推測與國民食用過多不利健康的加工食品有關。因該項疾病加重健康財政負擔,該國政府因而提高加工食品稅率,試圖減少國民對該類食品的消費量。
然而,一位學者主張:加稅只是把疾病問題看成是國民個人責任,忽略國家應承擔的責任,政府應優先改善食物供給的社會環境條件。例如,有些地區面臨生鮮食物不易送達的情況,當地居民因此常難以買到或因價格而買不起,這些地區因而充斥很多廉價的加工食品。該學者形容這些地區為「食物沙漠」地區,並提出表2的研究調查數據以支持其論點。請問:
若其他條件不變,該國政府對加工食品所採行的政策,最可能會對市場造成哪項影響?
(A)消費者會轉而購買該加工食品的互補品
(B)消費者會選擇其他可以替代的類似商品
(C)廠商會提高生產面互補品產量以彌補虧損
(D)廠商會對生產面替代品進行減產力求轉型
114分科公民考科-27
某民主國家一些城市政府,開發推動數位民主創新 APP,讓市民可隨時透過 APP,在個資保障下,匿名針對市政府執行的政策進行滿意度評價,並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在 APP 平台上相互討論,作為市政府政策檢討與精進的依據。這些城市政府推動前述數位服務,對公民參與可以發揮哪些助益?
(A)完整呈現城市轄區民眾的評價與想法
(B)有效提升民眾和城市政府的即時互動
(C)鼓勵民眾透過多元管道積極參與公共事務
(D)兼顧不同地區與社經背景民眾的參與權益
(E)降低民眾表達市政建言的顧慮及參與成本
114分科公民考科-28
114分科公民考科-30
[題組:第30-33題]某國的外送產業蓬勃成長,外送員人數不斷攀升。因有更多人投入這個行業,外送員接1張外送單的報酬,從每單超過200元降為不足100元。因每單報酬減少,許多外送員被迫延長工時。為保障外送員勞動權益,該國政府準備修法,規定每單基本報酬150元。相關草案有人贊同,也有人擔心費用增加導致外送餐點漲價,影響消費者權益。
另有學者觀察到,相較於傳統的公司或工廠受雇模式,外送員透過外送平台接案,其個人似乎具有接案「自由」和上班「彈性」。然而,資方透過平台的運作,不僅可將工作轉變為個人承攬制,顛覆傳統的勞動關係,並可利用平台合作商家與消費者對外送員的評分機制,進行個別人員的控制。在上述機制的影響下,外送員面對個人勞動權益問題時,不易組織工會或形成集體抗爭,容易孤身一人對抗平台。請問:
依據題文並從勞動市場供需運作的角度判斷,外送服務報酬變化的「主因」與下列哪項供需變動最相似?
(A)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帶來新的工作機會
(B)廠商升級製程,以設備取代人力
(C)政府引進國際移工,投入營建工程產業
(D)少子化趨勢,降低青年勞動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