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指考分科
111分科公民考科-29
29. 某高中老師安排全班同學到音樂廳聆聽交響樂演出。從未去過音樂廳的甲生很緊張,除事前煩惱當天應如何穿著才「得體」外,欣賞過程中也擔心自己表現不適當,連何時該拍手都怕抓錯時機。相對地,乙生因常跟家人購票去音樂廳觀賞演出,故活動過程中從容不迫,事後老師也讚揚乙生舉止優雅、具備良好音樂欣賞素養。若從社會階層化角度分析上述事件中「資本與社會平等」的關係,下列哪些為適當之論點?
(A)即使老師事前提供解說,也難以完全消除同學文化資本的落差
(B)學生們具備的文化資本高低,決定於教育機構的資源分配多寡
(C)文化資本的獲取如同習慣養成,會讓學生內化特定的生活風格
(D)具備豐富文化資本有助於突破階層化現象,進而實現社會平等
(E)經濟資本有時可轉換為主流認可的文化資本,因而再製不平等
111分科公民考科-30
30. 某憲法學者分析我國目前憲政運作的缺失後,主張透過修憲,使中央政府體制更具有內閣制精神。下列哪些是該學者可能會提出的改革方案?
(A)總統發布所有命令皆須經行政院院長之副署
(B)行政院院長必須由立法院多數陣營領袖擔任
(C)行政院移請立法院覆議的議決通過門檻提高
(D)立法院可對總統提出不信任投票以促其下台
(E)立法委員可以同時兼任行政院各部會的首長
111分科公民考科-31
31. 《原住民身分法》要求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之子女,須跟著具有原住民身分 的父親或母親的姓氏,或取原住民傳統名字,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這導致部分有 原住民血統的民眾,因為隨著非原住民的漢人父親取了漢姓,而無法取得原住民身 分。憲法法庭認定,此種情形違反憲法所保障有關原住民身分認同之人格權,亦牴 觸種族平等及性別平等。下列有關性別平等原則的判斷,哪些符合本件憲法判決的 精神?
(A)原母漢父的子女登記為原住民的比例遠低於原父漢母,呈現性別實質不平等
(B)該法規定原住民之身分須經國家認定登記才能取得,故造成性別實質不平等
(C)原住民子女不選擇從原母姓氏而選擇從漢父姓氏之行為,牴觸憲法性別平等
(D)唯有登記原住民傳統名字,才得以超越性別且有效保障原住民種族平等與身分 認同
(E)取得原住民身分須跟從具原住民身分父母的姓氏,使身分認定受主流性別文化 影響
111分科公民考科-32
32. 前陣子加拿大極端大雨以致馬鈴薯供給大減。由於馬鈴薯在北美是主食,在亞洲不 過是點心,故出口商暫緩供應冷凍薯條到亞洲市場。日本國內也生產馬鈴薯,但成 本太高,速食店因此祭出薯條限購。臺灣也出現薯條缺貨,店家則推出地瓜薯條因 應。前述薯條缺貨的現象可作為以下哪些推論的佐證?
(A)在地農產品一旦成為全球化商品,就很難找到類似的替代品
(B)愈是全球化的商品,愈有可能透過專業分工來進行產品創新
(C)全球供應鏈因故而不穩定,會使在地農產品更具有比較利益
(D)極端氣候頻頻出現,可能會凸顯出全球化生產體系的脆弱性
(E)因薯條在亞洲非主食,故價格機制無法緩解市場短缺的問題
111分科公民考科-33
[題組:第33-34題]某立委針對檢察官偵查中的公務員貪瀆案件,質詢檢察機關最高首長,要求檢察機關在一個月內起訴,否則首長應下台,並要求檢察機關配合立法院調查,提供該案件相關證據。某學者得知此事後投書報紙,文章標題:「立委揭弊仍應注意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內文指出:「檢察官若於起訴前提供相關證據給立委,可能讓案情洩漏,再加上媒體推波助瀾,恐怕法院未審結,輿論便已認定嫌疑人有罪,因而影響其受公平審判的權利,若最後發現不構成犯罪,當事人的隱私、名譽也已遭受無法 回復的損害。」請問:33. 從憲法基本原則來看,關於立委要求限期起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揭弊屬立委職權,檢察機關應配合立院調查程序,但得自訂偵查期限
(B)立委有權監督行政機關,但基於權力分立不應要求檢察機關限期起訴
(C)基於民意政治原則,檢察機關首長如未配合立院調查程序應下台負責
(D)立法院為保障人權監督公權力,得經院會決議要求檢察機關限期起訴
111分科公民考科-34
[題組:第33-34題]34. 依據題文,學者文章標題所指原則最可能為何?此原則對保障犯罪嫌疑人權利為何 重要?請在答題卷表格左欄勾選原則,並於右欄摘述題文說明此原則為何重要的一 項理由。(5分)
| 勾選原則 | 此原則為何重要的一項理由( 30 字內) |
|---|---|
| □ 刑法謙抑原則 | |
| □ 自由心證原則 | |
| □ 偵查不公開原則 | |
| □ 不自證己罪原則 |
111分科公民考科-35
[題組:第35-36題]今年初基本工資上調到25,250元,原本理論預測調高基本工資會引發失業,但臺灣 今年面對的卻是缺工潮來襲。論者認為這是因為全球半導體短缺,臺灣相關產業的 人才需求旺盛,間接吸走了其他產業的人力,加上疫情後有些人選擇離開職場,各 行各業突然都缺人。請問:35. 下列何者最能正確描繪題文所述近來臺灣勞動市場狀況?
(A)臺灣受惠於全球半導體短缺,因而使結構性失業人口大幅減少
(B)缺工引發換工潮,會出現一些摩擦性失業,但循環性失業減少
(C)受疫情影響,臺灣的勞動參與率逐漸增加,因而帶動薪資上漲
(D)提高基本工資有助於生產設備自動化,進而提高整體平均薪資
111分科公民考科-37
[題組:第37-40題]某建商看中某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開發成本較低,決定興建渡假村。當地縣政府 認為渡假村有助經濟發展與促進原住民就業,故積極提供行政協助,快速核發開發 許可,而承辦開發許可的縣府科員恰巧是建商大學同學。此案引發當地原住民強烈 抗議。數個公民團體也指控,該案的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不完備,且一再忽視公民團 體訴求,更批評承辦公務員未事先自行迴避。另有學者指出,此開發案爭議根源, 在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及其文化未受主流社會肯認,這也是原住民族曾在總統府前 長期抗議的原因;此種抗議強調為自身文化與認同發聲,與著眼於爭取權益的抗爭 有所不同。因爭議擴大,縣議會做成決議,要求縣政府提出專案報告。此案經媒體 披露,也引發民眾不同意見。請問:37. 依據題文,原住民族在總統府前進行長期抗爭所欲爭取的目標,和以下哪項社會運 動最接近?
(A)學生運動發起靜坐,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等訴求
(B)居住正義社運發起露宿重要幹道抗爭,主張房屋資源重新分配
(C)環保團體持續發起大型社會運動,以向外界宣揚理念與永續價值
(D)廠房員工發起運動,要求資方停止排放廢料以降低工作環境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