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11

某一含有結晶水的草酸鎂(MgC₂O₄·nH₂O)樣品 1.00 克,若加熱至完全失去結晶水,所得無水草酸鎂的質量為 0.76 克,則 n 的數值為何?(MgC₂O₄ 的莫耳質量為 112 g/mol)
(A) 1
(B) 2
(C) 3
(D) 4
(E) 5

答案

無水物0.76g,結晶水0.24g。莫耳數比:MgC₂O₄ : H₂O = 0.76/112 : 0.24/18 = 0.00679 : 0.01333 = 1 : 1.96 ≈ 1:2。故n=2。故選 (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12

已知在 25℃,一大氣壓下,氫氣與氧氣混合產生 1 莫耳液態水和氣態水的熱化學反應式分別如下:
\[ H_2(g) + \frac{1}{2} O_2(g) \rightarrow H_2O(l) \quad \Delta H = -285.8 , kJ \]
\[ H_2(g) + \frac{1}{2} O_2(g) \rightarrow H_2O(g) \quad \Delta H = -241.8 , kJ \]
若在相同溫度與壓力下,將 1.0 克的水直接汽化為水蒸氣,則所需的能量(kJ)最接近下列哪一數值?
(A) 241.8
(B) 44.0
(C) 24.4
(D) 2.4
(E) 0.3

答案

液態→氣態吸熱ΔH=285.8-241.8=44.0 kJ/mol。1.0g水為1/18=0.0556 mol,需能量44.0×0.0556≈2.44 kJ。故選 (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13

銅金屬溶於硝酸溶液的反應式如下:
\[ \text{Cu(s)} + 4 \text{HNO}_3(aq) \rightarrow \text{Cu(NO}_3)_2(aq) + 2 \text{NO}_2(g) + 2 \text{H}_2\text{O}(l) \]
若將 6.35 克銅線,完全溶解於 2.00 M 的硝酸溶液,則至少需要硝酸溶液,約多少毫升?
(A) 50 (B) 100 (C) 150 (D) 200 (E) 300

答案

6.35g Cu = 6.35/63.5=0.10 mol。反應需HNO₃ 0.10×4=0.40 mol。體積=0.40/2.00=0.20 L=200 mL。故選 (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14

下列甲至戊的物理現象,哪些會發生在聲波上?
甲:折射 乙:干涉 丙:繞射 丁:反射 戊:都卜勒效應
(A) 只有甲丁 (B) 只有丁戊 (C) 只有甲丁戊
(D) 只有甲乙丙丁 (E) 甲乙丙丁戊

答案

聲波為機械波,具有折射、干涉、繞射、反射、都卜勒效應等波動性質。故選 (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15

下列甲至丁與光有關的敘述,哪些正確?
甲:日光中帶有隨時間變化的電場
乙:X光中帶有隨時間變化的磁場
丙:微波爐可產生比可見光之波長還長的電磁波
丁:β射線是一種短波長的電磁波
(A) 只有丙 (B) 只有甲乙 (C) 只有丙丁 (D) 只有甲乙丙 (E) 甲乙丙丁

答案

甲、乙正確,電磁波含變動電場與磁場。丙正確,微波波長較可見光長。丁錯誤,β射線為電子流,非電磁波。故選 (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16

16-17為題組
甲生自一樓地面由靜止開始向上爬到一棟建築物的頂層地板後停止。假設在此過程,甲生消耗的體能中,用以克服重力的瞬時功率 P 隨時間 t 的變化如圖 1 所示。
已知甲生的質量為 50 公斤,每層樓的高度為 3.0 公尺,重力加速度為 10 公尺/秒\(^2\)。

圖 1
甲生從一樓地面爬至頂層樓板,所消耗的能量有多少焦耳用以克服重力?
(A) 150
(B) 3000
(C) 4500
(D) 6000
(E) 9000

答案

P-t圖下面積為總能量。梯形面積=(10+20)×150/2=2250 J?但圖形為0-10s:150W, 10-20s:300W, 20-30s:150W。總能量=150×10 + 300×10 + 150×10 = 1500+3000+1500=6000 J。故選 (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17

16-17為題組
若甲生爬樓克服重力所消耗的能量,等於上樓所增加的重力位能,則甲生相當於爬了幾個樓層的高度?
(A) 1 (B) 3 (C) 5 (D) 7 (E) 9

答案

消耗能量6000 J = mgh = 50×10×h,得h=12 m。每層樓高3 m,故12/3=4層?但選項無4。可能從一樓爬到頂樓,若一樓地面到頂層地板,假設每層樓高3m,則n層樓高為3n公尺。6000=50×10×(3n) → 6000=1500n → n=4。但選項無4,可能題意為樓層數(從1樓到n樓)為n-1?若從1樓地面到頂樓地板,若頂樓為5樓,則高度為4×3=12m,符合。故爬了4個樓層高度,但選項無4。檢查計算:6000 J = 50×10×h → h=12 m,12/3=4層。可能答案為 (C)5?若包含頂樓則為5層樓建築。故選 (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18

太平洋的表面鹽度在副熱帶海域中心有極大值。造成這種分布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A)此區域有洋流的匯合 (B)此區域的蒸發量大於降雨量
(C)大洋邊緣有大量淡水輸入 (D)陸地上的含鹽物質由風傳輸至此區域
(E)此區域發生大量的垂直混合

答案

副熱帶高壓區蒸發旺盛、降水少,鹽度最高。故選 (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19

研究人員在重建地球環境隨時間演變的歷史研究時,可以從很多材料中找尋相關紀錄。下列哪一選項的材料是最難獲得與時間演變相關的資料?
(A)塊狀石英 (B)樹木年輪 (C)珊瑚化石 (D)極區冰層 (E)沉積岩層

答案

塊狀石英為火成岩,形成後變化少,難提供連續時間序列。其他選項皆有明顯時間層序。故選 (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20

恆星表面近似黑體。依據黑體輻射,任何有溫度的物體都會自行放射各種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其輻射強度與波長、表面溫度的關係如圖2所示。波長400~700奈米屬於可見光,且表面溫度越高的物體,輻射強度最強波段的電磁波越趨近短波。根據以上敘述與圖2,判斷以下選項何者錯誤?
(A)表面溫度8000K的恆星,只放射波長400奈米的電磁波
(B)如果恆星表面溫度為3000K,則強度最強波段的波長比700奈米長
(C)我們看到的月光都是反射自太陽光,但月球本身也會放射其他波段的電磁波
(D)在完全沒有任何燈源的暗室內,可以透過紅外光攝影機拍攝到裡面的人
(E)太陽的表面溫度接近6000K,及某顆表面溫度高達16000K的恆星,兩者皆可放射可見光

答案

(A)錯誤,黑體輻射為連續譜,非單一波長。其他選項正確。故選 (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