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01

[題組:第1題]穩定分子的分子式 \( \text{CH}_3\text{SH}_x \cdot \text{CH}_3(\text{CH}_y)_3\text{Cl} \cdot \text{CH}_3\text{NH}_2 \) 中,則 \( x, y, z \) 值應分別為下列哪一項?
(A) 1, 2, 2
(B) 1, 2, 3
(C) 2, 3, 1
(D) 2, 3, 2
(E) 3, 2, 1

答案

根據有機物鍵結原理,S為第16族,形成2個鍵;C為第14族,形成4個鍵;N為第15族,形成3個鍵。畫出路易斯結構可得 \( (x, y, z) = (1, 2, 2) \)。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02

定溫定容下,某氣體(X2Y)可進行分解反應,其化學反應式:
\[X_2Y_{(g)} → X_2_{(g)}+Y_{(g)}\]

已知$X_2Y、X_2 及Y$ 彼此之間互不反應,且三者皆可視為理想氣體。若初始的容器內僅有$X_2Y$,其壓力為$P_0$;反應過程中,$X_2Y$分壓與時間的關係如圖所示,則容器內總壓隨時間的變化可能為何?

答案

由反應式可知,每消耗1莫耳X2Y,會生成1莫耳X2和1莫耳Y,氣體總莫耳數增加。定溫定容下,壓力正比於莫耳數,故總壓應從P0逐漸增加至2P0。由X2Y分壓圖可知其消耗速率先快後慢,故總壓增加速率亦先快後慢。答案: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03

附圖為電解 NaCl(l)的電流與時間的關係圖,
試問經過 3 小時後,大約可以生成多少克鈉金屬?(鈉的原子量請參見封面週期表)

(A) 25
(B) 13
(C) 1.1
(D) 0.02
(E) 0

答案

由圖知電流I=10A,時間t=3×3600s。電量Q=It=108000庫侖。1莫耳電子電量為96500庫侖,故電子莫耳數=108000/96500≈1.12 mol。鈉離子還原:Na⁺ + e⁻ → Na,故生成鈉莫耳數=1.12 mol,質量=1.12×23≈25.76 g。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04

將 pH = 2.0 的 HCl 水溶液 50 mL,與一未知濃度的 KOH 水溶液 50 mL 均勻混合後,若溫度沒有改變,體積為 100 mL,此溶液的 pH 值為 4.0。則原來 KOH 水溶液的濃度(M)為下列何者?
(A) 0.098
(B) 0.0098
(C) 0.0049
(D) 0.0018
(E) 0.00098

答案

HCl的[H⁺]=10⁻² M,50 mL中含H⁺莫耳數=10⁻²×0.05=5×10⁻⁴ mol。混合後pH=4,[H⁺]=10⁻⁴ M,100 mL中H⁺莫耳數=10⁻⁴×0.1=10⁻⁵ mol。酸過量,故5×10⁻⁴ - [KOH]×0.05 = 10⁻⁵,解得[KOH]=(5×10⁻⁴ - 10⁻⁵)/0.05=0.0098 M。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05

氣體A 與氣體B 反應生成氣體C。在定溫下,某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A、B 與C 的起始濃度分別為1.000 M、1.500 M 與1.000 M;當反應達到平衡後,A 的濃度為0.921 M,B 的濃度為1.342 M,C 的濃度為1.158 M。試問此反應的化學反應式為何?
(A) A+B ⇌ 2C
(B) A+2B ⇌ 2C
(C) 2A+B ⇌ C
(D) A+3B ⇌ 2C
(E) 2A+3B ⇌ 3C

答案

A消耗1.000-0.921=0.079 M,B消耗1.500-1.342=0.158 M,C生成1.158-1.000=0.158 M。係數比為0.079:0.158:0.158=1:2:2,故反應式為A + 2B → 2C。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06

[題組:第6-7題]聚二甲基矽氧烷(甲)與化合物(乙)試劑反應後,其線形結構轉變成三維網狀結構,物理性質也從液體的矽油轉變成具有彈性的固體矽膠,附圖為其分子結構及化學反應示意圖,此反應稱為交聯反應(a、b、c 分別代表括弧中單元重複的數目)。

6. 交聯反應中,(甲)末端的碳碳雙鍵與試劑(乙)中的哪個基團形成新的化學鍵結?

答案

由反應示意圖可知,(甲)末端的C=C雙鍵與(乙)中的Si-H基團進行氫化矽烷化反應,形成C-Si鍵。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07

[題組:第6-7題]聚二甲基矽氧烷(甲)與化合物(乙)試劑反應後,其線形結構轉變成三維網狀結構,物理性質也從液體的矽油轉變成具有彈性的固體矽膠,附圖為其分子結構及化學反應示意圖,此反應稱為交聯反應(a、b、c 分別代表括弧中單元重複的數目)。
7. 在相同反應條件下,將適當比例的不同重量(甲)和(乙)進行交聯反應,反應完全後所得到的矽膠會有不同彈性,主要原因為何?
(A)反應的基團不同
(B)反應的活性不同
(C)反應速率不同
(D)交聯反應程度不同
(E)溶解度不同

答案

矽膠的彈性取決於交聯密度,即三維網狀結構中交聯點的數量。使用不同重量的(甲)和(乙)會改變交聯程度,從而影響彈性。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08

8. 下列有關石墨與金剛石的敘述,哪些正確?
(A)石墨與金剛石為同素異形體
(B)石墨的導電性與結構中的 π 鍵有關
(C)石墨的碳碳鍵長大於金剛石的碳碳鍵長
(D)金剛石為三維共價網狀固體,常溫常壓時可導電
(E)石墨內的碳以 sp² 混成軌域鍵結,層與層間有凡得瓦作用力

答案

(A)正確,兩者皆為碳元素組成。
(B)正確,石墨層內有離域π電子,可導電。
(C)錯誤,石墨C-C鍵長較短,有部分雙鍵特性。
(D)錯誤,金剛石無自由電子,不導電。
(E)正確,石墨層內為sp²,層間為凡得瓦力。答案:A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09

9. 氦(He)是惰性氣體中最輕的元素,氦的一個價電子游離後,生成了氦離子(He⁺)。下列關於 He⁺ 的敘述,哪些正確?
(A)沒有 3d 軌域
(B)He⁺ 的半徑比 He 的半徑大
(C)基態 He⁺ 的電子組態與氫原子相同
(D)可用波耳的原子模型理論解釋 He⁺ 光譜
(E)由 He⁺ 到 He²⁺ 的游離能比由 He 到 He⁺ 的游離能大

答案

(A)錯誤,He⁺仍有3d軌域,只是基態不佔據。
(B)錯誤,He⁺失去一個電子,半徑變小。
(C)正確,皆為1s¹。
(D)正確,波耳模型適用單電子原子/離子。
(E)正確,第二次游離能大於第一次。答案:C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10

10. 甲、乙、丙、丁、戊五種元素的原子序均小於 20。甲是週期表中質量最小的元素,乙是週期表中電負度最大的元素,丙原子最外殼層電子數是次外殼層電子數的三倍,丁原子序大於丙,而且丁與丙為同一族,另外,戊和乙的原子序總和等於丙和丁原子序總和。下列叙述哪些正確?
(A) 甲與乙形成的化合物不溶於水
(B) 在自然界中的丙有兩種同位素
(C) 甲與丙反應後所得的化合物,可形成分子間氫鍵
(D) 丁在常溫下為黃色固體
(E) 戊的氧化物溶於水呈酸性

答案

甲:H, 乙:F, 丙:O (最外層6e⁻,次外層2e⁻),丁:S (與O同族),戊:P (9+戊=8+16→戊=15)。
(A)錯誤,HF可溶於水。
(B)錯誤,氧有三種穩定同位素(¹⁶O, ¹⁷O, ¹⁸O)。
(C)正確,H₂O可形成氫鍵。
(D)正確,S₈為黃色固體。
(E)正確,P₄O₁₀溶於水生成H₃PO₄,呈酸性。答案:C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