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21

密閉的金屬空瓶內裝有氦氣,瓶內外的溫度皆為室溫,壓力皆為一大氣壓。將該瓶置入沸水中數分鐘,若可忽略金屬瓶內部體積的改變,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置入水中前後,瓶內氣體的分子數不變
(B)置入水中後,瓶內氣體的分子數變少
(C)置入水中前,瓶內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較大
(D)置入水中後,瓶內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較大
(E)置入水中前後,瓶內氣體的總動能不變

答案

密閉容器,分子數不變(A對)。加熱後溫度升高,分子平均動能增大(D對)。總動能=平均動能×分子數,增大(E錯)。故(A)(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22

下列關於自然界基本作用力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摩擦力、正向力的來源都是重力
(B)強作用力可以克服原子核中質子之間的靜電排斥力而形成原子核
(C)單獨的中子並不穩定,由於弱作用力,會自動衰變成質子、電子及其他粒子
(D)核子間有強作用力可以克服弱作用力,所以原子核中的中子極容易發生衰變
(E)強作用力的作用範圍約與原子核的大小相當,但弱作用力的作用範圍還要更小

答案

(A)錯,摩擦力、正向力是電磁力。(B)對。(C)對,中子β衰變由弱力媒介。(D)錯,強力使中子束縛在核內,不使其衰變;自由中子才易衰變。(E)對,強力範圍~10⁻¹⁵m,弱力範圍更小~10⁻¹⁸m。故(B)(C)(E)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23

國樂音階的五音與頻率的對應如表 1 所示。
表 1

國樂音階
頻率(Hz) 262 294 330 392 440

經測得「角」音在室溫空氣中傳播時的波長約為103公分。若五音的聲波都在相同狀況的空氣中傳播,則下列有關表1國樂五音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宮」音聲波的傳播速率最慢
(B)「商」音聲波不會發生干涉現象
(C)五音的聲波均會發生繞射現象
(D)在室溫空氣中傳播時,「徵」音的聲波波長較「角」音為長
(E)在室溫空氣中傳播時,「羽」音聲波的波長約為77.3公分

答案

同介質波速相同(A錯)。任何聲波都能干涉、繞射(B錯,C對)。波長λ=v/f,頻率高則波長短。角音f=330Hz, λ=1.03m, v=λf≈340 m/s。羽音f=440Hz, λ=v/f=340/440≈0.773m=77.3cm(E對)。徵音f=392Hz > 角音330Hz,故波長較短(D錯)。故(C)(E)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24

加工食品應詳細列出內容物成分。一般泡麵所示的成分多達10種以上,從中摘列常見的5項如下,其中哪些內容物主成分為碳水化合物?(應選2項)
(A)麵粉
(B)棕櫚油
(C)蔗糖
(D)味精
(E)大豆卵磷脂

答案

麵粉(澱粉)、蔗糖為碳水化合物(A)(C)。棕櫚油(油脂)、味精(胺基酸鈉鹽)、大豆卵磷脂(脂質)非碳水化合物。答案(A)(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25

某生於探討活動時,觀察某植物器官(圖5)後,寫出記錄及推測如下,其中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此植物葉片較可能具網狀脈
(B)甲為水分主要運輸區域
(C)乙可運送無機鹽類
(D)丙具不透水的細胞壁
(E)是植物莖部的橫切面

答案

圖5為根橫切面(有中柱鞘、木質部在中央)。雙子葉植物根,葉脈可能為網狀脈(A對)。甲為木質部,運輸水分和無機鹽(B對,C對?但選2項)。乙為韌皮部,運輸有機養分(C錯)。丙為內皮細胞,有卡氏帶不透水(D對)。是根非莖(E錯)。故(A)(B)或(A)(D)正確。根據植物學,內皮細胞卡氏帶不透水是根特徵(D對),且雙子葉根對應網狀脈(A對)。答案(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26

腎臟構造及功能之基本單元為腎元。圖6為腎元之示意圖,下列有關腎臟及腎元之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V是小動脈進出腎元的門戶
(B)W主要行分泌作用
(C)X細胞位於腎盂
(D)Y細胞位於腎髓質
(E)Z處主要再吸收氫離子

答案

圖6:V應為腎小球(過濾),進出為小動脈(A對)。W為鮑氏囊。X為近曲小管(再吸收),位於皮質(C錯)。Y為亨耳氏套(細段),位於髓質(D對)。Z為遠曲小管(再吸收Na⁺、分泌K⁺、H⁺),但主要再吸收不是H⁺,是分泌H⁺(E錯)。故(A)(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27

為了解植物向光性的調控,科學家運用植物生長素可以穿透洋菜膠,但不可穿透雲母片之特性進行 6 個實驗,所得結果如表 2。
表 2

實驗 結果
1 在頂芽之下以不透光布包覆芽鞘周圍 表現向光性
2 頂芽以不透光罩子罩住 無向光性
3 頂芽與芽鞘間以洋菜膠塊區隔 表現向光性
4 頂芽與芽鞘間以雲母片區隔 無向光性
5 將頂芽切下,放於洋菜膠塊上,一段時間後,在黑暗中將此洋菜膠塊置於去除頂芽的芽鞘頂端之右邊 向左彎曲生長
6 黑暗中,在去除頂芽的芽鞘頂端右邊放置含生長素的洋菜膠塊 向左彎曲生長

從表 2 實驗結果判斷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 實驗 4 若改將雲母片隔在向光面與背光面間,芽鞘仍無向光性表現
(B) 實驗 5 若改在光照環境下進行會有不同的結果
(C) 實驗 6 中若將洋菜膠塊置於中間,芽鞘仍會彎曲
(D) 頂芽可能會產生生長素,流入芽鞘影響生長
(E) 頂芽細胞具感光能力

答案

(A)雲母片若隔在向光背光面間,會阻擋生長素橫向運輸,導致無向光性,對。(B)實驗5在黑暗中进行,若改光照,生長素在頂芽可能橫向運輸,結果可能不同,對。(C)洋菜膠塊置中間,生長素均勻分布,芽鞘不彎曲,錯。(D)實驗3、5顯示頂芽產生生長素可透過洋菜膠影響下方生長,對。(E)實驗2遮蓋頂芽則無向光性,實驗1遮蓋下方仍有向光性,說明頂芽感光,對。故(A)(B)(D)(E)正確,應選3項。可能(A)(D)(E)或(B)(D)(E)。根據實驗2,頂芽感光(E對)是關鍵。答案(A)(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28

電腦圖棋曾以三連勝擊敗世界圖棋排名第一的棋手,在人工智慧的演算法上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電腦圖棋以摹仿生物體神經系統的人工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為主要結構,ANN 常常應用於機器學習和認知科學領域。ANN 設定其基本元件等同於生物神經元,以摹仿生物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此元件之示意圖如圖 7,其中 \( X_1 \sim X_n \) 為輸入向量之分量;\( W_1 \sim W_n \) 為輸入 Y 之權值,M 為人工神經元之輸出,Z 為動作。下列有關此基本元件與生物神經元之類比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 X_1 \sim X_n \) 相當於 Y 的軸突輸入量
(B) \( W_1 \sim W_n \) 訊息傳至 Y 相當於生物神經元間的突觸傳遞
(C) Y 相當於生物神經元之細胞本體
(D) M 如同樹之主幹,相當於神經細胞之樹突
(E) Z 相當於神經系統的受器

答案

X₁~Xₙ為輸入信號,相當於樹突輸入(A錯)。W₁~Wₙ為權重,相當於突觸強度(B對)。Y為加總處理,相當於細胞本體(C對)。M為輸出信號,相當於軸突(D錯)。Z為動作(輸出),相當於效應器(E錯)。故(B)(C)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29

液化石油氣(又稱桶裝瓦斯)的主要成分為丙烷與丁烷,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下列有關液化石油氣與天然氣的相關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 液化石油氣與天然氣的密度皆比大小
(B) 若液化石油氣所含丙烷之比例愈高,則其沸點就愈高
(C) 常溫常壓下,甲烷、丙烷與丁烷皆為氣體
(D) 相同質量的液化石油氣與天然氣完全燃燒時,天然氣所釋出的能量較多
(E) 甲烷、丙烷、丁烷三者合碳的重量百分率逐漸增加

答案

(A)錯,密度比空氣大或小?甲烷、丙烷、丁烷密度均小於空氣。(B)丙烷沸點-42℃,丁烷-0.5℃,丙烷比例高則混合氣沸點較低(B錯)。(C)常溫常壓下三者皆氣體(C對)。(D)每克燃燒熱:甲烷約50 kJ/g,丙烷約46 kJ/g,丁烷約45 kJ/g,故甲烷最高(D對)。(E)碳重%:CH₄=12/16=75%,C₃H₈=36/44≈81.8%,C₄H₁₀=48/58≈82.8%,逐漸增加(E對)。故(C)(D)(E)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30

濾紙層析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簡便方法。首先用鉛筆在長條形濾紙上,距上下緣適當距離處(約 1 公分)各劃一條細線(如圖 8 的 X、Y 橫線);然後用毛細管在 Z 處點好樣品後,再放入裝有適當展開液之展開槽中進行分離。下列有關濾紙層析之原理及操作,哪些選項正確?(應選 2 項)
(A) 濾紙層析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物質的性質差異(如對濾紙之吸附力)達到分離效果
(B) 用毛細管將樣品溶液點在濾紙上的 Z 點時,須持續接觸約 10 秒,以提高樣品含量
(C) 必須使用足量的展開液,使其液面剛好接觸到 X 處之橫線
(D) 當移動最快的成分物質到達 Y 處之細線時,即可停止展開
(E) 改變展開液的成分可改變混合物的分離效果

答案

(A)對,利用吸附力與溶解度差異。(B)錯,點樣應快速,避免擴散過大。(C)錯,液面應低於點樣線(X),否則樣品溶入展開液。(D)對,當最快成分接近頂端(Y)時停止。(E)對,展開液成分影響分離。故(A)(D)(E)正確,應選2項。通常選(A)(E)。答案(A)(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