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51

明明建立她和姊姊白白的血親譜系圖(圖13);除了尚未驗血的新生女兒,她標註上全部人的ABO血型。X為明明的先生,而Y是她的姊夫,下列她寫下的推論何者正確?
(A)我(明明)媽媽的血型是同型合子
(B)我爸爸的血型不可能是同型合子
(C)我先生的血型必定是同型合子的A型
(D)我姊夫的血型一定是同型合子的O型
(E)我女兒的血型四種ABO血型都有可能

答案

由譜系圖分析:明明父母皆A型,生下O型(白白)和A型(明明),故父母皆為IAi異型合子。(A)媽媽是IAi,錯。(B)爸爸是IAi,錯。(C)先生X為A型,但可能為IAIA或IAi,不一定同型合子,錯。(D)姊夫Y為O型,必為ii同型合子,對。(E)明明(IAi)與先生(IAi或IAIA)之女,若先生為IAi則子女可能A型(IAIA或IAi)或O型(ii),若先生為IAIA則子女全為A型(IAi),不可能有B或AB型,錯。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52

利用基因轉殖技術,人的胰島素基因可被轉殖進大腸桿菌,以便生產胰島素。由此可知下列有關哺乳動物與原核生物比較之推論,哪些正確?(應選3項)
(A)兩者的轉譯機制相似
(B)兩者都會產生胰島素
(C)兩者都適用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
(D)兩者的細胞分裂機制相似
(E)兩者DNA中的核苷酸種類相同

答案

(A)對,轉譯機制(核糖體、tRNA、遺傳密碼)在生物界高度保守。(B)錯,大腸桿菌原本不產生胰島素,需經基因轉殖。(C)對,中心法則(DNA→RNA→蛋白質)普遍適用。(D)錯,哺乳動物有絲分裂,原核生物二分裂,機制不同。(E)對,DNA均由A,T,C,G四種核苷酸組成。故(A)(C)(E)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53

林奈及其後繼者的系統分類中,任何一個物種均可唯一地被歸類於屬、科、目、網、門及界等六個層級之一。然而1990年代之後,「域」被外加於「界」之上,並普遍為生物學界所接受。下列何者是促成此一行動之關鍵?
(A)發現DNA病毒
(B)發現RNA病毒
(C)發現具有雙層脂質外膜的病毒
(D)發現現生古(細)菌較相似於真核生物,而非(真)細菌
(E)發現(真)細菌存在的地層比古(細)菌更為古老

答案

1990年代伍斯(Carl Woese)依據rRNA序列分析,提出三域系統:細菌(Bacteria)、古菌(Archaea)、真核生物(Eukarya)。古菌在分子層面上與真核生物更相似,不同於細菌。此為域分類的關鍵依據(D對)。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54

圖14為某隔絕地遭森林大火後,地上植被隨時間發展的情形。下列有關此地消長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

(A)以物種的豐富度而言,甲群集低於丙群集
(B)以物種之間的競爭程度而言,乙群集較丁群集為小
(C)以群集轉變過程而言,大火後較火山爆發後來得快
(D)丁群集若達到巔峰的狀態,其物種組成將不再變化
(E)群集消長過程所形成的植被外貌是不連續的

答案

(A)對,早期消長階段落種少,後期物種豐富度高。(B)對,早期資源多競爭少,後期資源限制競爭加劇。(C)對,大火後為次級消長,原有土壤種子庫等,比初級消長(如火山爆發)快。(D)錯,巔峰群集物種組成仍會動態變化。(E)錯,消長是連續過程。故(A)(B)(C)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55

全球之人口成長趨勢,經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統計如圖 15 實錄所示,2019 年之人口數為 77 億。預測人的未來族群之大小如細虛線所示。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 人的族群成長可用指數函數表示
(B) 目前人的族群仍然處於正成長期
(C) 預測未來二十年人的族群年成長率逐漸下降
(D) 目前的年齡結構仍帶動著 2080 年的族群走向
(E) 每一位成年女性的生育數若稍大於 2,可維持族群大小

答案

由圖15,人口成長曲線非單純指數(A錯)。目前(2019後)仍正成長(B對)。預測曲線斜率變緩,成長率下降(C對)。人口慣性,目前年齡結構影響未來數十年人口走向(D對)。替代生育率約2.1(E對)。故(B)(C)(D)(E)正確,應選3項。通常選(B)(C)(D)或(B)(C)(E)。根據人口學,(B)(C)(D)是常見正確敘述。(E)「稍大於2」不夠精確,替代水平約2.1,且需考慮兒童存活率等。故選(B)(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56

表 4 所列為甲、乙、丙、丁和戊五種物質的熔點:

物質
熔點 (°C) 1069 -182 大於 3500 801 650

其中,甲具有共價鍵和離子鍵,乙在空氣中穩定且難溶於水,丙具共價網狀結構並可導電,丁易溶於水且其水溶液可導電,戊則具有延展性。已知甲、乙、丙、丁和戊分別代表以下所列的物質之一:
石墨、鎂帶、氯化鈉、甲烷、酒精、金剛石、碳化矽、硫酸鉀
下列選項中的配對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甲為硫酸鉀 (B) 乙為甲烷 (C) 丙為金剛石 (D) 丁為碳化矽 (E) 戊為氯化鈉

答案

甲:熔點1069,有共價鍵和離子鍵→離子晶體但含共價性,如硫酸鉀(K₂SO₄)(A對)。乙:熔點-182,空氣穩定難溶水→甲烷(CH₄)(B對)。丙:熔點>3500,共價網狀可導電→石墨(C錯,金剛石不導電)。丁:熔點801,易溶水,水溶液導電→離子晶體如氯化鈉(NaCl)。戊:熔點650,有延展性→金屬如鎂帶。故(A)(B)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57

化學家在合成新的有機化合物後,會利用碳與氫的元素分析數據,來幫助化合物的鑑定。假設在鑑定一未知的有機化合物時,發現當 10.0 毫克的樣品完全燃燒後,其混合氣體可使無水過氯酸鎂管柱增加 10.8 毫克,並使氫氧化鈉管柱增加 26.4 毫克。試問下列哪一個化合物,最符合實驗所測量結果?

答案

無水過氯酸鎂吸水,增重10.8 mg為H₂O質量,含H質量= (2/18)×10.8 = 1.2 mg。氫氧化鈉吸CO₂,增重26.4 mg為CO₂質量,含C質量= (12/44)×26.4 = 7.2 mg。樣品10.0 mg,故O質量=10.0 - 1.2 - 7.2 = 1.6 mg。C:H:O原子數比 = (7.2/12) : (1.2/1) : (1.6/16) = 0.6 : 1.2 : 0.1 = 6 : 12 : 1。最簡式C₆H₁₂O,分子量約100。比對選項結構式,符合C₆H₁₂O的為環己酮或己醛等。需看選項具體結構判斷。若選項中有一個是C₆H₁₂O,即為答案。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58

已知25℃時,同體積的鹽酸水溶液與氫氧化鈉水溶液混合後,其pH值為6.0,則混合前鹽酸水溶液的濃度與氫氧化鈉水溶液的濃度相差多少?
(A)鹽酸水溶液較氫氧化鈉水溶液多1.0×10⁻⁶M
(B)鹽酸水溶液較氫氧化鈉水溶液多2.0×10⁻⁶M
(C)氫氧化鈉水溶液較鹽酸水溶液多1.0×10⁻⁶M
(D)氫氧化鈉水溶液較鹽酸水溶液多2.0×10⁻⁶M
(E)氫氧化鈉水溶液較鹽酸水溶液多3.0×10⁻⁶M

答案

同體積V混合後pH=6,[H⁺]=10⁻⁶ M,呈酸性,表示HCl過量。設HCl濃度C_HCl,NaOH濃度C_NaOH。混合後H⁺莫耳數 = (C_HCl V - C_NaOH V) = [H⁺] × (2V)。故C_HCl - C_NaOH = 2 × 10⁻⁶ M。即鹽酸濃度較氫氧化鈉多2.0×10⁻⁶ M。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59

布洛芬是一種市面上常見的消炎止痛藥成分,其他學結構如圖16。此分子的化學式為 \( C_{13}H_{18}O_2 \),可溶於水,水溶液為酸性。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此分子骨架中的碳-碳鍵是以共價鍵形式結合
(B)其水溶液為酸性,與結構中的羧基有關
(C)結構中氧原子與氫原子間是以離子鍵的形式結合,因此此分子的固態為離子晶體
(D)此分子六員環上的碳,其路易斯結構具有孤電子對
(E)此分子具有雙鍵,因此有順-反異構物之存在

答案

布洛芬結構含苯環、羧基(-COOH)。(A)有機分子碳骨架為共價鍵,對。(B)羧基可釋出H⁺,呈酸性,對。(C)O-H為極性共價鍵,非離子鍵,固態為分子晶體,錯。(D)苯環上碳為sp²混成,無孤電子對(電子在π鍵),錯。(E)分子中羧基的C=O雙鍵因連接相同原子(O),且碳為sp²,但無順反異構;若指其他雙鍵?結構中無典型的C=C雙鍵(苯環不是單雙鍵交替的烯烴),故無順反異構,錯。故(A)(B)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60

西元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對鋰離子電池研究有重大貢獻的學者,鋰離子電池作用原理是利用鋰離子在兩電極之間的移動來充放電能。常見的鋰離子電池使用鋰離子嵌入石墨當作陽極,石墨的二維多層結構有助於與鋰離子結合以及移動,因此可作為電池之陽極材料,在放置時其他學反應如下(\( C_6 \)表示每六個碳原子可以嵌入一個鋰離子):
\[LiC_6 \rightleftharpoons C_6 + Li^+ + e^- \quad (\text{式1})\]
常用的陰極材料為氧化鈉等能與鋰離子結合的氧化物,在放置時其他學反應為:
\[CoO_2 + Li^+ + e^- \rightleftharpoons LiCoO_2 \quad (\text{式2})\]
結合式1與式2,放置時電池總反應為:
\[CoO_2 + LiC_6 \rightleftharpoons LiCoO_2 + C_6 \quad (\text{式3})\]
此反應在正常操作下為可逆反應,因此鋰離子電池可以反覆充放電。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在放置反應中(式3),石墨作為氧化劑
(B)將石墨換成鐵石材料的三維結構,應可儲存更多鋰離子,讓電池更有效率
(C)式3的反應由左到右為放熱反應
(D)放置時,鋰離子與電子由石墨層中釋放出來
(E)鋰離子電池破裂後有起火爆炸的危險,因為鋰離子活性很高,遇水會燃燒

答案

放電時:陽極(負極)LiC₆ → C₆ + Li⁺ + e⁻ (氧化),石墨被氧化,是還原劑(A錯)。陰極(正極)CoO₂ + Li⁺ + e⁻ → LiCoO₂ (還原)。(B)鑽石為三維結構,但導電性差,且不易嵌入Li⁺,實用性低,錯。(C)放電反應通常為自發,放熱,對。(D)放電時,陽極LiC₆釋出Li⁺和e⁻,對。(E)鋰離子電池危險主因是短路、有機電解液易燃等,鋰離子本身不似金屬鋰活潑,錯。故(C)(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