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51

51-52 為題組
下列甲~庚皆為含有10個碳原子的有機化合物,據此回答51-52題。

51. 上述化合物中哪些互為同分異構物?(應選3 項)
(A)甲、己
(B)甲、丙
(C)丙、庚
(D)乙、戊
(E)戊、庚

答案

同分異構物為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需判斷各結構分子式。答案需檢視結構圖判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53

53. 利用化學方法可將 \( C_{60} \) 分子「打開」一個洞,引入一個 \( H_2 \)、\( H_2O \) 或 \( HF \) 分子,然後再將 \( C_{60} \) 「閉合」可製備 \( A@C_{60} (A=H_2、H_2O、HF) \)(圖14),@表示小分子A被封閉於 \( C_{60} \) 內,可與外界隔絕。下列哪些敘述正確?(應選2項)
(A) \( C_{60} \) 與石墨為同素異形體
(B) \( H_2@C_{60} \) 為鈍物質
(C) \( H_2O@C_{60} \) 為混合物
(D) \( H_2@C_{60} \) 中的氫原子與碳原子間有共價鍵
(E) \( HF \) 的水溶液具酸性,故 \( HF@C_{60} \) 可與氫氧化鈉溶液進行酸鹼反應

答案

C\(_{60}\)與石墨為碳的同素異形體。A@C\(_{60}\)為包合物,內部分子被隔離無法反應。答案:(A)(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54

54. 科學家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 \( PH_3 \) 的存在,濃度為5-20 ppb。已知:①地球大氣層中的 \( PH_3 \) 均來自微生物;②金星的天文、地質現象,都無法產生 \( PH_3 \);③ \( PH_3 \) 容易被氧化成其它物質。下列相關推論哪些正確?(應選3項)
(A) 金星可能存在微生物
(B) 金星上的 \( PH_3 \) 在地球上不會被氧化
(C) 沒有生物的星球應該不會產生 \( PH_3 \)
(D) 地球上 \( PH_3 \) 的氧化產物可能為磷的含氧酸
(E) 金星大氣層中,可能有目前未知的化學反應導致 \( PH_3 \) 的產生

答案

PH\(_3\)在地球為生物指標,但金星可能有未知非生物來源。PH\(_3\)氧化產物為磷的含氧酸。答案:(A)(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56

56. 2020年7月有3艘太空船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此時地球在A處、火星在B處。太空船由火箭推動進入橢圓軌道後在重力下航行,如圖15所示,直到要與火星會合時,再進入繞行火星的軌道,最後於C處會合。已知火星公轉週期為地球公轉週期的1.9倍,則太空船由地球出發到與火星會合,所需時間最接近下列何者?
(A) 600天
(B) 360天
(C) 300天
(D) 260天
(E) 180天

答案

霍曼轉移軌道時間約為半個軌道週期。地球到火星轉移時間約8-9個月(240-270天)。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57

57. 下列哪些過程中有涉及到力學能的能量轉換?(應選3項)
(A) 陽石墜落到月球表面的過程
(B) 彈簧與物體組合成的系統做週期性振盪運動
(C) 燃燒煤產生熱的過程
(D) 太陽能發電的過程
(E) 水力發電的過程

答案

隕石墜落(位能→動能)、彈簧振盪(動能↔位能)、水力發電(位能→動能→電能)涉及力學能轉換。答案:(A)(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58

58-59 為題組
質量 \( m \) 的物體在空氣中鉛直落下時,因受到向上阻力 \( f \),其運動方程式為
\[ ma = mg – f \],式中 \( a \) 為物體下落的加速度,\( g \) 為重力加速度。已知阻力 \( f = kv^2 \),其中 \( v \) 為物體速率,常數 \( k \) 則視物體實際受到阻力的截面積而定;截面積越大則 \( k \) 越大。當速率 \( v \) 增大時,\( f \) 也會增大,直到 \( f = mg \) 時,\( a \) 就等於零,物體開始以等速率 \( v_1 \) 下降,此 \( v_1 \) 稱為終端速率。依據上述回答58-59題。

58. 一跳傘者背負降落傘,以初速率 \( v_0 \) 從靜止的熱氣球上鉛直跳下,在打開降落傘之前達到終端速率 \( v_1 \),然後打開降落傘,降落傘張開後使截面積增大,在落地前達到另一終端速率 \( v_2 \)。下列關係式何者正確?
(A) \( v_0 > v_1 \) (B) \( v_1 > v_2 \) (C) \( v_0 > v_2 \) (D) \( v_2 > v_1 \) (E) \( v_2 = v_1 \)

答案

終端速度v\(_t\) = √(mg/k)。傘張開後k增大,v\(_t\)減小。故v\(_1\) > v\(_2\)。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59

59. 承上題,此跳傘者除背負相同降落傘外,另攜體積甚小的重物,再次由同一熱氣球以相同初速鉛直跳下,在打開降落傘前,達到終端速率 \( v_3 \),然後打開降落傘,在落地前達到另一終端速率 \( v_4 \)。下列關係式哪些正確?(應選2項)
(A) \( v_1 > v_3 \) (B) \( v_4 > v_3 \) (C) \( v_4 > v_2 \) (D) \( v_3 > v_2 \) (E) \( v_4 = v_2 \)

答案

質量增加使終端速度增加(v\(_3\) > v\(_1\))。傘張開後k相同,質量大者終端速度大(v\(_4\) > v\(_2\))。答案:(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60

60-61 為題組
如圖16所示,吊桶以長度不變的細繩繞過光滑定滑輪,連接到水平桌面上質量為 \( M_1 \) 的木塊。今緩慢將微量細砂加入吊桶,直到吊桶與細砂的總質量為 \( M_2 \)、木塊開始滑動為止。已知木塊水平移動且不轉動,受到的動摩擦力量值固定為 \( f \),重力加速度量值為 \( g \),且繩上各點的張力短沿著繩子方向作用,量值均為 \( T \)。依據上述回答60-61題。

60. 令 \( a_1 \) 與 \( a_2 \) 分別代表木塊與吊桶之加速度量值。在木塊滑動後,下列等式哪些正確?
(應選2項)
(A) \( a_2 = g \) (B) \( a_2 = \frac{M_2g}{M_1 + M_2} \) (C) \( a_2 = \frac{M_2g – T}{M_2} \) (D) \( a_1 = \frac{M_2g – f}{M_1} \) (E) \( a_1 = \frac{M_2g – f}{M_1 + M_2} \)

答案

由運動方程式:M\(_2\)g - T = M\(_2\)a\(_2\),T - f = M\(_1\)a\(_1\),且a\(_1\) = a\(_2\)。答案:(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