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21

有關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下列哪些正確?(應選3項)
(A)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進行
(B)發酵作用在粒線體中進行
(C)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會產生ATP
(D)有氧呼吸產生ATP的過程在細胞質中進行
(E)有些植物細胞內可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答案

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並產生ATP,(A)(C)正確。有氧呼吸ATP主要在粒線體產生,(D)錯誤。植物細胞可同時進行光合與呼吸,(E)正確。故選(A)(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22

從孟德爾的遺傳實驗中,延續到目前的遺傳學,有關基因的概念及其物質基礎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應選2項)
(A)描述豌豆遺傳所說的一對遺傳因子等同現代遺傳學的兩個基因型之概念
(B)用遺傳因子描述豌豆的遺傳現象時,遺傳因子假說是一種具符號的抽象概念
(C)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說明了孟德爾實驗中性狀和遺傳因子之間的關連性
(D)位於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還是有很高的機會遵循孟德爾的獨立分配律
(E)孟德爾的第一及第二遺傳法則適用於含DNA之生物,也適用於病毒

答案

遺傳因子是抽象符號概念,(B)正確。中心法則連結基因與性狀,(C)正確。連鎖基因不遵循獨立分配律,(D)錯誤。故選(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23

小芳將生長激素基因(GH)殖人大西洋鮭之受精卵後,與控制組分別在試驗場之養殖池養成。另外,亦將轉殖組和控制組之魚分別飼養在由附近河流取水的養殖池中,以比較使用不同水質養殖的差別。三年後得成魚之體長如表2。根據表2,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試驗場池水 河水
控制組 82cm 53cm
GH轉殖組 166cm 152cm

(A)控制組的魚,其體內並未有生長激素的分泌
(B)GH轉殖組的魚,其肌肉之密度較控制組的魚為低
(C)在河水中,可能較缺乏大西洋鮭生長所需的物質
(D)在河水中,GH轉殖的大西洋鮭仍然會分泌高量生長激素
(E)GH轉殖的大西洋鮭,在河水中分泌生長激素的量高於在試驗場池水中

答案

河水組體長均較短,可能缺乏營養物質,(C)正確。轉殖組在河水仍較控制組長,表示仍分泌生長激素,(D)正確。故選(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24

題組(24-25題)注射疫苗可透過免疫的過程達到防疫的目的,新冠肺炎(COVID-19)之RNA疫苗即為對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的疫苗之一。有關RNA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應選2項)
(A)RNA分子為短片段的雙股螺旋結構
(B)構成RNA分子的四種基本鹼基與構成DNA的一樣
(C)細胞的基因被表現時,RNA經由轉錄產生
(D)COVID-19疫苗的RNA轉譯後會產生蛋白質
(E)注射RNA疫苗後,其中的RNA必先插入基因體中才能產生蛋白質

答案

RNA為單股,(A)錯誤。RNA含U不含T,(B)錯誤。基因表現經轉錄產RNA,(C)正確。疫苗RNA轉譯產生抗原蛋白,(D)正確。故選(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25

題組(24-25題)圖11縱軸表示人體試驗施打某RNA疫苗後,中和抗體產生之數量,以顯示所誘導出免疫反應能力的大小(免疫原性)。橫軸表示施打之策略及時間。此試驗設定的劑量有五種(1µg、10µg、30µg、50µg及60µg),第1次施打日定為第1日;施打後7天,定為第8日;第22日執行追加之第2次施打,劑量與第1次相同,但60µg組未實施第2次注射。圖中之虛線為檢測極限值,即此值以下不具檢測參考之意義。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
(A)注射1µg組為本試驗之控制組
(B)試驗值均被校正,使第1劑施打前之注射當天之免疫原性值為1
(C)注射後第22天,顯示適當的第一劑就有有意義的免疫原性
(D)注射後第29天,顯示第二劑對免疫原性有提升的效果
(E)對照注射60µg組的結果,可顯示第二劑對增強免疫原性值有其必要性

答案

由圖11,第22天已有免疫反應,(C)正確。第29天第二劑後反應提升,(D)正確。60µg組無第二劑但反應高,顯示第二劑非絕對必要,(E)錯誤。故選(B)(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26

共同祖先之後代所呈現的同源結構是衡量後代物種間組成自然類群之準則。有關相對自然類群形成之推論,下列哪些正確?(應選2項)
(A)雞和人因體溫恆定而歸為同一類群,而非雞與鱷魚
(B)烏龜與蝙蝠因具有後肢而歸為同一類群,而非烏龜與海豚
(C)吳郭魚和鮭魚因具硬骨結構而歸為同一類群,而非吳郭魚與鯊魚
(D)植物和動物因其細胞具有細胞核而歸為同一類群,而非植物與細菌
(E)無尾熊和貓熊因生態習性相似而歸為同一類群,而非無尾熊與袋鼠

答案

同源結構指源自共同祖先的結構。硬骨魚類具共同祖先,(C)正確。真核生物具細胞核為單系群,(D)正確。恆溫為趨同演化,(A)錯誤。故選(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27

姊姊和弟弟唸過演化的主題後,姊姊做小結:「達爾文的天擇理論說明了族群會改變的原理」。下列他們兩人一來一往的後續對話,哪些正確?(應選3項)
(A)「那麼!天擇對DNA的改變就不管用了!」
(B)「DNA發生突變後,某些較適合的性狀,天擇後會將它保留下來」
(C)「反之,對於有害的DNA突變,大部分天擇後會將它們移除」
(D)「有關DNA的現代理論已經取代十九世紀達爾文的演化理論了」
(E)「DNA序列若發生趨同演化現象,則較不容易推論長時間的演化面貌」

答案

天擇作用於表現型,但DNA變異是原料,(A)錯誤。天擇保留有利性狀,(B)正確。移除有害突變,(C)正確。DNA理論補充而非取代達爾文理論,(D)錯誤。趨同演化干擾親緣推論,(E)正確。故選(B)(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28

題組(28-29題)2020年7月30日美國太空總署探測車「毅力號」發射升空,並降落在火星表面「傑澤羅坑」邊緣一個富存黏土礦物與碳酸鹽的三角洲附近(圖12中的白色圓圈區域)。下列關於火星的描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屬於類地行星
(B)由地球前往火星會通過小行星帶
(C)是與地球體積大小最相近的太陽系行星
(D)大氣濃密,表面主要因活躍的大氣活動而呈現棕紅色,以「大紅斑」最為著名
(E)表面曾經有流水的痕跡,表示火星曾經可能適合生命發展

答案

火星為類地行星,(A)正確。有流水痕跡可能適合生命,(E)正確。小行星帶在火星與木星間,(B)錯誤。大紅斑是木星特徵,(D)錯誤。故選(A)(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29

題組(28-29題)圖13是圖12的局部放大影像,當中可見(甲)小隕石坑、(乙)波紋狀的風成沙丘、(丙)三角洲。此地貌由老到新的形成順序為何?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E)乙-甲-丙

答案

三角洲(丙)最早形成,後被隕石撞擊(甲),最後風成沙丘(乙)覆蓋,故順序為丙-甲-乙,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0

小蘆與小傑分別於甲、乙兩地點所拍得的星跡照片如圖14。兩人皆面向東方,長時間曝光拍攝,下列哪些正確?(應選2項)
(A)甲地位於北半球,且緯度高於45度
(B)乙地位於南半球,且緯度低於45度
(C)甲地相當接近赤道
(D)甲地的緯度,較乙地高
(E)乙地位於北半球,且緯度約等於45度

答案

甲地星跡圓弧中心近天頂,緯度高;乙地星跡傾斜,緯度較低。北半球星跡逆時針旋轉,甲、乙均為北半球,(D)正確,(A)部分正確但未指定緯度值。由圖比較,甲地緯度明顯高於乙地,故選(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