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1

天體的顏色提供豐富訊息。例如:織女星發出藍白光芒,心宿二顏色偏紅,天王星外觀為藍綠色,火星呈暗紅色。依據以上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織女星的表面溫度比心宿二高
(B)天王星的表面溫度比火星高
(C)天王星的表面溫度比心宿二高
(D)織女星的發光能力比心宿二強
(E)火星的發光能力比心宿二強

答案

藍色星表面溫度高於紅色星,織女星藍白、心宿二紅,故(A)正確。行星顏色主要反照率非溫度,(B)(C)錯誤。發光能力需考慮距離與大小,(D)(E)無法判斷。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2

水以固體、液體與氣體三相存在於地球系統中,相變時會伴隨著潛熱釋放或吸收。下列哪些現象會伴隨著熱釋放?(應選3項)
(A)清晨時水氣凝結形成露珠時
(B)在高緯度地區冰直接變成水氣時
(C)地面積雪融化時
(D)水氣附著到凝結核上形成冰晶時
(E)夏季午後常見到的對流雲形成時

答案

凝結(氣→液)、凝華(氣→固)釋熱,(A)(D)正確。對流雲形成含凝結釋熱,(E)正確。昇華(固→氣)與融化吸熱,(B)(C)錯誤。故選(A)(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3

古人將所見星空,想成是繁星投影在一個無限大,以地球為中心且具有相同旋轉軸的天球。太陽一年的視軌跡為黃道,與天球赤道夾23.5°。天球概念之示意圖如圖15,若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來推論太陽在天球中的移動軌跡,圖中對北半球而言,太陽自春分到冬至的移動順序為下列何者?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甲→丁→丙→乙
(D)丁→丙→乙→甲
(E)丙→丁→甲→乙

答案

春分(赤道)→夏至(最北)→秋分(赤道)→冬至(最南),對應圖中乙(春分)、丙(夏至)、丁(秋分)、甲(冬至),故順序乙→丙→丁→甲,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4

圖16是某年秋天某日東亞地區的衛星雲圖,H表示高壓,白線為局部等壓線,灰線為甲天氣系統長帶狀的雲,乙為另一天氣系統,丙箭頭所指處為臺灣的位置。依圖,下列哪些較為正確?(應選3項)
(A)甲天氣系統長帶狀的雲為黑潮暖海溫所形成
(B)乙天氣系統的雲為颱風或熱帶低壓的雲系
(C)丙箭頭所指位置同時受到甲、乙兩天氣系統影響
(D)乙天氣系統是冷、暖氣團交會形成
(E)臺灣東北部要提防豪雨

答案

甲為鋒面雲帶,(A)錯誤。乙為颱風雲系,(B)正確。臺灣位於鋒面與颱風間,(C)正確。颱風非鋒面,(D)錯誤。東北風與地形作用易有豪雨,(E)正確。故選(B)(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5

題組(35-36題)日本鰻在河川中成長,將成熟時,洄游數千公里到馬里亞納群島海域產卵。孵化後,幼魚隨北赤道洋流與黑潮漂游到近岸,再遊進河川。每年冬季都可見日本、韓國、臺灣、大陸等地漁民於沿岸捕撈鰻苗供養殖所需。根據短文,以下推論何者有顯著錯誤?
(A)若鰻的幼魚被動物驅著黑潮漂送,則鰻苗於東亞的分布情形可以反應黑潮的流況分布
(B)福建海岸及臺灣西岸冬季都可能捕撈到鰻苗,表示黑潮水於冬季時會進入臺灣海峽
(C)已知黑潮平均流速約1m/s,相對於日本九州海岸,臺灣鰻苗漁汛多半提早一至兩天
(D)鰻的幼魚利用黑潮移動,所以在日本、韓國、臺灣、大陸等地都可以捕撈鰻苗
(E)近岸海水及河流的污染,及生態環境破壞,可能是鰻魚產量變少的原因之一

答案

黑潮主流沿臺灣東岸北上,不進入臺灣海峽,(B)錯誤。其他選項合理。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6

題組(35-36題)鰻魚可感知鹽度以找尋適當河川。已知表層之黑潮水鹽度為33‰,河水鹽度為1‰,假設水體充分混合,當鰻魚所在水域之鹽度為25‰時,黑潮水與河水混合的重量比例為何?
(A)3:1 (B)2:3 (C)1:1 (D)3:2 (E)1:2

答案

設黑潮水重x,河水重y,混合鹽度=(33x+1y)/(x+y)=25,33x+y=25x+25y,8x=24y,x:y=3:1,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7

黑碳是指生質或化石燃料經不完全燃燒形成的產物,可經過幾千年到幾百萬年,不易分 解。小芊想測量古地質樣品中的黑碳,老師告訴小芊,樣品中還有許多含碳物質,如動 植物殘骸、化石燃料及油母質等,會影響黑碳含量的評估,因此必須先分離出不是屬於 黑碳的碳質。油母質是指動植物遺骸(通常是藻類或木質植物)在地下深處被細菌分解, 除去醣類、脂肪酸及胺基酸後,殘留下不溶於有機溶劑的高分子聚合物。 由文獻得知,以油母質與木炭做為實驗樣品,在酸性環境下,使用甲、乙、丙三種不 同濃度的二鉻酸( 2 2 7 H CrO )進行反應,得不同的反應時間點下,碳的殘留百分比,如 圖17。根據上文與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題組(37-42題)圖17顯示油母質與木炭樣品分別與二鉻酸溶液反應,得碳的殘留百分比不同。下列關於實驗結果與推論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油母質中的碳質相較木炭中的碳質的分子量大
(B)油母質中的碳質顆粒較小,木炭中的碳質顆粒較大
(C)油母質中碳的殘留百分比較木炭為低,是因油母質較易與二鉻酸溶液反應
(D)油母質中的碳質比木炭中的碳質容易被還原
(E)木炭中碳的殘留百分比,不因二鉻酸溶液濃度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

答案

油母質殘留百分比低表示易被氧化,(C)正確。木炭殘留百分比高且對濃度變化不明顯,表示難被氧化,(E)正確。故選(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8

題組(37-42題)文獻中常以二鉻酸溶液來分離不屬於黑碳的物質,從圖17的結果,回答下列問題:甲、乙、丙三種溶液中的二鉻酸濃度大小關係為何?

答案

濃度越高反應越快,殘留百分比下降越快。由圖17,丙曲線下降最快,甲最慢,故濃度丙>乙>甲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9

題組(37-42題)燃燒煤或有機生質產生的黑碳可以懸浮於大氣中,形成懸浮微粒,並影響地球氣溫。若要估計黑碳對地球氣溫影響的程度,應該蒐集下列哪些資料比較合理?(應選2項)
(A)大氣中黑碳的總量
(B)沉積於地殼中黑碳的總量
(C)黑碳中含碳分子的分子量
(D)單位重量黑碳微粒所吸收太陽輻射的量
(E)家用烹調與暖氣加熱所排放出的黑碳總量

答案

影響氣溫需知大氣中黑碳總量(A)及其吸輻射能力(D)。故選(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