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1

臺灣北部對「西北颱」特別敏感,因其常帶來嚴重的災害。「西北颱」係指颱風從臺灣東方海面向西北方行進,中心通過基隆與彭佳嶼之間的海面(如圖 1)。下列選項,哪些最有可能是颱風經過前後在基隆及彭佳嶼測得的風向?(應選 2 項)
(A)基隆的風向由北風轉南風
(B)彭佳嶼的風向由北風轉南風
(C)基隆的風向由南風轉北風
(D)彭佳嶼的風向由南風轉北風
(E)基隆的風向持續吹南風

答案

基隆位於颱風路徑西側,颱風來前吹西北風(偏北風),中心過後吹西南風(偏南風),故選(A)。彭佳嶼在颱風路徑東北側,颱風來前吹東北風(偏北風),中心過後吹西北風(仍偏北風),無明顯南風,故另一選項為(D)南風轉北風不符合實際。正確答案: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2

圖 2 代表某星球現今氣候與未來氣候的溫度機率分布,有一種農作物在該星球上可生存的溫度區間為甲至乙,比較該星球現今氣候與未來氣候的溫度機率分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現今氣候的低溫事件發生機率較高
(B)未來氣候的高溫事件發生機率較低
(C)未來氣候平均溫度比現今氣候低
(D)可耐低溫作物在該星球未來氣候較易生存
(E)該種農作物在未來氣候可適應機率較現今氣候為高

答案

由圖可知未來氣候溫度分布向右移(高溫機率增加),故(C)錯誤。未來高溫事件機率較高,(B)錯誤;低溫事件機率較低,(A)正確;可耐低溫作物在未來較難生存,(D)錯誤;農作物適應區間在未來分布機率較高,(E)正確。題問錯誤者,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3

新聞曾報導在地球南極大陸發現來自火星的隕石,科學家何以推測該隕石來自火星?
(A)已經有載人太空船登陸火星,並曾攜回火星岩石
(B)太陽系早期火星與地球曾發生碰撞,可判斷當時有大量火星岩石掉落到地球
(C)經過化學分析,隕石中的元素同位素比例符合火星的元素同位素比例
(D)該隕石含有大量氧化鐵,呈現暗紅色
(E)該隕石外觀焦黑,有火燒的痕跡

答案

科學家透過隕石中氣體包藏物的同位素比例與火星大氣數據比對,確認來自火星,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4

海岸邊突然來個大浪將岸上的釣客或遊客捲入海中,這種大浪俗稱「瘋狗浪」。報載 2013 年 11 月 9 日強烈颱風海燕穿過菲律賓,在南海西部向越南挺進。當日臺灣北部天氣良好,無風無雨。某社區大學學員前往新北市貢寮區鼻頭角地質公園海濱從事戶外教學,地質公園海濱突然出現 5 公尺高的「瘋狗浪」,參觀海岸地形的遊客,遭大浪捲入海中。此次「瘋狗浪」最有可能是由哪種因素所造成的?
(A)因颱風瞬間強風直接產生的風浪
(B)因颱風外圍環流挾帶東北季風產生的湧浪
(C)因颱風造成的風浪破碎後產生的碎浪
(D)因颱風低壓引起水位高漲的暴潮
(E)因颱風造成土石崩落產生的海嘯

答案

臺灣北部無風無雨,瘋狗浪非當地風浪,而是遠地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產生的湧浪傳至岸邊,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5

圖 3 為臺灣四個潮位站在 7 月 26 日至 7 月 28 日三天中的海水面高度紀錄,海水面高度均以基隆的海平面作為基準點。若潮汐為影響港灣汙染物擴散之主因,根據這四個紀錄判斷,以下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各測站每日24小時內會有兩次潮汐週期
(B)各測站乾潮的發生時間不完全相同
(C) 7月27日上午9時,各測站均處於退潮階段
(D)臺北港站的潮差較馬祖站的潮差大
(E)花蓮站附近的港灣,汙染物較難擴散

答案

(A)半日潮週期正確;(B)各地高潮時間因地理位置不同而異;(E)花蓮潮差小,水體交換差,汙染物難擴散。故選(A)、(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6

乾、溼球溫度計可用來測量空氣溼度。若甲地測得的乾、溼球溫度皆為 30℃,而乙地乾、溼球溫度皆為 20℃。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兩地的相對溼度一樣
(B)甲地的相對溼度較高
(C)甲地的相對溼度較低
(D)兩地的水氣含量相等
(E)甲地的水氣含量較多
(F)甲地的水氣含量較少

答案

乾濕球溫度相同表示相對濕度100%,故(A)正確。溫度高時飽和水氣壓大,相同相對濕度下,甲地水氣含量較多,故(E)正確。答案:A,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7

表 1 為臺北氣象站 2010 年各月份的總降雨量、降雨日數(含雨跡日數)及雨跡日數統計表,雨跡代表當天降水量小於 0.1 mm。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月份(月) 十一 十二 總計
總降雨量(mm) 105.3 232.6 66.5 112.5 183.9 419.6 89.1 388.5 144.2 345.4 127.3 63.4 2278.3
降雨日數(天) 16 18 11 21 17 23 13 13 18 24 19 7 200
雨跡日數(天) 1 5 5 3 3 0 1 0 3 5 5 1 32

(A)臺北測站2010年的平均「月降雨量」超過200 mm
(B)臺北測站冬季的總降雨量高於夏季
(C)臺北測站12月發生降雨日的平均日降雨量為全年最大
(D)臺北測站8月發生降雨日的平均日降雨量大於6月
(E)若排除僅發生雨跡的日數,臺北測站2010年降雨日數仍超過半年以上

答案

年總雨量2278.3mm,平均月雨量約189.9mm,未超過200mm,(A)錯。冬季(12-2月)雨量少於夏季(6-8月),(B)錯。12月平均日雨量63.4/7≈9.06mm,非最大,(C)錯。8月平均日雨量388.5/13≈29.9mm,6月419.6/23≈18.2mm,(D)正確。降雨日數200-32=168天,超過半年,(E)正確。但題為單選,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8

開放大洋的海表面鹽度分布與緯度有關,原因是受不同緯度的降水與蒸發結果所致。試問海面鹽度高的緯度與下列哪些大氣現象所在之處有關?(應選 3 項)
(A)位於高壓區
(B)位於低壓區
(C)位於上升氣流區
(D)位於下降氣流區
(E)位於海面風場的輻合區
(F)位於海面風場的輻散區

答案

鹽度高處對應蒸發旺盛、降水少,即副熱帶高壓區(下沉氣流、風場輻散),故選(A)、(D)、(F)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9

全球主要有三大地震帶,臺灣位於其中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下列有關此地震帶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地震帶的形成主要與張裂性板塊邊界有關
(B)地震主要發生在地殼中,所以此地震帶特徵多淺源地震
(C)此地震帶與環太平洋火山帶(火環)位置幾乎一致,有許多活火山
(D)地震與斷層活動息息相關,此地震帶的地震多半是由平移斷層活動造成
(E)臺灣位在此地震帶上,表示臺灣島與太平洋板塊相接

答案

環太平洋地震帶主要為聚合性板塊邊界,(A)錯;有深源地震,(B)錯;與火山帶一致,(C)正確;多為逆斷層,(D)錯;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E)錯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10

10-11題為題組

胡瓜嵌紋病毒(CMV)可使其宿主釋放特殊的氯味,吸引CMV的主要傳播媒介(蚜蟲)。CMV可感染多種作物,例如菸草。它是 RNA病毒,會產生 5種蛋白質,其中 2b基因具有抑制植物抗病毒的能力,也能抑制宿主對抗蚜蟲。當具 2b之 CMV感染後,植物體上的蚜蟲會產生更多的後代,並有較高的存活率。
某研究做 CMV 感染試驗後,測量植株上的蚜蟲產子數和病毒量。下列哪一個結果圖最能顯示:「2b 的存在有助 CMV 存活於植物體」?

答案

題目要求顯示「2b有助病毒存活」,應比較病毒量:正常CMV(有2b)病毒量高,缺失2b的CMV-2b病毒量低,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