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學測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7
黑碳是指生質或化石燃料經不完全燃燒形成的產物,可經過幾千年到幾百萬年,不易分 解。小芊想測量古地質樣品中的黑碳,老師告訴小芊,樣品中還有許多含碳物質,如動 植物殘骸、化石燃料及油母質等,會影響黑碳含量的評估,因此必須先分離出不是屬於 黑碳的碳質。油母質是指動植物遺骸(通常是藻類或木質植物)在地下深處被細菌分解, 除去醣類、脂肪酸及胺基酸後,殘留下不溶於有機溶劑的高分子聚合物。 由文獻得知,以油母質與木炭做為實驗樣品,在酸性環境下,使用甲、乙、丙三種不 同濃度的二鉻酸( 2 2 7 H CrO )進行反應,得不同的反應時間點下,碳的殘留百分比,如 圖17。根據上文與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題組(37-42題)圖17顯示油母質與木炭樣品分別與二鉻酸溶液反應,得碳的殘留百分比不同。下列關於實驗結果與推論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油母質中的碳質相較木炭中的碳質的分子量大
(B)油母質中的碳質顆粒較小,木炭中的碳質顆粒較大
(C)油母質中碳的殘留百分比較木炭為低,是因油母質較易與二鉻酸溶液反應
(D)油母質中的碳質比木炭中的碳質容易被還原
(E)木炭中碳的殘留百分比,不因二鉻酸溶液濃度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9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41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42
題組(37-42題)「碳循環」有地球的控溫系統之稱,下列有關碳循環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
(A)火山噴發會將岩石圈內的二氧化碳釋放至大氣中
(B)植物會進行消除二氧化碳的作用,也會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C)海水可無限制地溶入二氧化碳,藉由溫鹽環流帶往深海,再將其封存於岩石圈
(D)扣除人類活動影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從地球誕生以來無大幅度改變
(E)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將大量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破壞了原有的碳循環平衡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43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44
題組(43-45題)有關碳-14定年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應選2項)
(A)碳-14定年法為絕對地質年代定年法
(B)碳-14具放射性
(C)碳-14之半衰期約為5730年,此定年方式適用於時間尺度十萬年以上事件之探討
(D)碳-14定年中,母元素含量的比例隨時間呈線性衰減
(E)碳-14和碳-12是同位素,碳-14的原子核由8個質子和6個中子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