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1

保育工作需要生態學的各種知識,以櫻花鉤吻鮭的復育為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極端降雨或乾旱造成環境改變,也可能影響生物組成,衝擊櫻花鉤吻鮭
(B) 探討櫻花鉤吻鮭的族群密度,存活曲線與年齡結構,屬於群集生態學的範疇
(C) 根據成熟地水溫、光照與食性的偏好,可以決定仔稚魚合適的放流地點
(D) 七家灣溪沿岸農地肥料使用對水質優養化的影響,有助於櫻花鉤吻鮭復育

答案

極端氣候改變環境,影響水溫、水量,衝擊櫻花鉤吻鮭生存。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2

圖3為某種疾病患者的染色體核型圖,根據此圖下列敘述與推論,哪些正確?

(A) 此疾病是因染色體點突變而造成
(B) 只能使用生殖細胞來觀測此種染色體核型
(C) 此疾病可能導致於細胞在行減數分裂時染色體發生無分離
(D) 同一數字標示、排列在一起的染色體,應屬於同源染色體
(E) 無法由此圖分辨出姊妹染色分離

答案

核型圖顯示染色體數目異常,可能因減數分裂時染色體未分離所致;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無法分辨姊妹染色分體。答案:C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3

下列有關植物激素及其功能的敘述,哪些正確?
(A) 授粉時期植物產生大量乙烯可避免提早落果
(B) 受精後需要吉貝素與離層酸來促進細胞分裂,導致果實膨大
(C) 久未萌發的種子可額外添加吉貝素打破休眠
(D) 葡萄授粉後以細胞分裂素處理,可以增加花穗數量
(E) 種子的成熟期離層酸增加,抑制種子過早萌發

答案

吉貝素可打破種子休眠;離層酸抑制種子萌發;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但不會增加花穗數量。答案: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4

一物種面對不同的環境壓力,如食物資源豐富度、捕食者與生存空間競爭,有不同的生存策略。圖4為三種類型的存活曲線,下列相關敘述與推論,哪些正確?

(A) 大象壽命長、性成熟時間晚、產生較少後代,親代照顧時間長,其存活曲線為類型I
(B) 若氣候變遷,牡蠣幼苗著床率降低,其存活曲線可能更向類型II偏移
(C) 在資源豐富的環境中,麻雀因為容易獲取食物和避開捕食者,存活曲線多為類型III
(D) 熱帶雨林的穩定環境有利於植物維持較恆定的存活率,故雨林植物均為類型II
(E) 若昆蟲數量大增,在資源有限與競爭壓力下,其存活曲線會趨向類型III

答案

類型I:幼體存活率高,老年死亡率高;類型II:各年齡死亡率均等;類型III:幼體死亡率高。大象屬類型I;牡蠣幼苗著床率降低會使幼體死亡率升高,趨向類型III。答案:A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5

第一屆(1901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德國貝林博士,於1890年與其同事北里博士,將注射碳傷風桿菌後存活的兔子血液抽出,待血液凝固後抽取上清液,並注入小鼠體內。這些小鼠能在被碳傷風桿菌感染後,仍得以存活。依題幹內容及現今免疫學的發現,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兔子血液中的紅血球是主要對碳傷風桿菌產生抗性之血球細胞
(B) 兔子血液中的碳傷風桿菌毒素是讓小鼠存活的重要因子
(C) 將題幹所述之兔子血清注射入小鼠體內,並無法使該小鼠獲得對抗碳傷風桿菌的終身免疫
(D) 小鼠在接受兔子血清後,身體產生專一對抗碳傷風桿菌的免疫力子
(E) 被動物咬傷後,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以預防狂犬病,其防疫策略與題幹所述的案例類似

答案

血清中含有抗體,提供被動免疫,但非終身免疫;此原理與注射抗狂犬病血清類似。答案: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6

下列有關植物根吸收水分及礦物質的敘述,哪些正確?
(A) 根毛為表皮細胞衍生,具吸收水分的功能
(B) 根毛有助於吸附空氣中帶電荷的礦物質離子
(C) 在根的皮層,礦物質離子可透過原生質絲運送
(D) 經由質外體路徑與其質體路徑運動的水分不會遇到卡氏帶
(E) 水分會隨離子濃度梯度往中性流動,進入木質部並被往上運送

答案

根毛增加吸收表面積;礦物質可經由共質體路徑透過原生質絲運輸;卡氏帶阻擋質外體路徑。答案:A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7

生態區位可以被定義為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與功能,可用來幫助探究生物適合生存的氣候與環境,以及與其他物種的交互關係。下列有關生態區位的敘述,哪些正確?
(A) 群集中的關鍵種通常佔據較寬的生態區位
(B) 環境變動後可能產生新的生態區位
(C) 生態區位適用於探討物種間之競爭關係,而非食物網上的交互關係
(D) 生態區位概念適用於了解當前生態現象,而非演化適應過程
(E) 物種間的生態區位分化,可降低競爭壓力有利於共存

答案

環境變動可能創造新生態區位;生態區位分化減少競爭;生態區位概念有助理解演化適應。答案: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8

全球植物物種豐富度有愈靠近赤道愈增加的現象,稱之緯度多樣性梯度。圖5顯示在同一緯度下,海洋島嶼物種數較大陸的物種數少,亦即物種有所短缺。研究團隊發現面積較小的島嶼有較嚴重的物種短缺現象;島嶼的海拔範圍與物種數短缺無關;與微生物行互利共生的植物,因其擴散、定植不易而造成海洋島嶼物種短缺。根據題幹內容及圖5,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陸地與島嶼的植物多樣性在高緯度遞減
(B) 島嶼面積與物種數短缺無關
(C) 島嶼的海拔是削弱海洋島嶼之間的緯度多樣性梯度的關鍵因子
(D) 互利共生效應限制大陸植物數據到鄰近島嶼
(E) 和大陸相比,島嶼間的緯度多樣性梯度差距較不明顯

答案

緯度多樣性梯度在高緯度遞減;互利共生植物擴散不易導致島嶼物種短缺;島嶼面積小物種短缺嚴重。答案:A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9

2024年3月下旬,粒線體毒素邦克列酸(米酵菌酸)的食物中毒事件,引起國人高度重視。圖6為粒線體產生及運送ATP的示意圖,ATP合成酶利用質子(H\(^+\))由高濃度流向低濃度所釋出的電勢能,將ADP磷酸化產生ATP,而粒線體內膜上的ATP/ADP轉運酶則將ADP與ATP交換傳送至膜內外。邦克列酸可與此轉運酶結合成複合體,進而阻礙其傳送分子的功能,並使粒線體無法產生ATP,造成細胞無法正常運作甚至死亡。依據圖6、題幹內容及已習得知識,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ATP合成酶利用細胞分解大分子時所釋放出的能量來產生ATP
(B) ATP和ADP的運送都會受到邦克列酸的影響
(C) 邦克列酸直接影響電子傳遞鏈的進行,造成細胞無法正常運作甚至死亡
(D) 因H\(^+\)流動釋出的電勢能,不會直接受到邦克列酸的影響
(E) 邦克列酸中毒的粒線體,因ATP合成酶被破壞而無法產生ATP供細胞使用

答案

邦克列酸抑制ATP/ADP轉運酶,影響ATP和ADP運輸;不直接影響電子傳遞鏈或H\(^+\)流動。答案:B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20

[題組:第20題到第22題]靈長類的非類人猿都有尾巴,而類人猿尾巴卻都已消失(圖 7,Ma 代表百萬年)。最近科學家發現 TBXT 基因和類人猿尾巴喪失有關。靈長類 TBXT 基因的外顯子 5(E5)及外顯子 6(E6)間的第 5 內含子序列中都存在一個 AluSx1 元素序列(圖 8a)。非類人猿的 TBXT RNA 會進行正常的 RNA 剪接,將所有的外顯子連接成為成熟 mRNA,並且轉譯成為 TBXT 全長型蛋白質(圖 8a)。類人猿的 TBXT RNA 雖也會進行正常的 RNA 剪接產生成熟型 TBXT mRNA 並轉譯出 TBXT 全長型蛋白質(圖 8b),然而研究顯示類人猿的 TBXT 基因的第 6 內含子序列上則多出一段 AluY 元素序列(圖 8b)。由於 AluSx1 與 AluY 兩個元素序列剛好相反,因此類人猿 TBXT RNA 上的 AluSx1 與 AluY 的序列剛好可以配對形成一個髮夾狀特殊結構,並將 E6 區域包含在此結構上(圖 8b),結果導致 TBXT RNA 產生選擇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圖 8b),使 E6 被剪掉,產生一個較短的 TBXT mRNA,並轉譯出 TBXT 截短型蛋白質(圖 8b)。換句話說,類人猿的細胞中,同時存在有 TBXT 的全長型及截短型蛋白質(圖 8b),並推測截短型蛋白質可誘導類人猿尾巴丟失。研究人員接著選擇有尾巴的小白鼠進行基因轉殖,建構基因突變雜合子小鼠,使該鼠有一個 TBXT 基因是不含 E6 外顯子,亦即此小鼠同時可表達全長型和截短型蛋白質,結果證明 TBXT 截短型蛋白質確實足以誘發尾部丟失。值得一提的是全長型 TBXT 蛋白質對胚胎發育至關重要,小鼠缺乏全長型 TBXT 蛋白質則會死亡。依本文內容及已習得相關知識回答 20-22 題。

20. 下列哪些動物的 TBXT基因具有 AluY?
(A) 狐猴
(B) 長臂猿
(C) 紅毛猩猩
(D) 舊世界猴
(E) 人

答案

類人猿(長臂猿、紅毛猩猩、人)具有AluY序列,導致尾巴消失。答案:B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