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1

[題組:第31題到第32題]不同光合色素對不同波長色光的吸收率不同,而照光與否可經由 DCPIP 呈色反應來判斷。根據所學知識以及圖 11 與表 1,回答 31-32 題。
31. 圖11是綠色植物和藻類中常見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譜。某生使用長條濾紙,以石油醚:丙酮=9:1為展開液進行光合色素之層析分離實驗中,分別計算甲、乙、丙三種色素的 Rf值(Rf值 = 濾紙上色素移動上升的距離/濾紙上展開液移動上升的距離),試問 Rf值由大到小依序為何?

(A) 甲、丙、乙
(B) 丙、乙、甲
(C) 乙、丙、甲
(D) 甲、乙、丙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2

[題組:第31題到第32題]32. 某生利用二氯酚吲哚酚(2,6-dichlorophenol indophenol, DCPIP)進行一組實驗,各離心管所加試液與處理方式如表 1,下列有關此實驗之敘述,哪些正確?

0.5M 蔗糖溶液 3mL 4mL 3mL 4mL
0.1%DCPIP 溶液 0.5mL 0.5mL 0.5mL 0.5mL
葉綠體懸浮液 1mL 1mL
光照處理 照光 照光 黑暗(包鋁箔) 黑暗(包鋁箔)

(A) 此為希爾反應實驗
(B) 可用酒精取代蔗糖溶液
(C) 實驗過程有兩次的離心,第一次離心目的是使雜質沉澱並將沉澱物去除
(D) 第二次離心的沉澱物中含有葉綠體
(E) 實驗完成後,試管內的呈色分別為甲:藍綠色、乙:藍色、丙:淺綠色、丁:藍色

答案

此為希爾反應實驗;蔗糖溶液維持滲透壓,不可用酒精取代;照光組DCPIP被還原褪色。答案: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3

[題組:第33題到第34題]胡椒蛾體色有深色與淺色兩種變異。工業革命前,英國曼徹斯特的胡椒蛾黑白兩型比例差距甚大,黑化型十分稀有。科學家也發現當地的9種鳥類確實顯著地選擇取食黑化型,保留了白化型。到了18世紀末,黑白蛾的數量依舊愈來愈低,但比例卻完全顛倒,黑蛾占了98%。科學家觀察到工業革命前,英國的樹幹原本長有蘚苔與地衣,使白蛾停在上面時有良好的隱蔽效果,不易被鳥發現。但工業革命後,空氣中充滿二氧化碳與煤煙並沾染到樹幹上,導致蘚苔與地衣死亡且樹幹顏色變黑,降低黑蛾被捕食機會進而數量逐漸占優勢。科學家認為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煤煙使得樹幹顏色變深,影響到黑蛾與白蛾的比例,因而提出天擇是造成黑白蛾比例改變的主張。
33. 下列何者支持工業革命和黑白蛾的比例有關的主張?
(A) 鳥類在環境改變前後持續顯著的選食黑化型胡椒蛾
(B) 煤煙改變環境使胡椒蛾的隱蔽效果改變
(C)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煤煙對白蛾的毒性較強
(D) 胡椒蛾在工業革命後白化型突變成黑化型

答案

煤煙改變樹幹顏色,影響蛾的隱蔽效果,導致天擇作用改變。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4

[題組:第33題到第34題]34. 以論證建模的方式分析本文,下列何者為本文的結論?
(A) 胡椒蛾顏色黑白的轉變是演化的結果
(B) 人類造成的環境變化使胡椒蛾快速演化
(C) 胡椒蛾在工業革命前白化型不易突變成黑化型
(D) 黑白胡椒蛾比例的改變主要是天擇的結果

答案

本文主要結論為環境改變導致天擇作用,改變黑白蛾比例。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5

下列有關青蛙外部形態與內部構造的敘述,哪些正確?
(A) 青蛙沒有外耳,鼓膜位於眼睛後方的體表處,能感受到外界音波的震動
(B) 剪開青蛙皮膚後,發現皮膚與內側的肌肉之間有大片結締組織緊密相連
(C) 雄蛙常藉由鳴叫來求偶,雌蛙亦會回應,雄蛙與雌蛙頭部腹面均可觀察到鳴囊
(D) 蛙的心臟位於胸部的圓心膜內,剪開心臟後可觀察到二心房一心室
(E) 雄蛙具一對睪丸,位於腹腔外的陰囊中,此處溫度較低有利於精子的發育

答案

青蛙鼓膜位於體表;皮膚與肌肉間有淋巴空間;心臟為二心房一心室;僅雄蛙有鳴囊;睪丸在腹腔內。答案: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6

[題組:第36題到第37題]遺傳的染色體學說、獨立分配律、分離律、互換、連鎖、基因等的發現是遺傳學的重要里程碑。回答36-37題。
36. 根據遺傳的染色體學說及其衍生的現代觀念,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位於同一染色體上的不同基因,形成配子時遵循孟德爾的獨立分配律
(B) 位於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形成配子時遵循孟德爾的分離律
(C) 子代的表現型完全由卵細胞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
(D) 基因由染色體所攜帶,傳遞到子代中
(E) 等位基因為基因表現的產物

答案

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遵循分離律;基因由染色體攜帶傳遞。答案:B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7

[題組:第36題到第37題]37. 若僅考慮孟德爾與摩根所提出的遺傳法則,則一種物若其控制兩個不同性狀的兩個基因皆為異型合子,試交後其子代的所有表現型比例為965:944:206:185,而非孟德爾遺傳法則預期的9:3:3:1,其原因為何?(2分)

答案

兩個基因位於同一染色體上,發生連鎖現象,但仍有部分互換重組發生。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8

[題組:第38題到第39題]農業開發不但大規模取代自然棲地,造成棲地破碎或邊緣效應,肥料與用藥也廣泛影響自然生態系。臺灣傳統農法使用老鼠藥減鼠來減少農損,科學家為了解老鼠藥對農田生物的影響,檢驗甲一戊五種死亡猛禽之肝臟樣本,分析他們體內的老鼠藥殘留,結果如圖12所示。圖12a 為各種猛禽體內老鼠藥檢出頻率及其偏好之棲地類型;圖12b 為各種猛禽之食性。回答38-39題。

38. 根據圖12,下列敘述何者較合理?
(A) 農田活動的猛禽已有抗藥性
(B) 老鼠藥的影響範圍僅限於農田環境
(C) 農田的老鼠不會利用森林棲地
(D) 丙可能是偏好在森林邊緣活動的猛禽

答案

丙在農田和森林邊緣都有檢出,顯示汙染物透過食物鏈擴散到不同棲地。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40

[題組:第40題到第42題]人體小腸壁的環狀褶皺上具有指狀絨毛,絨毛的表皮細胞有突起的微絨毛結構。腸道因細菌感染引發局部發炎時,微絨毛的數目會降低,分析進食後血液內營養素發現,水溶性營養素偏低,但對脂溶性營養素影響較小。當腸道發炎持續,則會伴隨著血液內脂溶性維生素量減少的症狀發生,推測是脂溶性維生素的運動受到影響。根據以上敘述,回答40-42題。
40. 絨毛的表皮細胞在人體消化系統的主要功能為何?(2分)

答案

增加吸收表面積,促進營養素的消化與吸收。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