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8

全球植物物種豐富度有愈靠近赤道愈增加的現象,稱之緯度多樣性梯度。圖5顯示在同一緯度下,海洋島嶼物種數較大陸的物種數少,亦即物種有所短缺。研究團隊發現面積較小的島嶼有較嚴重的物種短缺現象;島嶼的海拔範圍與物種數短缺無關;與微生物行互利共生的植物,因其擴散、定植不易而造成海洋島嶼物種短缺。根據題幹內容及圖5,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陸地與島嶼的植物多樣性在高緯度遞減
(B) 島嶼面積與物種數短缺無關
(C) 島嶼的海拔是削弱海洋島嶼之間的緯度多樣性梯度的關鍵因子
(D) 互利共生效應限制大陸植物數據到鄰近島嶼
(E) 和大陸相比,島嶼間的緯度多樣性梯度差距較不明顯

[多選]
答案

緯度多樣性梯度在高緯度遞減;互利共生植物擴散不易導致島嶼物種短缺;島嶼面積小物種短缺嚴重。答案:A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9

2024年3月下旬,粒線體毒素邦克列酸(米酵菌酸)的食物中毒事件,引起國人高度重視。圖6為粒線體產生及運送ATP的示意圖,ATP合成酶利用質子(H\(^+\))由高濃度流向低濃度所釋出的電勢能,將ADP磷酸化產生ATP,而粒線體內膜上的ATP/ADP轉運酶則將ADP與ATP交換傳送至膜內外。邦克列酸可與此轉運酶結合成複合體,進而阻礙其傳送分子的功能,並使粒線體無法產生ATP,造成細胞無法正常運作甚至死亡。依據圖6、題幹內容及已習得知識,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ATP合成酶利用細胞分解大分子時所釋放出的能量來產生ATP
(B) ATP和ADP的運送都會受到邦克列酸的影響
(C) 邦克列酸直接影響電子傳遞鏈的進行,造成細胞無法正常運作甚至死亡
(D) 因H\(^+\)流動釋出的電勢能,不會直接受到邦克列酸的影響
(E) 邦克列酸中毒的粒線體,因ATP合成酶被破壞而無法產生ATP供細胞使用

[多選]
答案

邦克列酸抑制ATP/ADP轉運酶,影響ATP和ADP運輸;不直接影響電子傳遞鏈或H\(^+\)流動。答案:B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20

[題組:第20題到第22題]靈長類的非類人猿都有尾巴,而類人猿尾巴卻都已消失(圖 7,Ma 代表百萬年)。最近科學家發現 TBXT 基因和類人猿尾巴喪失有關。靈長類 TBXT 基因的外顯子 5(E5)及外顯子 6(E6)間的第 5 內含子序列中都存在一個 AluSx1 元素序列(圖 8a)。非類人猿的 TBXT RNA 會進行正常的 RNA 剪接,將所有的外顯子連接成為成熟 mRNA,並且轉譯成為 TBXT 全長型蛋白質(圖 8a)。類人猿的 TBXT RNA 雖也會進行正常的 RNA 剪接產生成熟型 TBXT mRNA 並轉譯出 TBXT 全長型蛋白質(圖 8b),然而研究顯示類人猿的 TBXT 基因的第 6 內含子序列上則多出一段 AluY 元素序列(圖 8b)。由於 AluSx1 與 AluY 兩個元素序列剛好相反,因此類人猿 TBXT RNA 上的 AluSx1 與 AluY 的序列剛好可以配對形成一個髮夾狀特殊結構,並將 E6 區域包含在此結構上(圖 8b),結果導致 TBXT RNA 產生選擇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圖 8b),使 E6 被剪掉,產生一個較短的 TBXT mRNA,並轉譯出 TBXT 截短型蛋白質(圖 8b)。換句話說,類人猿的細胞中,同時存在有 TBXT 的全長型及截短型蛋白質(圖 8b),並推測截短型蛋白質可誘導類人猿尾巴丟失。研究人員接著選擇有尾巴的小白鼠進行基因轉殖,建構基因突變雜合子小鼠,使該鼠有一個 TBXT 基因是不含 E6 外顯子,亦即此小鼠同時可表達全長型和截短型蛋白質,結果證明 TBXT 截短型蛋白質確實足以誘發尾部丟失。值得一提的是全長型 TBXT 蛋白質對胚胎發育至關重要,小鼠缺乏全長型 TBXT 蛋白質則會死亡。依本文內容及已習得相關知識回答 20-22 題。

20. 下列哪些動物的 TBXT基因具有 AluY?
(A) 狐猴
(B) 長臂猿
(C) 紅毛猩猩
(D) 舊世界猴
(E) 人

[多選]
答案

類人猿(長臂猿、紅毛猩猩、人)具有AluY序列,導致尾巴消失。答案:B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21

[題組:第20題到第22題]21. 下列與選擇性剪接相關之敘述,哪些正確?
(A) 在 TBXT 基因 E5 與 E6 之間的內含子序列,經選擇性剪接不一定會被切除
(B) 選擇性剪接使全長和截短型 TBXT mRNA 不能同時出現在同一細胞
(C) 全長和截短型 TBXT mRNA 只差在有無 E6 序列
(D) 選擇性剪接使類人猿的 TBXT 基因產生了功能不一樣的 TBXT 蛋白質
(E) 細菌細胞也具有選擇性剪接功能

[多選]
答案

選擇性剪接產生不同mRNA異構體;全長型和截短型mRNA差異在E6;產生功能不同蛋白質;細菌無選擇性剪接。答案:A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22

[題組:第20題到第22題]22. 下列與本文相關的敘述,何者正確?
(A) 人類不會產生全長型 TBXT 蛋白質,因此缺失尾巴
(B) 活的實驗小鼠,只要有截短型 TBXT 存在就足以誘發尾部缺失
(C) 本研究建構不含 E6 的 TBXT 基因突變同型合子小鼠,證明截短型 TBXT 蛋白質與尾部缺失有關
(D) AluY 和 AluSx1 都是基因調控蛋白質

[單選]
答案

實驗證明截短型TBXT蛋白質足以誘發尾部缺失,即使存在全長型蛋白質。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23

[題組:第23題到第25題]個體的大小、膚色等外部形態之變異,常受基因表現程度的影響。以不同品系的狗為例,其身型、大小甚至毛色皆極為不同,以小型犬吉娃娃與大型犬大麥町為例,其體重差距可高達十倍之多,而此形態之不同是近百年來育種的結果。科學家為了解在基因層面如何造成品系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全基因體的序列分析。以純品系的 4 種小型犬及 4 種大型犬的 DNA 序列做比較,發現在染色體 15 上有 2 個基因座與個體大小決定相關,並進一步分析單核苷酸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NP 是指族群中不同個體同一 DNA 片段同位點核苷酸的多型性,可導致基因序列的多樣性。多型性是自然界中常見現象,與生物表現型的多樣性相關,因此可做為分子標記來研究各 SNP 與性狀的相關性。研究人員又發現小型犬血清中之 IGF1 蛋白質濃度明顯低於大型犬 IGF1 的濃度;小型犬的 IGF1 mRNA 量只有大型犬的 30%左右。這項研究顯示,IGF1 的表現量對個體大小的決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請依本文所述及相關知識,回答 23-25 題。
23. 基於上述分析,下列推論何者正確?
(A) DNA 序列變異造成基因表現量不同而造成個體差異
(B) IGF1 的表現量影響 SNP 的分布
(C) SNP 無法應用在尋找可能導致疾病的基因
(D) 染色體 15 上只有一個基因影響個體大小之決定

[單選]
答案

DNA序列變異(SNP)影響基因表現量,導致個體大小差異。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24

[題組:第23題到第25題]24. 本文中所做的全基因體序列、SNP、IGF1 和大個體大小的分析結果,下列推論何者正確?
(A) IGF1 是唯一調控個體大小的基因
(B) SNP 可能位於 IGF1 基因座的內含子,而使其蛋白質功能受影響
(C) SNP 可能位於 IGF1 基因座的啟動子,並影響其基因轉錄效率
(D) SNP 可能導致 IGF1 基因的 mRNA 在大型犬易分解

[單選]
答案

SNP位於啟動子區域可能影響轉錄效率,導致IGF1表現量差異。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25

[題組:第23題到第25題]25. 下列關於 SNP的敘述,何者正確?
(A) SNP 不會出現於「編碼 DNA」中,而改變蛋白質
(B) SNP 其形成原因通常為染色體大片斷缺失,這樣的變異影響該基因型的表現
(C) SNP 的基因多樣性是自然現象,不適合用於人類疾病相關研究
(D) 在育種時,可利用 SNP 以建立品系資料

[單選]
答案

SNP可作為分子標記用於育種,建立品系遺傳資料。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26

[題組:第26題到第28題]植物的孢子和花粉壁(孢粉壁)含有耐性強的特殊蛋白不易分解,大量飄散後藉重力逐漸落入地面或沉入水底淤泥中,保留成為化石,因顆粒微小而稱為「微化石」。不同類群的植物孢粉壁的特徵各不相同,如孔洞、縱帶或如雕琢般的花紋,可藉此辨識所屬的植物種類。古孢粉學家在臺灣甲地鐵取的泥心柱獲得一個鑽井樣本,經過碳 14 同位素定年法推算不同深度的泥心柱沉積年代,發現該泥心柱大約有 4000 年的沉積歷史。古孢粉學家再分別辨識不同深度泥心柱中的植物孢粉微化石,發現大量的禾本科植物(禾草)、紅樹林及香蒲等植物的孢粉,其中的香蒲是一種草本植物,生長在潮濕積水的沼澤環境中。古孢粉學家計算泥心柱各層的孢粉含量百分比,得到圖 9 的孢粉相對豐富度圖,希望藉由這些層積的孢粉建構出甲地的植物群落演替過程。根據本文內容及圖 9,回答 26-28 題。

26. 甲地最可能發生海水入侵淹沒土地的年代為何?
(A) 1040-2990年前
(B) 2990-3100年前
(C) 3100-3800年前
(D) 3800-4500年前

[單選]
答案

根據圖9,3100-3800年前紅樹林孢粉比例最高,顯示海水入侵形成沼澤環境。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