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07

進行「細胞形態的觀察」探討活動時,若將顯微鏡鏡頭對準觀測物後,視野中仍一片空白,應先調整圖2 顯微鏡的何處才有助於看見觀測物?
(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單選題]
答案

視野空白可能因光線不足或焦距不對。圖2中甲為粗調節輪,乙為細調節輪,丙為載物台,丁為光圈,戊為反光鏡。若已對準觀測物但仍空白,應先調整光圈(丁)或反光鏡(戊)以增加亮度。但題目說「對準觀測物後」仍空白,更可能是焦距問題,但粗調(甲)是首次尋找物像時使用,細調(乙)用於微調。題意暗示已對準,可能需微調細調節輪(乙)以找到清晰影像。但若完全空白,也可能是光線問題。根據常見顯微鏡問題排查,視野一片空白最可能先調整光源(戊反光鏡)或光圈(丁)。答案可能為(D)或(E),需看圖2定義。若戊為反光鏡,則調整它。根據常見試題,答案常為(E)反光鏡。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08

於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微生物,除了觀察是否具有細胞核之外,下列何者也可用來區分所見微生物為原核生物或原生生物?
(A)具有核糖體者為原生生物
(B)具有染色體者為原核生物
(C)具有鞭毛者為原核生物
(D)具有細胞壁者為原核生物
(E)具有粒線體者為原生生物

[單選題]
答案

原核生物(如細菌)無膜狀胞器(無粒線體、葉綠體等),原生生物(真核)有膜狀胞器。故(E)具有粒線體者為原生生物(真核)正確。原核和真核都有核糖體(A錯),原核有擬核而非真正染色體(B錯),原核和真核都可能具鞭毛(C錯),原核和真核(如植物、真菌)都可能具細胞壁(D錯)。答案(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09

巴拉刈是一種常用來做為除草劑的強氧化劑,可抑制光反應電子傳遞的過程。對人來說,巴拉刈也是劇毒,如果進入細胞會產生大量的過氧化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植物在噴灑巴拉刈後仍可持續進行碳反應
(B)巴拉刈分解後產生氧使細胞加速受損
(C)巴拉刈以吸收電子方式干擾電子傳遞過程
(D)巴拉刈在藥緣體的作用位置主要在基質
(E)巴拉刈對植物與動物造成毒害的主要胞器完全相同

[單選題]
答案

巴拉刈作為強氧化劑,會搶走光系統I的電子,抑制NADPH產生,從而影響光反應,碳反應因缺乏ATP和NADPH而停止(A錯)。它本身不分解產氧(B錯)。它接受電子(C對),作用在類囊體膜(光系統I),非基質(D錯)。植物毒害在葉綠體,動物毒害在粒線體等產生過氧化物(E錯)。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10

選項中的 (A)~(E)為卵巢週期圖,X 軸表示女性之月經週期(約 28 天),從第 1 天算起,第 15 天排卵,如軸下之示意圖所示。Y 軸為血漿中雌性激素之相對濃度(0~1)。圖中之實線表示卵巢分泌動情素之週期變化,而虛線則表示黃體素之週期變化。下列變化曲線何者正確?

[單選題]
答案

動情素在排卵前有一高峰(約第14天),排卵後下降再略升。黃體素在排卵前很低,排卵後由黃體分泌大量增加(約第15-28天)。圖(C)實線(動情素)在排卵前高峰,虛線(黃體素)排卵後升高,符合。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11

11-12為題組
在0℃時,有五種不同的氣體、氦化氫、氰、二氧化碳、氫、小華測量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情況,得到圖3中甲、乙、丙、丁、戊五種不同的數值(括弧裡數值為溶解度)。為進一步確認此五種氣體,老師告知小華甲、丙、戊三種氣體的製備與收集的方法,如表1所示。
根據上述的實驗與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11.試問下列哪一項為氣體了?
(A)氯化氫 (B)二氧化碳 (C)氫 (D)氧 (E)氮

[單選題]
答案

由圖3溶解度:甲(1176)極大應為HCl,乙(507)較大可能為NH₃(但題目氣體有HCl、CO₂、H₂、O₂、N₂,無NH₃?題目文字似有誤「氦化氫」應為「氯化氫」,「氰」可能為「氨」?但表1甲製備為NH₄Cl+Ca(OH)₂→NH₃,故甲應為氨(NH₃),溶解度507。丙為CaCO₃+HCl→CO₂,溶解度1.71。戊為H₂O₂→O₂,溶解度0.049。乙溶解度507?但甲已是507?圖中甲(1176),乙(507),丙(1.71),丁(0.021),戊(0.049)。故乙(507)應為HCl?但表1甲為NH₃(溶解度應很大,但NH₃在0℃溶解度約1176? 實際上NH₃溶解度極大,HCl也極大。可能甲為HCl(1176),乙為NH₃(507)。但表1甲製備為NH₃,故矛盾。可能題目「氦化氫」為「氯化氫」,「氰」為「氨」。則氣體為HCl, NH₃, CO₂, H₂, O₂。甲(NH₃)溶解度507,乙(HCl)溶解度1176?但圖甲(1176)乙(507)。若甲為NH₃(1176),乙為HCl(507)則合理,因NH₃溶解度通常大於HCl。但表1甲製備為NH₃,收集向下排氣法(輕於空氣),符合NH₃。丙為CO₂(1.71),排水集氣法。戊為O₂(0.049),排水集氣法。則丁(0.021)為H₂,最後N₂未列出?題目五種氣體為HCl, NH₃, CO₂, H₂, O₂。故氣體丁為H₂。答案題目問「氣體了」可能為「氣體丁」?選項中(C)氫。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12

11-12為題組
12.下面哪一組實驗裝置圖符合氣體乙製備(左圖)與收集(右圖)的方法?

[單選題]
答案

氣體乙溶解度507,為HCl。製備HCl常用NaCl + H₂SO₄ → NaHSO₄ + HCl,需要加熱(液+固→氣)。收集方法:HCl密度大於空氣,溶於水,故用向上排氣法。裝置圖應為液+固加熱製氣,收集向上排氣。對應選項(B)左圖液+固加熱,右圖向上排氣。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13

在某化學實驗室找到一瓶沒有標示的固體藥品,經由實驗檢測發現此固體藥品不導電,可溶於水,且水溶液不導電,也不會使石蕊試紙變色。則下列哪一項可能為此未知藥品?
(A)苯甲酸(\( C_6H_5COOH \)) (B)醋酸鈉(\( CH_3COONa \)) (C)碘化鉀(KI)
(D)氯化鈉(\( NH_4Cl \)) (E)葡萄糖(\( C_6H_{12}O_6 \))

[單選題]
答案

固體不導電,水溶液不導電→非電解質。水溶液不使石蕊變色→中性。葡萄糖為非電解質,水溶液中性。(A)苯甲酸為弱酸,水溶液酸性。(B)醋酸鈉為鹽類,水溶液導電,鹼性。(C)KI為鹽類,水溶液導電,中性。(D)NH₄Cl為鹽類,水溶液導電,酸性。故答案(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14

氯氣與氧氣反應,可生成一氧化氮,其反應式如下:
\[NH_3 + O_2 \rightarrow NO + H_2O \quad (\text{未平衡})\]
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其反應式如下:
\[NO + O_2 \rightarrow NO_2 \quad (\text{未平衡})\]
若分別將此二化學反應式平衡,並取最小整數,試問下列哪一數字不會是兩個平衡反應式中的係數?
(A) 1 (B) 2 (C) 3 (D) 4 (E) 5

[單選題]
答案

第一式:\(4NH_3 + 5O_2 \rightarrow 4NO + 6H_2O\),係數4,5,4,6。
第二式:\(2NO + O_2 \rightarrow 2NO_2\),係數2,1,2。
兩式係數有1,2,4,5,6,沒有3。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15

在 \( 5^\circ C \) 時,已知 \( A(g) + 2B(g) \rightarrow AB_2(g) \) 的反應熱為 \( \Delta H_1 \),且 \( B(g) + C(g) \rightarrow BC(g) \) 的反應熱為 \( \Delta H_2 \)。在相同溫度下,下列何者為
\[\frac{1}{2}A(g) + BC(g) \rightarrow \frac{1}{2}AB_2(g) + C(g)\]
的反應熱?
(A) \(\frac{1}{2}\Delta H_1 – \Delta H_2\) (B) \( \Delta H_1 – 2\Delta H_2 \) (C) \(\frac{\Delta H_1}{(\Delta H_2)^2}\) (D) \(\frac{\sqrt{\Delta H_1}}{\Delta H_2}\) (E) \( \Delta H_1 \times \Delta H_2 \)

[單選題]
答案

目標反應 = 0.5×(反應1) - (反應2)。反應1: A+2B→AB₂, ΔH₁。反應2: B+C→BC, ΔH₂。
0.5×(反應1): 0.5A + B → 0.5AB₂, ΔH=0.5ΔH₁。
減去反應2: [0.5A + B → 0.5AB₂] - [B + C → BC] → 0.5A + BC → 0.5AB₂ + C, ΔH = 0.5ΔH₁ - ΔH₂。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16

下列表格中,哪一個選項的三個元素分別符合表格中所列之條件?

元素態為銅狀固體 導電、導熱性佳 原子半徑為同族最小
(A) C Ar F
(B) Si Mg N
(C) P Al Li
(D) B Si N
(E) C Na Al
[單選題]
答案

「銅狀固體」指金屬。導電導熱性佳指金屬。同族原子半徑最小指同族最上方元素(除H)。
(A) C非金屬, Ar鈍氣不導電, F同族最小(O族)。
(B) Si類金屬, Mg金屬, N同族最小(V A族)。
(C) P非金屬, Al金屬, Li為鹼金族最大(非最小)。
(D) B類金屬, Si類金屬導電性差, N同族最小。
(E) C非金屬, Na金屬, Al為ⅢA族,同族最小為B。
只有(B) Si(類金屬,算銅狀固體?), Mg(金屬導電佳), N(V A族最小) 可能符合。嚴格說Si是類金屬,有金屬光澤,算銅狀固體?但通常金屬指如Mg, Na等。選項(B)較接近。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