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08

某生產農被鬧鐘喚醒,以電動牙刷洗漱,早餐吃的是烤麵包機烤的吐司。出門搭公車上學時,遇到同學提起,猛然發現忘了整理昨天數學課的筆記,於是拿出手機內建的相機拍攝同學的筆記參考,再使用太陽能電池計算機輔助驗算。在上述過程所應用到的工具中,下列哪一選項中的組合最可能應用到光電效應?
(A)鬧鐘和電動牙刷 (B)電動牙刷和公車
(C)烤麵包機和手機內建的相機 (D)手機內建的相機和大陽能電池計算機
(E)烤麵包機和大陽能電池計算機

[單選題]
答案

光電效應應用:太陽能電池(光→電)、光偵測器(如相機感光元件)。手機相機的CCD/CMOS感光元件和太陽能計算機均應用光電效應。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09

細菌和人體細胞的構造,有共通性也有歧異性,下列有關兩者的比較何者正確?
(A)兩者的細胞核中都有粒線體
(B)兩者的細胞內都有高基氏體
(C)兩者的細胞質中都有核糖體
(D)細菌沒有細胞膜,但有細胞壁與外界區隔
(E)人體細胞沒有細胞壁,內部的次構造皆用膜包圍

[單選題]
答案

細菌(原核)無膜狀胞器(無粒線體、高基氏體、細胞核),但有核糖體(C對)。細菌有細胞膜(D錯)。人體細胞(真核)有膜狀胞器,但並非所有次構造都有膜,如核糖體無膜(E錯)。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10

圖 2 為人體血液循環系統各部位之相對測量值,序號 1 表示由心臟出發之血管,經序號 2-14 之血管後,再由序號 15 返回心臟。各部位測量之變數包含總截面積、血管壓力及血流速等三項。各變數之測量值均已標準化為 0~1 之相對數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變數X為總截面積
(B)變數Y為血管壓力
(C)變數Z為血流速
(D)血管壓力與總截面積呈負相關
(E)血流速與總截面積呈負相關

[單選題]
答案

動脈→小動脈→微血管→小靜脈→靜脈。總截面積:微血管最大。血流速:動脈、靜脈快,微血管慢。血壓:動脈高,靜脈低。圖中X在微血管處最高,應為總截面積(A對)。Y在動脈高,靜脈低,應為血壓(B對?但單選)。Z在微血管處最低,應為血流速(C對?但單選)。(D)截面積大處(微血管)壓力低,呈負相關,對。(E)流速與截面積負相關(連續方程),對。但單選題,最明確且常考的是(E)血流速與總截面積負相關。答案(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11

螺旋藻為一種藍綠菌,而小球藻則為一種綠藻,螺旋藻及小球藻皆被認為富含人體所需的養分。下列有關這兩者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皆具葉綠體
(B)兩者皆行光合作用光反應產生氧
(C)兩者的細胞壁主要皆由肽聚糖組成
(D)在三域系統中螺旋藻是細菌,而小球藻是植物
(E)螺旋藻以葉黃素,而小球藻則以葉綠素為主要光合色素

[單選題]
答案

藍綠菌(螺旋藻)是原核生物,無葉綠體,行產氧光合作用,細胞壁含肽聚糖。綠藻(小球藻)是真核生物,有葉綠體,行產氧光合作用,細胞壁不含肽聚糖(主要纖維素等)。三域系統:螺旋藻屬細菌域,小球藻屬真核生物域(但非植物界?綠藻屬原生生物界或植物界?廣義植物)。主要光合色素:藍綠菌有葉綠素a、藻藍素等;綠藻有葉綠素a、b。故(B)兩者皆行產氧光合作用正確。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12

圖 3 為一般雙子葉植物的種子萌發過程,其上胚軸、下胚軸以及子葉的相對重量變化相當大。下列選項的三者關係圖(……上胚軸,——下胚軸,——子葉),何者最合理?

[單選題]
答案

雙子葉種子萌發:子葉儲藏養分,萌發初期養分轉運給胚根、胚芽,子葉重量下降。下胚軸(連接子葉和胚根)可能先增重後穩定或略降。上胚軸(帶胚芽)重量持續增加。圖(C)子葉下降,下胚軸先升後降,上胚軸持續升,合理。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13

無咖啡因(或低咖啡因)的咖啡,能滿足某些喜歡咖啡的香味,卻不希望攝取過量咖啡因的人們。若欲在實驗室裡,從咖啡豆中將咖啡因分離,可先取一裝有熱水的燒杯,倒入咖啡豆後,緩緩加熱、浸泡咖啡豆一段時間,待冷卻後再將乙酸乙酯加入燒杯中。若欲萃取出混合物中的咖啡因,則下列哪一玻璃器材最適合?(已知咖啡因的熔點為 235-238℃)。

[單選題]
答案

液-液萃取使用分液漏斗。答案為分液漏斗圖示,對應選項(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14

若將等莫耳數的下列化合物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與水,則所需消耗氧氣量的大小順序,何者正確?
(A)乙醇 > 乙烷 > 乙酸 > 甲醚 = 乙炔
(B)乙炔 > 乙烷 > 乙醇 > 甲醚 > 乙酸
(C)乙炔 > 甲醚 = 乙醇 > 乙炔 > 乙酸
(D)乙炔 = 乙炔 > 乙醇 > 乙酸 > 甲醚
(E)甲醚 = 乙醇 > 乙酸 > 乙炔 > 乙炔

[單選題]
答案

寫出燃燒反應式,計算每莫耳化合物耗O₂莫耳數。
乙醇C₂H₅OH: C₂H₆O + 3O₂ → 2CO₂ + 3H₂O (3)
乙烷C₂H₆: 2C₂H₆ + 7O₂ → 4CO₂ + 6H₂O (3.5)
乙酸CH₃COOH: C₂H₄O₂ + 2O₂ → 2CO₂ + 2H₂O (2)
甲醚CH₃OCH₃: C₂H₆O + 3O₂ → 2CO₂ + 3H₂O (3)
乙炔C₂H₂: 2C₂H₂ + 5O₂ → 4CO₂ + 2H₂O (2.5)
順序:乙烷(3.5) > 乙醇=甲醚(3) > 乙炔(2.5) > 乙酸(2)。選項(B)乙烷>乙醇>甲醚>乙炔>乙酸 符合。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15

下列有關元素與週期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兩個水分子 \(^1H – ^1O – ^1H\) 與 \(^1H – ^16O – ^2H\),所含有中子數的總和相同
(B) Na、Mg、Al 三種金屬元素中,Al 的原子半徑最大
(C)室溫時,VIIA 族(或第 17 族)元素皆是氣體
(D)週期表左下方元素,較不易失去電子
(E)鉍(Be)為類金屬元素

[單選題]
答案

(A)H₂O: H-1無中子,O-16有8中子,總中子8;HDO: H-1無中子,D有1中子,O-16有8中子,總中子9,不同。(B)同週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減小,Na>Mg>Al,Al最小。(C)VIIA族Br是液體。(D)左下方金屬易失電子。(E)Be是鹼土金屬,非類金屬。無正確選項?檢查(A)第一個水分子H-1無中子,O-16有8中子,總中子數8。第二個H-1無中子,D有1中子,O-16有8中子,總中子數9。不同。(A)錯。其他均錯。若無正確,可能題目有誤或(A)中第一個水分子是H₂¹⁶O,第二個是H²H¹⁶O?總中子數分別為8和9,仍不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16

電石(又稱電土)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鈣(CaC\(_2\)),碳化鈣遇水會生成乙炔(C\(_2\)H\(_2\))和氫氧化鈣;所產生的乙炔是傳統電石燈和竹筒炮所用的燃料,也可作為水果催熟劑。今有一電石樣品和水反應所產生的氫氧化鈣水溶液,以 1.0 M 鹽酸標準溶液滴定,得知其氫氧根離子的莫耳數為 0.020 mol。試問此電石樣品可製得多少公克乙炔?(C=12, H=1.0)
(A) 0.13
(B) 0.26
(C) 0.39
(D) 0.52
(E) 0.65

[單選題]
答案

反應:CaC₂ + 2H₂O → C₂H₂ + Ca(OH)₂。Ca(OH)₂ ~ 2OH⁻。n(OH⁻)=0.020 mol,則n(Ca(OH)₂)=0.010 mol,n(C₂H₂)=0.010 mol。質量=0.010 × (24+2) = 0.010 × 26 = 0.26 g。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17

空氣汙染通常發生在低風速且穩定的低層大氣下,空氣汙染物 PM2.5 顆粒沉降速率很小,約 \(10^{-3}m/s\)。下列關於濕潤空污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冬天冷高壓體罩下較容易有嚴重空污事件
(B)空污在梅雨季面抵達時較為嚴重
(C)空污在副熱帶高壓體罩下較為嚴重
(D) PM2.5 顆粒在 1 公里處高空穿透沉降掉落,約需要 10 天
(E) PM2.5 顆粒在 1 公里處高空穿透沉降掉落,約需要 1 天

[多選題]
答案

(A)對,冬季冷高壓穩定,逆溫層,擴散差。(B)錯,梅雨降水可洗除汙染物。(C)對,副高下沉氣流穩定,擴散差。(D)時間=高度/速率=1000m / (10⁻³ m/s) = 10⁶ s ≈ 11.6天,約10天,對。(E)錯。故(A)(C)(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