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04

在適當條件下,某一化學反應的分子示意圖如下所示,其中,和 o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關於此反應的敘述,何者錯誤?
(A) 是分解反應
(B) 是吸熱反應
(C) 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D) 有一個物質的標準莫耳生成熱為 0
(E) 有兩個物質的化學組成符合倍比定律

[單選題]
答案

由圖示可知單一化合物分解為兩種單質,為分解反應。單質的標準莫耳生成熱為0。但兩種單質間不符合倍比定律。答案:(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05

自然界中,氧化還原反應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下列有關碳循環的過程,何者沒有牽涉到氧化還原反應?
(A)細胞呼吸是利用葡萄糖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並釋出能量
(B)生物體內的碳水化合物逐漸在地層中沉積,最後轉變成煤
(C)煤和石油在空氣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溶於水,與鈣離子(Ca\(^{2+}\))結合,以碳酸鈣沉澱的方式積存於海底
(E)二氧化碳經由光合作用轉變為葡萄糖,並釋放出氧氣

[單選題]
答案

(D)為沉澱反應,碳的氧化數無變化,非氧化還原反應。其他選項均有碳氧化數變化。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06

石蕊在 pH 小於 4.5 與大於 8.3 的溶液中分別呈現紅色與藍色,將白色濾紙分別浸置其中,晾乾可得紅色與藍色石蕊試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人體血漿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成紅色
(B)市售買乳液(含制酸劑)滴在潤溼的紅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成藍色
(C)以石蕊試紙測試 10 mL 的鹽酸,因酸鹼反應,試紙變成白色
(D)將乙酸乙酯滴在潤溼的紅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成藍色
(E)pH 6.4 的水溶液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成藍色

[單選題]
答案

制酸劑為鹼性,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血漿pH≈7.4,不會使藍色石蕊變紅。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08

硼的原子序為 5,平均原子量為 10.81。下列關於硼及其化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沒有同位素 & (B)中子數為 5
(C)價電子數為 2 & (D) BH\(_3\)不符合八隅體規則
(E) NH\(_4\)B\(_6\)為分子化合物

[單選題]
答案

硼有\(^{10}B\)和\(^{11}B\)同位素。BH\(_3\)中B只有6個價電子,不符合八隅體規則。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09

丙烯(C\(_3\)H\(_6\))、丙醛(C\(_3\)H\(_6\)O)、丙酮(C\(_3\)H\(_6\)O)和丙酸(C\(_3\)H\(_6\)O\(_2\))之標準莫耳燃燒熱分別為 -2060、-1990、-1790 和 -1530 kJ。此四化合物標準莫耳生成熱的大小順序,下列何者正確?
(A)丙酸<丙酮<丙醛<丙烯 & (B)丙酸<丙醛<丙酮<丙烯
(C)丙酸<丙醛<丙烯<丙酮 & (D)丙烯<丙醛<丙酮<丙酸
(E)丙烯<丙酸<丙酮<丙醛

[單選題]
答案

燃燒熱越負表示化合物越不穩定,生成熱越大。燃燒熱:丙烯<丙醛<丙酮<丙酸,故生成熱:丙酸<丙酮<丙醛<丙烯。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10

某物質不溶於水,富含一種半導體工業所需的重要元素,且所含另一元素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下列何者最符合以上所述?
(A)石英砂 & (B)硫化鉛 & (C)氯化鈣 & (D)氧化鐵 & (E)大理石

[單選題]
答案

硫化鉛(PbS)不溶於水,含硫(人體必需)和鉛(半導體)。石英砂(SiO\(_2\))含矽(半導體)但氧非人體特有必需。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11

某單頻光在一種透明水溶液中的傳播速率與該水溶液的密度成反比。今以厚度非常薄的均勻透明玻璃平板組成的立方形容器盛裝此水溶液,並靜置於水平桌面上後,發現水溶液的密度由下而上隨高度遞減。如圖 1 所示,兩道相同單頻光線由空氣中斜向射入水溶液,若忽略玻璃的折射,則下列選項的光線行進方向何者正確?

[單選題]
答案

光速與密度成反比,密度由上而下增加,故折射率由上而下增加。光線會向折射率大(密度大)的方向彎曲。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12

下列甲、乙、丙描述的狀況,屬於宇宙演化過程中的不同階段:
甲、宇宙中大部分粒子為電子與質子,尚未結合成原子
乙、宇宙中開始出現氦原子
丙、恆星開始形成
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丙甲乙 (E)甲丙乙

[單選題]
答案

宇宙演化順序:粒子時期(甲)→原子核形成→原子形成(乙)→恆星形成(丙)。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13

下列關於基本交互作用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A)物體的彈性伸縮力和物體間的摩擦力都源自電磁力
(B)原子核內質子和中子之間的交互作用主要是弱力
(C)強力的作用尺度一定比弱力的作用尺度為小
(D)電子會衰變是其內部的弱力作用所造成
(E)重力不是物體之間的基本交互作用力

[單選題]
答案

彈力與摩擦力本質為電磁力。核內質子中子間為強力。電子是穩定粒子不衰變。重力是基本作用力。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