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學測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57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58
量子科學以光電科技改善了生活,也增進了質量國際標準的精密與穩定。科學家發現 電壓、電阻與電磁波能量等電磁量的量子單元,與普朗克常數$h$相關,因此訂$h=6.62607015\times10^{-34}J\cdot s$為新的質量基準。工程師使用類似於圖26的電磁天平來校準 質量,並利用經過量子單元校正的電磁量,來測量與換算線圈的電壓與電流,藉以連 結質量M與普朗克常數$h$。 某生利用積木製作一座類似於圖26等臂的電磁天平。圖中右側為秤盤,左側為線圈和磁 鐵,X與Y代表固定磁鐵的兩極。以支點為軸,線圈與秤盤可以是維持於水平的靜態模 式,或上下微幅振動的動態模式。
題組(58-60題)量子科學以光電科技改善了生活,也增進了質量國際標準的精密與穩定。科學家發現電壓、電阻與電磁波能量等電磁量的量子單元,與普朗克常數h相關,因此訂h=6.62607015×10^-34 J·s為新的質量基準。關於文中提到的物理量,哪個為基本量?
(A)質量 (B)電阻 (C)電壓 (D)能量 (E)磁場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59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60
題組(58-60題)靜態模式時,線圈電流$I$與磁鐵之間的作用力量值為$F_B=f_B I$。由於缺乏檢測$f_B$的設備,無法從靜態模式求得待測物的質量$M$。但可知,當線圈相對於磁鐵移動的速度為$v$時,線圈的感應電動勢(電壓)為$V=f_B v$,動態模式與靜態模式的$f_B$相同,示意如圖27。分析線圈速度$v$,以及對應的電壓表讀數$V$,其數據如表5,並繪製感應電壓對線圈速度($V-v$)的關係圖,如圖28所示,藉以推算$f_B$值。當天平達靜態平衡時,線圈電流為$I=40mA$,試以$kg$為單位,計算待測物的質量,須寫出計算步驟,並四捨五入至小數第1位。(已知重力加速度量值$g=9.8m/s^2$)
112學測自然試卷_01
臺灣北部對「西北颱」特別敏感,因其常帶來嚴重的災害。「西北颱」係指颱風從臺灣東方海面向西北方行進,中心通過基隆與彭佳嶼之間的海面(如圖 1)。下列選項,哪些最有可能是颱風經過前後在基隆及彭佳嶼測得的風向?(應選 2 項)
(A)基隆的風向由北風轉南風
(B)彭佳嶼的風向由北風轉南風
(C)基隆的風向由南風轉北風
(D)彭佳嶼的風向由南風轉北風
(E)基隆的風向持續吹南風
112學測自然試卷_02
圖 2 代表某星球現今氣候與未來氣候的溫度機率分布,有一種農作物在該星球上可生存的溫度區間為甲至乙,比較該星球現今氣候與未來氣候的溫度機率分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現今氣候的低溫事件發生機率較高
(B)未來氣候的高溫事件發生機率較低
(C)未來氣候平均溫度比現今氣候低
(D)可耐低溫作物在該星球未來氣候較易生存
(E)該種農作物在未來氣候可適應機率較現今氣候為高
112學測自然試卷_03
112學測自然試卷_04
海岸邊突然來個大浪將岸上的釣客或遊客捲入海中,這種大浪俗稱「瘋狗浪」。報載 2013 年 11 月 9 日強烈颱風海燕穿過菲律賓,在南海西部向越南挺進。當日臺灣北部天氣良好,無風無雨。某社區大學學員前往新北市貢寮區鼻頭角地質公園海濱從事戶外教學,地質公園海濱突然出現 5 公尺高的「瘋狗浪」,參觀海岸地形的遊客,遭大浪捲入海中。此次「瘋狗浪」最有可能是由哪種因素所造成的?
(A)因颱風瞬間強風直接產生的風浪
(B)因颱風外圍環流挾帶東北季風產生的湧浪
(C)因颱風造成的風浪破碎後產生的碎浪
(D)因颱風低壓引起水位高漲的暴潮
(E)因颱風造成土石崩落產生的海嘯
112學測自然試卷_05
圖 3 為臺灣四個潮位站在 7 月 26 日至 7 月 28 日三天中的海水面高度紀錄,海水面高度均以基隆的海平面作為基準點。若潮汐為影響港灣汙染物擴散之主因,根據這四個紀錄判斷,以下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各測站每日24小時內會有兩次潮汐週期
(B)各測站乾潮的發生時間不完全相同
(C) 7月27日上午9時,各測站均處於退潮階段
(D)臺北港站的潮差較馬祖站的潮差大
(E)花蓮站附近的港灣,汙染物較難擴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