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6

乾、溼球溫度計可用來測量空氣溼度。若甲地測得的乾、溼球溫度皆為 30℃,而乙地乾、溼球溫度皆為 20℃。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兩地的相對溼度一樣
(B)甲地的相對溼度較高
(C)甲地的相對溼度較低
(D)兩地的水氣含量相等
(E)甲地的水氣含量較多
(F)甲地的水氣含量較少

[多選題]
答案

乾濕球溫度相同表示相對濕度100%,故(A)正確。溫度高時飽和水氣壓大,相同相對濕度下,甲地水氣含量較多,故(E)正確。答案:A,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7

表 1 為臺北氣象站 2010 年各月份的總降雨量、降雨日數(含雨跡日數)及雨跡日數統計表,雨跡代表當天降水量小於 0.1 mm。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月份(月) 十一 十二 總計
總降雨量(mm) 105.3 232.6 66.5 112.5 183.9 419.6 89.1 388.5 144.2 345.4 127.3 63.4 2278.3
降雨日數(天) 16 18 11 21 17 23 13 13 18 24 19 7 200
雨跡日數(天) 1 5 5 3 3 0 1 0 3 5 5 1 32

(A)臺北測站2010年的平均「月降雨量」超過200 mm
(B)臺北測站冬季的總降雨量高於夏季
(C)臺北測站12月發生降雨日的平均日降雨量為全年最大
(D)臺北測站8月發生降雨日的平均日降雨量大於6月
(E)若排除僅發生雨跡的日數,臺北測站2010年降雨日數仍超過半年以上

[單選題]
答案

年總雨量2278.3mm,平均月雨量約189.9mm,未超過200mm,(A)錯。冬季(12-2月)雨量少於夏季(6-8月),(B)錯。12月平均日雨量63.4/7≈9.06mm,非最大,(C)錯。8月平均日雨量388.5/13≈29.9mm,6月419.6/23≈18.2mm,(D)正確。降雨日數200-32=168天,超過半年,(E)正確。但題為單選,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8

開放大洋的海表面鹽度分布與緯度有關,原因是受不同緯度的降水與蒸發結果所致。試問海面鹽度高的緯度與下列哪些大氣現象所在之處有關?(應選 3 項)
(A)位於高壓區
(B)位於低壓區
(C)位於上升氣流區
(D)位於下降氣流區
(E)位於海面風場的輻合區
(F)位於海面風場的輻散區

[多選題]
答案

鹽度高處對應蒸發旺盛、降水少,即副熱帶高壓區(下沉氣流、風場輻散),故選(A)、(D)、(F)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9

全球主要有三大地震帶,臺灣位於其中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下列有關此地震帶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地震帶的形成主要與張裂性板塊邊界有關
(B)地震主要發生在地殼中,所以此地震帶特徵多淺源地震
(C)此地震帶與環太平洋火山帶(火環)位置幾乎一致,有許多活火山
(D)地震與斷層活動息息相關,此地震帶的地震多半是由平移斷層活動造成
(E)臺灣位在此地震帶上,表示臺灣島與太平洋板塊相接

[單選題]
答案

環太平洋地震帶主要為聚合性板塊邊界,(A)錯;有深源地震,(B)錯;與火山帶一致,(C)正確;多為逆斷層,(D)錯;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E)錯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10

10-11題為題組

胡瓜嵌紋病毒(CMV)可使其宿主釋放特殊的氯味,吸引CMV的主要傳播媒介(蚜蟲)。CMV可感染多種作物,例如菸草。它是 RNA病毒,會產生 5種蛋白質,其中 2b基因具有抑制植物抗病毒的能力,也能抑制宿主對抗蚜蟲。當具 2b之 CMV感染後,植物體上的蚜蟲會產生更多的後代,並有較高的存活率。
某研究做 CMV 感染試驗後,測量植株上的蚜蟲產子數和病毒量。下列哪一個結果圖最能顯示:「2b 的存在有助 CMV 存活於植物體」?

[單選題]
答案

題目要求顯示「2b有助病毒存活」,應比較病毒量:正常CMV(有2b)病毒量高,缺失2b的CMV-2b病毒量低,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11

10-11題為題組

下列哪些現象具有專一性,可用來確定作物已被 CMV 感染?(應選 2 項)
(A)作物中含有CMV的核糖體
(B)作物中含有CMV的RNA
(C)作物中含有CMV的蛋白質
(D)作物釋放出特殊的氣味
(E)作物上發現大量蚜蟲

[多選題]
答案

(B)病毒RNA和(C)病毒蛋白質具有專一性,可確診感染。(A)病毒無核糖體;(D)氣味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E)蚜蟲多非專一性現象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12

巴博(Svante Paabo)因發現了已滅絕人族成員之基因體(DNA 之集合)並探討現代人( Homo sapiens )之演化歷程,獲得 2022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從尼安德塔人的化石中,他先發現了粒線體 DNA,定序了第一個百萬個核苷酸和第一版的核基因體序列。稍後,又發現一個新的人族成員-丹尼索瓦人( Denisovan),並且組裝其基因體序列。他的這些研究開發了全新而完整的材料,並開創了新的科學方法,為嶄新的古基因體學研究注入動力,以探索人族的演化過程。有關探討人類演化之科學進展,下列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要從化石人族之標本中取得粒線體DNA序列比取得細胞核DNA容易
(B)要從尼安德塔人的核酸中取相當連續的DNA序列比從現代人困難許多
(C)假設丹尼索瓦人之最終學名為 Homo denisova ,則此人與現代人非同一物種
(D)核基因體序列所提供的證據徹底否定了由粒線體DNA資料推論之人類演化過程
(E)挹注巴博古基因體學研究的材料和科技已經可以延伸使用到侏羅紀的人類標本上

[多選題]
答案

(A)粒線體DNA拷貝數多,較易取得;(B)化石DNA降解嚴重,取得困難;(C)學名不同表示不同物種;(D)核基因體補充而非否定粒線體證據;(E)侏羅紀遠早於人類出現。故選(A)、(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13

取石蓮為材料欲觀察葉片保衛細胞之形態,下列玻片製作法何者最佳?
(A)將材料以小刀徒手切下薄片
(B)將材料以手指折撕
(C)將材料以蓋玻片壓殼
(D)將材料以牙籤或解剖針塗抹於載玻片
(E)將材料直接放置於載玻片上

[單選題]
答案

保衛細胞位於表皮,適合用撕取法取得薄層表皮細胞,(B)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15

某物種生殖母細胞雙套染色體數為 12,下列何者正確?
(A)開始減數分裂之稍前,染色體發生聯會成為四分體數是48
(B)減數分裂一開始,每個生殖母細胞中的同源染色體數是24對
(C)減數分裂第一階段(減數分裂1)之後,每個子細胞中的二分體數是12
(D)該物種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6
(E)該物種精子中的染色體數是3

[單選題]
答案

雙套2n=12,單套n=6。減數分裂I後子細胞染色體數為6(二分體形式),(C)正確。卵細胞與精子染色體數均為6,(D)、(E)錯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