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段雙股去氧核糖核酸,其中一股的含氮鹼基序列為 ATTGCCTTA,A 為腺嘌呤、T 為胸腺嘧啶、C 為胞嘧啶、G 為鳥糞嘌呤,下列有關此段雙股去氧核糖核酸的敘述,何者正確?
(A)腺嘌呤個數與胞嘧啶相同
(B)腺嘌呤個數為胸腺嘧啶的兩倍
(C)嘧啶總個數多於嘌呤總個數
(D)嘌呤總個數多於嘧啶總個數
(E)鳥糞嘌呤與胞嘧啶個數相加等於腺嘌呤個數
自然學測
113學測自然試題-07
一種微球菌 Paenarthrobacteria ureafaciens K172(簡稱 K172)在 1975 年被發現存活於尼龍工廠的汙水池中。此菌具有特別的 nylonase 酵素,能消化人造的尼龍分子,因此被稱為吃尼龍菌。然而,尼龍之發明及使用始於 1935 年,此之前 P. ureafaciens 從未接觸過尼龍。由演化的觀點視之,可用下列哪些論點解釋此菌能夠存活在尼龍工廠的汙水池中?(應選 2 項)
(A)K172是基因改造生物
(B) P. ureafaciens DNA的鹼基序列發生改變
(C)K172遵循細胞來自細胞的細胞學說
(D)K172遵循孟德爾遺傳法則而來
(E)達爾文提出的天擇所造成的生物適應現象
113學測自然試題-08
小明探討演化理論之發展歷史,發現達爾文手繪之共同祖先概念圖饒富科學趣味,並仿製達爾文首次繪出的生命樹如圖4;其中之節點為共同祖先,線段表示物種之存續。若以現代觀點解釋之,①為親緣關係樹的根,甲~丁為端末物種,以甲乙代表甲和乙之親緣關係,其餘類推,並以XY>YZ的「>」表示XY的親疏關係較YZ親(近),則下列關係何者正確?
(A)甲乙>甲丙
(B)甲乙<甲丁
(C)甲乙>乙丙
(D)甲乙<乙丁
(E)甲乙>丙丁
113學測自然試題-09
有關現行的生物分類系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階層愈高,其內的(物)種間相似的特徵愈多,成員也較多
(B)階層愈低,其內(物)種較少,親緣關係也較疏遠
(C)任取兩個同目的(物)種必較同科的兩(物)種在親緣關係上疏遠
(D)(物)種是分類的基本單位,只能以形態相區別
(E)屬是將(物)種加以歸類後的第一個層級
113學測自然試題-10
五種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別是甲( \( C_{19}H_{19}N_2O_6 \) )、乙( \( C_{20}H_{30}O \) )、丙( \( C_{28}H_{44}O \) )、丁( \( C_6H_{8}O_6 \) )與戊( \( C_{29}H_{50}O_2 \) )。某化合物經完全燃燒後,所得二氧化碳與水重量比為11:3,則此化合物為下列哪一種?(原子量C=12.0,H=1.00,O=16.0)
(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113學測自然試題-11
在週期表之第二週期中,具有4個和6個價電子的元素分別以X和Y表示。下列哪些正確?(應選3項)
(A)Y之價殼層電子數大於X,故Y之原子半徑大於X
(B)\( ^{12}X \)和\( ^{16}Y \)之中子數和質子數的比值均為1
(C)XY\(_2\)和XY互為同分異構物
(D)由路易斯結構可知XY\(_2\)的孤對電子數是XY的2倍
(E)XY\(_2\)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113學測自然試題-12
【第12-13題組】黃鐵礦( FeS\(_2\) )是地表上主要礦物之一,通常與他種岩石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伴生。地質學家為了解黃鐵礦成分,進行以下的實驗。其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將黃鐵礦實驗樣品磨成粉末,於3個錐形瓶(標號1~3)中分別放置0.35 克樣品,並加入50 mL的酸性溶液。
步驟2:將3個錐形瓶置放在室溫,但不同氧氣分壓下。
步驟3:經過一天後,取出20 mL上層澄清液,測量溶液中含鐵總濃度( [Fetotal] ,包含Fe(II)與Fe(III))、SO\(_4^{2-}\)濃度( [SO\(_4^{2-}\) ])及含硫總濃度( [Stotal] ,包含[SO\(_4^{2-}\) ]與其它含硫物質濃度)。
上述含硫總濃度是先用化學方法,將溶液中所有硫化物氧化成 SO\(_4^{2-}\) 後,再加以測量,實驗結果列於表1。
| 樣品 | 氧氣的分壓( atm ) | [Fe total] ( mM ) | [SO\(_4^{2-}\) ]/[Fe total] | [Stotal] /[Fe total] |
|---|---|---|---|---|
| 1 | 0.21 | 2.4 × 10\(^{-2}\) | 1.46 | 1.74 |
| 2 | 3.0 × 10\(^{-3}\) | 1.4 × 10\(^{-3}\) | 1.39 | 1.72 |
| 3 | 3.3 × 10\(^{-5}\) | 3.8 × 10\(^{-4}\) | 1.24 | 1.70 |
欲測量含硫物質的總濃度時,可選用以下哪種試劑,將水溶液內的硫化物都氧化成 SO\(_4^{2-}\) ?
(A) NH\(_3\)(aq) (B) H\(_2\)O\(_2\)(aq) (C) Zn(s) (D) HCl(aq) (E) KCl(aq)
113學測自然試題-13
【第12-13題組】黃鐵礦( FeS\(_2\) )是地表上主要礦物之一,通常與他種岩石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伴生。地質學家為了解黃鐵礦成分,進行以下的實驗。。其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將黃鐵礦實驗樣品磨成粉末,於3個錐形瓶(標號1~3)中分別放置0.35 克 樣品,並加入50 mL的酸性溶液。
步驟2:將3個錐形瓶置放在室溫,但不同氧氣分壓下。
步驟3:經過一天後,取出20 mL上層澄清液,測量溶液中含鐵總濃度(total [Fe ], 包含Fe(Ⅱ)與Fe(Ⅲ))、2 4 SO −濃度(2 4 [SO ]−)及含硫總濃度(total [S ],包含 2 4 [SO ]−與其它含硫物質濃度)。 上述含硫總濃度是先用化學方法,將溶液中所有硫化物氧化成2 4 SO −後,再加以測 量,實驗結果列於表1。 表1黃鐵礦樣品在不同氧氣分壓下溶解後成分分析
下列實驗觀察哪些為合理敘述?(應選 3 項)
(A)理論上純度100%的黃鐵礦樣品,其 [Stotal]/[Fetotal]值應該為2
(B)黃鐵礦在酸性溶液中,會隨氧氣分壓增高而減少其溶解的量
(C)此實驗黃鐵礦樣品中可能含有氧化鐵,所以量測 [Stotal]/[Fetotal]的值小於2
(D)在純氮氣下操作此實驗, [SO\(_4^{2-}\)]/[Fetotal]的值會大於1.46
(E)表1中, [SO\(_4^{2-}\)]/[Fetotal]值比 [Stotal]/[Fetotal]值小,表示在氧氣分壓為0.21 atm,經過一天仍無法將硫化物都氧化成 SO\(_4^{2-}\)
113學測自然試題-14
硼烷氫( H\(_3\)NbH\(_3\) )是一種固態能源,可與鹽酸反應產生氫氣。假設在 25°C、1 atm 下,取 1.54 克硼烷氫與足量的鹽酸反應,可完全轉變成硼酸( H\(_3\)BO\(_3\) )、氯化銨( NH\(_4\)Cl )與氫氣,反應式如下:
H\(_3\)NbH\(_3\) + HCl + H\(_2\)O → H\(_3\)BO\(_3\) + NH\(_4\)Cl + H\(_2\) (未平衡)
試問所產生氫氣的體積是多少升?( 25°C、1 atm,1 莫耳氫氣的體積為 24.5 升;原子量 C = 12.0、H = 1.00、O = 16.0、N = 14.0、B = 10.8)
(A)1.23 (B)3.36 (C)3.68 (D)4.90 (E)6.00
113學測自然試題-15
李小仁買了一條流行的飛天小丑魚,是一種質量很輕類似氣球的飛行玩具,但是買回來後發現,廠商沒有將飛天小丑魚灌入氣體。於是,李小仁前往附近店家尋找,並填充一定量體積的氨氣,但是找了幾家,發現氨氣的純度有所差異,皆含有體積1%氣體雜質。試問含有下列何種雜質會使飛天小丑魚最容易浮起?
(原子量 C=12.0、N=14.0、O=16.0、Ne=20.2、Ar=40.0)
(A)二氧化碳 (B)氮氣 (C)氫氣 (D)氫氣 (E)氧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