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學測
105學測自然試題-05
將光投射在金屬表面使其產生光電子,再利用磁場引導並選出具有相同速度之電子,使其通過單狹縫後,投射於能夠探測電子的屏幕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紀錄,發現在屏幕上各點累積的電子數目,其分布呈現繞射條紋。欲解釋上述的實驗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最適當?
(A)需用到光及電子的波動性
(B)需用到光的波動性及電子的粒子性
(C)需用到光的粒子性及電子的波粒二象性
(D)需用到光的粒子性,不需用到電子的粒子性或波動性
(E)需用到電子的粒子性,不需用到光的粒子性或波動性
105學測自然試題-06
105學測自然試題-07
105學測自然試題-08
下列有關此五種元素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A) 甲易與其他元素結合成分子化合物
(B) 某元素 X 的同位素有 8 個中子,且此同位素的質量數為 14,則 X 為乙
(C) 丙不安定,易與其他元素反應生成化合物
(D) 丁通常失去一個電子與菌素反應形成離子化合物
(E) 戊位於週期表的第二週期
105學測自然試題-09
取 30℃ 的飽和 KNO₃ 溶液少許,置於質量為 84.0 克的鎂玻璃上,秤得溶液與鎂玻璃共 86.2 克。俟水完全揮發後,秤得 KNO₃ 粉末與鎂玻璃共 84.7 克。依據以上數據,則 30℃ 時,KNO₃ 在水中的溶解度(g/100g 水)應接近下列哪一數值?
(A) 16 (B) 27 (C) 32 (D) 47 (E) 54
105學測自然試題-10
已知在標準狀態下,CO 與 CO₂ 的莫耳生成熱分別為 -110.2 kJ/mol 及 -393.5 kJ/mol。今有 12.0 克的碳燃燒後得 7.0 克的 CO 與 33.0 克的 CO₂,則在此過程中,約有多少熱量(kJ)釋出?
(A) 84.7 (B) 137.5 (C) 248.2 (D) 322.7 (E) 457.8
105學測自然試題-11
實驗桌上的 10 杯等濃度、等體積的溶液,若兩兩相互混合,則哪一組溶液所含的離子數量最多?
(A) NaOH + CH₃COOH (B) BaCl₂ + CuSO₄ (C) AgNO₃ + NaCl
(D) Na₂CO₃ + HCl (E) Na₂SO₄ + NaOH
105學測自然試題-12
二鉻酸鉀( \( K_2Cr_2O_7 \) )可用於檢測呼氣中的酒精濃度。酒精與 \( K_2Cr_2O_7 \) 的反應式如下:
\[3CH_3CH_2OH + 2Cr_2O_7^{2-} + 16H^+ \rightarrow 3CH_3COOH + 4Cr^{3+} + 11H_2O\]
反應後,顏色由橘紅變為綠,經由儀器測得的數據可換算成酒精濃度。在常溫、常壓下,目前公認的血液中與呼氣中的酒精濃度比例為2100:1。法令規定每升呼氣中的酒精濃度不得超過0.25毫克。已知呼氣中的酒精濃度與儀器所測得的變化量之關係如圖4所示:
[圖4: 變化量 vs 濃度(毫克/升)曲圖]

當某人呼氣造成的儀器上變化量為0.80時,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若以M計,則最接近下列哪一數值?
(A) 0.084 (B) 0.018 (C) 0.18 (D) 0.36 (E) 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