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分科生物考科-03

休耕時,農民常在田裡種植綠肥植物,於復耕前將它們翻入土內以改善土壤並防止雜草生長,同時提升稻田土壤肥力,減少化肥使用。依據下列四種植物的特性,何者最為適合於臺灣中部11月二期稻作採收後當綠肥植物栽種?
(A)田青: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適應熱帶多雨、適溫為25~35℃
(B)向日葵: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適應溫帶少雨、適溫為10~25℃
(C)埃及三葉草: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不耐霜生長、適溫為10~25℃
(D)黃波斯菊: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生長、適溫為15~35℃

答案

臺灣中部11月進入冬季,均溫約16-19℃,埃及三葉草為豆科可固氮,且適溫10-25℃符合當地氣候。故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生物考科-04

某學者想探究眼蟲葉綠體的演化來源。根據美國生物學家瑪格莉斯的「內共生假說」,下列哪些研究方向較為可行?
(A)比較眼蟲細胞核與藍綠菌的遺傳物質成分
(B)探討眼蟲的葉綠體由幾層膜包覆
(C)比較眼蟲與陸生植物的葉綠體是否有相似的遺傳物質
(D)探討眼蟲行光合作用時是否具有固碳反應
(E)探討眼蟲行光合作用時是否會產生氧氣

答案

內共生假說證據包括葉綠體具雙層膜、與藍綠菌遺傳物質相似等。(A)應比較葉綠體與藍綠菌;(D)(E)為光合作用基本特徵,非專屬證據。故答案為(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生物考科-05

法布瑞氏症是代謝異常造成的疾病。此病主要是因人體胞器中某一種分解大分子的酵素發生缺陷,導致原應被分解的髓脂質,無法分解成小分子而被細胞再循環利用。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此症患者缺陷酵素存在的胞器?
(A)內質網
(B)粒線體
(C)溶體
(D)高基氏體

答案

溶體含多種水解酶,負責分解大分子。法布瑞氏症為溶體儲積症,因缺乏特定酵素導致脂質堆積。故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生物考科-06

當一個人大量出汗,導致血液滲透壓上升、血量減少、血壓下降時,身體的調節機制會啟動,盡量維持體內環境的恆定。下列相關敘述,哪些正確?
(A)交感神經活性增加,使得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回升
(B)血液中腎素的濃度下降,減少腎小管對鈉的再吸收,降低血液滲透壓
(C)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濃度上升,使近曲小管對水的再吸收大量增加,以增加血量
(D)下視丘的口渴中樞受到刺激,產生飲水行為,增加血量,血壓回升
(E)血液中的心房排鈉狀濃度上升,抑制腎小管對鈉的再吸收,降低血液滲透壓

答案

血壓下降時,交感神經活化、RAAS系統啟動(腎素上升)、ADH作用於集尿管促進水再吸收、口渴中樞激發飲水行為。故答案為(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生物考科-07

園藝作物的組織培養是很重要的技術,可以從一片葉子的部分組織透過不同植物荷爾蒙來進行細胞分裂與分化產生癒合組織,最終再生成一棵植株。做此實驗所使用的組織培養的培養基需含有哪些植物荷爾蒙?
(A)乙烯
(B)IAA
(C)茉莉酸
(D)ABA
(E)細胞分裂素

答案

組織培養需添加生長素(IAA)與細胞分裂素,兩者比例影響分化方向。故答案為(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生物考科-08

某生左手摸到熱燙的茶壺時,該手會立刻縮回並感覺到痛。下列有關此過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過程無需脊髓的控制
(B)運動神經傳導抵達大腦,讓該生感覺到痛
(C)此過程是一種單純的反射
(D)此過程兼具反射和意識的活動

答案

縮手反射由脊髓控制,但痛覺訊號會傳至大腦產生意識,故為反射與意識並存。故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生物考科-09

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iPSCs)已成功應用在再生醫學上,2019年日本醫療團隊將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特化的眼角膜移植至失明的女性患者,使其恢復視力,締造全球應用於視力的首例。下列有關幹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人類造血幹細胞和全潛能幹細胞皆能化成不同組織的細胞
(B)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不僅可轉化成眼角膜細胞,也可分化成其他組織細胞
(C)幹細胞分化成特定組織細胞後,可再受刺激變回原來的幹細胞
(D)成人體內並無多功能幹細胞的存在

答案

iPSCs具多功能性,可分化為多種組織細胞;造血幹細胞僅限血球系;分化後細胞通常無法自然回復為幹細胞;成人體內仍有如造血幹細胞等多功能幹細胞。故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生物考科-10

[題組:第10題至第11題]
臺灣高海拔有五種棲息地幾乎不重疊的特有種山椒魚。學者以DNA序列建構不同山椒魚物種的親緣關係(附圖),推測臺灣的山椒魚祖先應源自日本南部,經冰河時期的陸橋播選至臺灣。在之後的「間冰期」,臺灣本島內的山椒魚開始分岐演化成五種不同物種,這個假說稱為島內分化論。但至今仍沒有決定性證據,可證明臺灣本島內山椒魚的祖先是來到臺灣後才分化成不同物種,或是早在其他地方種化之後才各自拓選來臺,稱為島外分化論。

關於臺灣的山椒魚物種種化,下列哪一項觀察結果較支持島內分化論假說?
(A)山椒魚的選徒能力不佳,活動範圍小,無法翻山越嶺
(B)不同物種的山椒魚擇偶時對異性的體色有不同偏好
(C)山椒魚對產卵的位置選擇偏好有種問差異
(D)以上工授精雜交不同種的山椒魚後所得胚胎無法正常發育

答案

島內分化論強調地理隔離導致種化,遷徙能力差有助形成隔離。(B)(C)(D)為生殖隔離機制,非地理隔離證據。故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