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08

下列有關人類胚胎發育之敘述,何者正確?
(A) 卵在受精後,需移動至子宮才可開始進行卵裂
(B) 雌鼠雙胞胎一般是一個受精卵分裂成兩個胚胎而形成
(C) 囊胚著床後,子宮內膜會形成外胚層進行後續發育
(D) 人類缺乏膜促性腺素(HCG)可促進性腺分泌,維持子宮內膜厚度

[單選]
答案

同卵雙胞胎由單一受精卵分裂成兩個胚胎形成。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09

某警察利用PCR技術分析刑案現場DNA樣本甲,以及嫌疑人之、丙、丁的血液DNA樣本。四樣本的PCR產物分別以同一膠體進行電泳結果如圖2,黑色條帶為產物在膠片上的訊號,產物分子量越大泳動越慢,條帶會位於膠片較高位置。下列推論何者正確?

(A) 圖2可顯示轉錄後修飾現象的異同,可用來判斷誰最可能是犯人
(B) 圖2可觀測到基因點突變位置,以判斷犯人
(C) 三人之中,丁最有可能是此案的犯人
(D) 四個樣本的PCR反應需使用相同的引子對組合,才能進行比較分析

[單選]
答案

PCR比較需使用相同引子對,才能確保產物可比性。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0

下列有關感覺受器與神經系統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 皮膚內的痛覺受器細胞屬於機械受器,其訊息需再經由感覺神經元轉傳至中樞;溫度受器則為感覺神經元末梢
(B) 本體感覺有一大部分依靠骨骼肌肉的機械受器整合
(C) 耳石推搡毛細胞纖毛,直接影響聽覺神經細胞產生動作電位
(D) 視鏡細胞對光有高敏感度,主要偵測環境的明暗變化

[單選]
答案

本體感覺依賴肌肉、肌腱和關節的機械受器整合訊息。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1

保育工作需要生態學的各種知識,以櫻花鉤吻鮭的復育為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極端降雨或乾旱造成環境改變,也可能影響生物組成,衝擊櫻花鉤吻鮭
(B) 探討櫻花鉤吻鮭的族群密度,存活曲線與年齡結構,屬於群集生態學的範疇
(C) 根據成熟地水溫、光照與食性的偏好,可以決定仔稚魚合適的放流地點
(D) 七家灣溪沿岸農地肥料使用對水質優養化的影響,有助於櫻花鉤吻鮭復育

[單選]
答案

極端氣候改變環境,影響水溫、水量,衝擊櫻花鉤吻鮭生存。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2

圖3為某種疾病患者的染色體核型圖,根據此圖下列敘述與推論,哪些正確?

(A) 此疾病是因染色體點突變而造成
(B) 只能使用生殖細胞來觀測此種染色體核型
(C) 此疾病可能導致於細胞在行減數分裂時染色體發生無分離
(D) 同一數字標示、排列在一起的染色體,應屬於同源染色體
(E) 無法由此圖分辨出姊妹染色分離

[多選]
答案

核型圖顯示染色體數目異常,可能因減數分裂時染色體未分離所致;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無法分辨姊妹染色分體。答案:C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3

下列有關植物激素及其功能的敘述,哪些正確?
(A) 授粉時期植物產生大量乙烯可避免提早落果
(B) 受精後需要吉貝素與離層酸來促進細胞分裂,導致果實膨大
(C) 久未萌發的種子可額外添加吉貝素打破休眠
(D) 葡萄授粉後以細胞分裂素處理,可以增加花穗數量
(E) 種子的成熟期離層酸增加,抑制種子過早萌發

[多選]
答案

吉貝素可打破種子休眠;離層酸抑制種子萌發;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但不會增加花穗數量。答案: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4

一物種面對不同的環境壓力,如食物資源豐富度、捕食者與生存空間競爭,有不同的生存策略。圖4為三種類型的存活曲線,下列相關敘述與推論,哪些正確?

(A) 大象壽命長、性成熟時間晚、產生較少後代,親代照顧時間長,其存活曲線為類型I
(B) 若氣候變遷,牡蠣幼苗著床率降低,其存活曲線可能更向類型II偏移
(C) 在資源豐富的環境中,麻雀因為容易獲取食物和避開捕食者,存活曲線多為類型III
(D) 熱帶雨林的穩定環境有利於植物維持較恆定的存活率,故雨林植物均為類型II
(E) 若昆蟲數量大增,在資源有限與競爭壓力下,其存活曲線會趨向類型III

[多選]
答案

類型I:幼體存活率高,老年死亡率高;類型II:各年齡死亡率均等;類型III:幼體死亡率高。大象屬類型I;牡蠣幼苗著床率降低會使幼體死亡率升高,趨向類型III。答案:A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5

第一屆(1901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德國貝林博士,於1890年與其同事北里博士,將注射碳傷風桿菌後存活的兔子血液抽出,待血液凝固後抽取上清液,並注入小鼠體內。這些小鼠能在被碳傷風桿菌感染後,仍得以存活。依題幹內容及現今免疫學的發現,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兔子血液中的紅血球是主要對碳傷風桿菌產生抗性之血球細胞
(B) 兔子血液中的碳傷風桿菌毒素是讓小鼠存活的重要因子
(C) 將題幹所述之兔子血清注射入小鼠體內,並無法使該小鼠獲得對抗碳傷風桿菌的終身免疫
(D) 小鼠在接受兔子血清後,身體產生專一對抗碳傷風桿菌的免疫力子
(E) 被動物咬傷後,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以預防狂犬病,其防疫策略與題幹所述的案例類似

[多選]
答案

血清中含有抗體,提供被動免疫,但非終身免疫;此原理與注射抗狂犬病血清類似。答案: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6

下列有關植物根吸收水分及礦物質的敘述,哪些正確?
(A) 根毛為表皮細胞衍生,具吸收水分的功能
(B) 根毛有助於吸附空氣中帶電荷的礦物質離子
(C) 在根的皮層,礦物質離子可透過原生質絲運送
(D) 經由質外體路徑與其質體路徑運動的水分不會遇到卡氏帶
(E) 水分會隨離子濃度梯度往中性流動,進入木質部並被往上運送

[多選]
答案

根毛增加吸收表面積;礦物質可經由共質體路徑透過原生質絲運輸;卡氏帶阻擋質外體路徑。答案:A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7

生態區位可以被定義為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與功能,可用來幫助探究生物適合生存的氣候與環境,以及與其他物種的交互關係。下列有關生態區位的敘述,哪些正確?
(A) 群集中的關鍵種通常佔據較寬的生態區位
(B) 環境變動後可能產生新的生態區位
(C) 生態區位適用於探討物種間之競爭關係,而非食物網上的交互關係
(D) 生態區位概念適用於了解當前生態現象,而非演化適應過程
(E) 物種間的生態區位分化,可降低競爭壓力有利於共存

[多選]
答案

環境變動可能創造新生態區位;生態區位分化減少競爭;生態區位概念有助理解演化適應。答案: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