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物理分科測驗–24

[題組:第22題到第24題] 圖 12 為密立根測得的光電效應數據。他使用光柵桿裝置來記錄錄光電流的大小,即是以前點偏移量(mm)代表光電流值。

(1)試依圖 12 中入射光波長 $\lambda = 546.1\ \mathrm{nm}$、$\lambda = 433.9\ \mathrm{nm}$、$\lambda = 365.0\ \mathrm{nm}$(頻率 $f = 5.49\times10^{14}\ \mathrm{Hz}$、$6.91\times10^{14}\ \mathrm{Hz}$、$8.22\times10^{14}\ \mathrm{Hz}$)的三組數據與其趨勢線,估測截止電壓(即遏止電位)$V_0$,將其填入作答區的表格第 3 列。(2 分)

(2)於方格紙中作 $V_0 – f$ 圖。(2 分)

(3)求出朗克常數與基本電荷的比值 $h/e$。(2 分)

[]
答案

(1) $V_0$ 值:約 0.5 V、1.0 V、1.6 V
(2) 作 $V_0$ 對 $f$ 的圖,為直線
(3) $h/e \approx 4.13\times10^{-15}\ \mathrm{J\cdot s/C}$","
(1) 由圖 12 可見:
- $\lambda = 546.1\ \mathrm{nm}$ 時,電流降至零時電壓約為 0.5 V → $V_0 = 0.5\ \mathrm{V}$
- $\lambda = 433.9\ \mathrm{nm}$ 時,$V_0 \approx 1.0\ \mathrm{V}$
- $\lambda = 365.0\ \mathrm{nm}$ 時,$V_0 \approx 1.6\ \mathrm{V}$

(2) 以 $f$ 為橫軸、$V_0$ 為縱軸繪圖,應為直線。

(3) 由光電效應公式:
$eV_0 = hf - W_0$
整理得:
$V_0 = \frac{h}{e}f - \frac{W_0}{e}$
故 $V_0 - f$ 圖的斜率即為 $h/e$。

取兩點計算斜率:
- $f_1 = 5.49\times10^{14}\ \mathrm{Hz}, V_{01} = 0.5\ \mathrm{V}$
- $f_2 = 8.22\times10^{14}\ \mathrm{Hz}, V_{02} = 1.6\ \mathrm{V}$

斜率:
$\frac{\Delta V_0}{\Delta f} = \frac{1.6 - 0.5}{8.22\times10^{14} - 5.49\times10^{14}} = \frac{1.1}{2.73\times10^{14}} \approx 4.03\times10^{-15}\ \mathrm{V\cdot s}$

因此:
$\frac{h}{e} \approx 4.03\times10^{-15}\ \mathrm{J\cdot s / C}$
接近標準值 $4.13\times10^{-15}\ \mathrm{J\cdot s / 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物理分科測驗–25

[題組:第25題到第26題] ◎聲波和光波一樣,在通過狹隘的開口往前傳播時都會出現繞射現象,而適用相同的繞射公式。圖13的矩形喇叭筒擴音器,是瑞士發明的,目的是在起大霧時,使喊話或警報能傳播到海岸邊一個大角度扇形水平區域內的船隻,避免將聲波能量浪費於向上或向下的傳播,w與h分別代表矩形開口的寬度與高度。當波發生繞射時,波強度出現極小值的角度θ,與波長λ和狹縫寬度的關係為 \( a \sin θ = nλ \quad (0 ≤ θ ≤ 90°, n = 1,2,3,\cdots) \) (1)式。比起光波,聲波的波長λ與狹縫寬度的比值通常較接近於1,因此上式不易出現n > 1的情況,以致聲波由開口向外傳播時主要會分布在張角為2θ的角度內,此處 \( \sin θ = \frac{λ}{a} \),而張角是指以開口為頂點所張的角度。當 \( \frac{λ}{a} > 1 \) 時,(1)式無解,表示開口就近似於一個點,其向外傳播之聲波在開口前方的分布範圍(即張角),可達到180°。
已知人大力喊話時,主要不是透過基頻而是透過頻率約3kHz的泛音與噪音傳送資訊。而近似為矩形擴音器時,人的嘴巴相當於寬度約6cm的開口。若聲速為340m/s,則人張口大力喊話時,在其前方可涵蓋的水平扇形區域,其張角最接近下列何者?(單選)
(A)20° (B)30° (C)50° (D)90° (E)180°

[題組題]
答案

波長 \( λ = \frac{v}{f} = \frac{340}{3000} ≈ 0.113 \) m。開口寬度 a = 0.06 m,\( \frac{λ}{a} = \frac{0.113}{0.06} ≈ 1.88 > 1 \),故張角為180°,選(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物理分科測驗–26

[題組:第25題到第26題] (1)依據瑞立矩形開口擴音器的目的與聲波傳播的特性,建構一個關於瑞立矩形開口擴音器如何工作的理論模型,亦即說明該擴音器的寬度w與高度h,各與聲波波長λ具有什麼關係(需列出關係式),並預測要使聲波在水平方向的分散角度大於垂直方向的分散角度,w與h的大小關係應為何。(3分)
(2)承(1):若要驗證該擴音器可達到聲音在水平與垂直方向的分散效果,在固定擴音器寬度w與高度h的情況下,需要測量何種數據?答題時若用到數學式或圖形,須說明所用各符號的定義。(3分)

[題組題]
答案

(1)由繞射公式 \( \sinθ = \frac{λ}{a} \),水平分散角 \( 2θ_1 \),垂直分散角 \( 2θ_2 \)。要使水平分散角大於垂直分散角,需 \( θ_1 > θ_2 \Rightarrow \frac{λ}{w} > \frac{λ}{h} \Rightarrow w < h \)。
(2)在距離擴音器L處測量聲音強度,在水平面上移動測量極小聲位置距離x,得 \( θ_1 = \tan^{-1}(\frac{x}{L}) \);在垂直面上同理得 \( θ_2 \)。比較 \( θ_1 \) 和 \( θ_2 \) 即可驗證分散效果。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物理分科測驗–01

下列選項的因次何者與能量因次不同?
(A)質量乘以速率平方
(B)力矩乘以角度
(C)壓力乘以體積
(D)衡量乘以時間
(E)電量乘以電壓

[單選題]
答案

能量因次為 \( [ML^2T^{-2}] \)。(A) \( M(LT^{-1})^2 = ML^2T^{-2} \);(B)力矩 \( FL = ML^2T^{-2} \),角度無因次;(C)壓力 \( ML^{-1}T^{-2} \),體積 \( L^3 \);(D)衡量 \( MLT^{-1} \),乘以時間 \( T \) 得 \( ML \);(E)電量 \( IT \),電壓 \( ML^2T^{-3}I^{-1} \),乘積 \( ML^2T^{-2} \)。故(D)因次不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物理分科測驗–02

下列關於電磁波的敘述,何者正確?
(A)電磁波為微波
(B)可見光是電磁波,在真空中與介質中均以相同速率傳播
(C)電磁波與力學波一樣都有反射、折射、干涉與繞射現象
(D)相同強度的電磁波頻率越高,在真空中傳播的速率越快
(E)只要電場和磁場同時存在,便會產生交互作用而形成電磁波

[單選題]
答案

(A)錯:電磁波包含各種頻率。(B)錯:在介質中速率變慢。(C)對:電磁波具有波動四現象。(D)錯:真空中速率恆為 \( c \)。(E)錯:需變化電場與變化磁場交互感應。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物理分科測驗–03

珠寶商使用最小刻度為 \(1mg\) 的電子秤測量金飾質量 5 次,求得平均值為 \(m_{AV}\),標準差為 SD。若以 \(u_A \)、\(u_B\) 與 \(u_C\) 分別代表標準的 A 類、B 類與組合不確定度,且已知分析過程計算機顯示 \(m_{AV}\) 為 95.367823g,\(u_C\) 為 0.35686524mg,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 \(u_A = \frac{SD}{4}\)
(B) \(u_B = 1mg\)
(C) \(u_C = \frac{(u_A + u_B)}{2}\)
(D)金飾質量的報告應為 \(m_{AV} = 95.4g\),\(u_C = 0.4mg\)
(E)金飾質量的報告應為 \(m_{AV} = 95.36782g\),\(u_C = 0.36mg\)

[單選題]
答案

(A)錯:\( u_A = \frac{SD}{\sqrt{5}} \)。(B)錯:\( u_B = \frac{1}{2\sqrt{3}} \approx 0.29 \) mg。(C)錯:\( u_C = \sqrt{u_A^2 + u_B^2} \)。(D)(E):\( u_C \) 取 2 位有效數字 0.36 mg,\( m_{AV} \) 取至同一位 95.36782 g,選(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物理分科測驗–04

空間中有相距 \(2d\) 的兩靜止點電荷,已知將此兩點電荷緩慢移近至相距 \(d\) 靜止。需作功 \(W\)。若再將兩點電荷緩慢移近至相距 \(d/5\) 靜止,則需再作多少功?
(A)10\(W\)
(B)8\(W\)
(C)5\(W\)
(D)4\(W\)
(E)\(W\)

[單選題]
答案

設兩同號電荷 +Q, +q。\( U_{2d} = \frac{kQq}{2d} \),\( U_d = \frac{kQq}{d} \),\( W = U_d - U_{2d} = \frac{kQq}{2d} \)。\( U_{d/5} = \frac{5kQq}{d} \),再作功 \( W' = U_{d/5} - U_d = \frac{4kQq}{d} = 8W \),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物理分科測驗–05

某生設計了一個不需使用計時器而可量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他選用了一個彈力常數為 \(k\),自然長度為 \(l\),繁有質量為 \(m\) 之質點的彈簧,使其作水平面之簡諧運動。再以一個擺長為 \(L\),擺鐘不計體積,質量為 \(M\) 的單擺,調整其擺長 \(L\),使兩個系統之簡諧運動的週期相同,則其所測得的重力加速度量值為何?
(A) \(\frac{lM}{k}\)
(B) \(\frac{Lm}{k}\)
(C) \(\frac{LM}{k}\)
(D) \(\frac{lk}{M}\)
(E) \(\frac{Lk}{m}\)

[單選題]
答案

彈簧週期 \( T_s = 2\pi\sqrt{\frac{m}{k}} \),單擺週期 \( T_p = 2\pi\sqrt{\frac{L}{g}} \)。令 \( T_s = T_p \) 得 \( \sqrt{\frac{m}{k}} = \sqrt{\frac{L}{g}} \Rightarrow g = \frac{Lk}{m} \),選(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物理分科測驗–06

某一雜技表演者用五顆相同的小球做單手拋球表演,由同一高度依次將各球略微偏離鉛直方向、向上拋出,當球回到原本被拋出的高度時,以同一隻手將球接住,然後水平移動到拋出點,再拋出,如圖1所示的逆時針軌跡。每次拋球的時間間隔固定為 \( \tau \),初速的鉛直分量皆為 \( v_0 \),各球的運動軌跡相同,形成連續的循環。過程中,在空中而不在手中的球至少有四顆。假設重力加速度的量值為 \( g \),且空氣阻力可忽略,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 \( v_0 \) 可以是 \( \frac{g\tau}{2} \)
(B) \( v_0 \) 可以是 \( g\tau \)
(C) 每一小球在空中的時間可以是 \( 3\tau \)
(D) 小球在最高點時離拋出點的鉛直距離可以是 \( \frac{g\tau^2}{2} \)
(E) 小球在最高點時離拋出點的鉛直距離一定大於 \( 2g\tau^2 \)

[單選題]
答案

空中至少 4 顆球,故每球在空中時間 \( t \) 滿足 \( 4\tau < t < 5\tau \)。鉛直上拋 \( t = \frac{2v_0}{g} \),故 \( 2g\tau < v_0 < \frac{5}{2}g\tau \),(A)(B)錯。\( t \) 不在 \( 3\tau \) 範圍,(C)錯。最高點 \( h = \frac{v_0^2}{2g} = \frac{g}{2}(\frac{t}{2})^2 \),代入 \( t \) 範圍得 \( 2g\tau^2 < h < \frac{25}{8}g\tau^2 \),(D)錯(E)對。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物理分科測驗–07

在光電效應實驗中,若入射光頻率固定,僅增加光的強度,而其餘條件不變,則增加的是下列光子的哪個物理量?
(A) 單一光子的能量
(B) 單位時間入射的光子總數
(C) 單一光子的動量
(D) 光子速度
(E) 光子質量

[單選題]
答案

頻率固定則單一光子能量 \( E = hf \) 不變,(A)錯。光強度增加表示單位時間內光子數增加,(B)對。動量 \( p = \frac{h}{\lambda} \),波長不變故動量不變,(C)錯。真空中光速不變,(D)錯。光子靜質量為0,(E)錯。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