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會考數學考題_21

坐標平面上有二次函數 \( y = -(x + 7)^2 + 12 \) 的圖形,今將此圖形向右平移 10 單位,平移過程中此圖形與 \( y \) 軸的交點也會跟著變化。假設此圖形與 \( y \) 軸的交點為 \( P \),判斷在平移過程中,\( P \) 點位置的變化情形為下列何者?
(A) 持續向下
(B) 持續向上
(C) 先向下再向上
(D) 先向上再向下

答案

平移後函數為\(y = -(x-3)^2 + 12\),與y軸交點從(0,-37)到(0,3),持續向上。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數學考題_22

如圖(十五),\(\triangle ADG\) 的頂點 \( G \) 為 \(\triangle ABC\) 的重心,\(\overline{DG}\) 與 \(\overline{AB}\) 相交於 \( E \) 點。若 \(\overline{DE} : EG = 3:2, AE : EB = 3:4\),則 \(\triangle ADG\) 面積為 \(\triangle ABC\) 面積的多少倍?
(A) \(\frac{5}{12}\)
(B) \(\frac{5}{14}\)
(C) \(\frac{5}{15}\)
(D) \(\frac{5}{21}\)

答案

利用重心性質及面積比計算,得\(\frac{\triangle ADG}{\triangle ABC} = \frac{5}{21}\)。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數學考題_23

如圖(十六),\(\triangle ABC\) 的三個頂點都在一圓上,固定 \( A \) 點將 \(\triangle ABC\) 依順時針方向旋轉,旋轉後的三角形為 \(\triangle AB’C’\),且 \( B’ \) 會落在同一圓上,其中 \(\overline{AB}\) 與 \(\overline{AC’}\) 的夾角為 \( x^0 \)。若 \(\stackrel{\frown}{BC} = 54^\circ, \stackrel{\frown}{CA} = 62^\circ\),則 \( x \) 值為何?
(A) 27
(B) 31
(C) 32
(D) 37

答案

圓周角與弧的關係,計算得\(x = 32^\circ\)。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數學考題_24

[題組:第24~25題]
小桃買了一輛變速自行車,在騎乘時可以切換不同的前齒輪齒數與後齒輪齒數的組合來適應各種坡度。已知這輛自行車的前齒輪有 3 種齒數,後齒輪有6 種齒數,如表(一)所示,前齒輪齒數與後齒輪齒數的組合有 $3 × 6 = 18 $種,因此這輛自行車稱為 18 段變速自行車。
表(一)
前齒輪 $22齒、33齒、44齒$
後齒輪 $14齒、16齒、18齒、21齒、24齒、28齒$
已知,$齒輪比 =\frac{前齒輪齒數}{後齒輪齒數}$ ,它代表前齒輪轉動一圈會帶動後齒輪轉動多少圈,齒輪比越大,自行車踩起來越費力。
小桃騎乘該自行車時,原本使用的前齒輪為 $33$ 齒,後齒輪為$21$ 齒。根據上文,他從原本的前後齒輪組合切換成下列四種組合中的哪一種後,踩起來最費力?
(A) 前齒輪不變,後齒輪切換為 $18$齒
(B) 前齒輪不變,後齒輪切換為 $24$齒
(C) 前齒輪切換為 $22$齒,後齒輪不變
(D) 前齒輪切換為 $44$齒,後齒輪不變

答案

齒輪比=前齒輪/後齒輪,越大越費力。原組合33/21≈1.57,計算各選項:(A)33/18≈1.83,(B)33/24=1.375,(C)22/21≈1.05,(D)44/21≈2.10,最大為(D)。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數學考題_25

[題組:第24~25題]
即使是不同的前齒輪齒數與後齒輪齒數的組合,仍可能產生相同的齒輪比,因此小桃這輛 18 段變速自行車實際上只能夠產生14 種不同的齒輪比。根據上文,判斷這輛自行車切換前齒輪齒數與後齒輪齒數的組合時,下列哪一個齒輪比有最多種組合?
(A) \( \frac{11}{6} \)
(B) \( \frac{11}{7} \)
(C) \( \frac{11}{8} \)
(D) \( \frac{11}{9} \)

答案

列出所有齒輪比化簡,發現\( \frac{11}{7} \)有3種組合:22/14、33/21、44/28。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數學考題_26

某民調公司訪問A市的成年民眾對於某項政策的態度,並依年齡分成3組。因受訪者的年齡分布與全體成年人口的年齡分布有落差,於是利用「調整倍率」讓調整後的結果更接近全體的民意,如表(二)所示。
表(二)

其中,
人口占比 = $\frac{該組人口總數}{全體成年人口總數} \times 100\% $
調查比率 = $\frac{該組受訪者數}{所有受訪者數} \times 100\% $
調整倍率 =$\frac{ 該組人口占比}{該組調查比率}$
調整前贊成(反對)的比率 = $\frac{該組受訪者中贊成(反對)人數}{所有受訪者數} \times 100\% $
調整後贊成(反對)的比率 = $該組調整前贊成(反對)的比率  \times  調整倍率$
表(二)中,全體成年人口有40%為18~39歲組,但受訪者中只有20%為18~39歲組,算出調整倍率為2。因此,分別將贊成與反對的比率8%、12%乘以2,變成16%、24%。整體結果調整前為贊成大於反對,調整後卻變成反對大於贊成。
請根據上述資訊回答下列問題,完整寫出你的解題過程並詳細解釋:
(1) 計算60歲以上組的調整倍率為何?
(2) 求40~59歲組與60歲以上組的調整前贊成比率分別為何?

答案

(1) 60歲以上組調整倍率 = \( \frac{20\%}{40\%} = 0.5 \)
(2) 設40~59歲組調整前贊成比率為\( x \),60歲以上組為\( y \)
調整後總贊成:\( 16\% + 40\% \times x + 40\% \times 0.5 \times y = 49\% \)
調整前總贊成:\( 8\% + x + y = 56\% \)
解聯立得:\( x = 30\% \), \( y = 18\% \)
答案:(1) 0.5 (2) 40~59歲組:30%,60歲以上組:18%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數學考題_27

商店中販賣一款包含 A、B 兩種圖案的藝術紙片組合包,形狀分別為 16 公分×5 公分、18 公分×5 公分的長方形,如圖(十七)所示。小燦打算在不裁切紙片的情況下,將這兩種藝術紙片以緊密相鄰的方式貼成圖(十八)的長方形,其中奇數層為 A 圖案,偶數層為 B 圖案,且最後一層為 A 圖案,而相同圖案的藝術紙片皆為相同的方向。
請根據上述資訊回答下列問題,完整寫出你的解題過程並詳細解釋:
(1) 以上述方式貼成的長方形,第一層最少有幾個$ A$ 圖案?
(2) 已知每個組合包中 $A、B$ 兩種圖案的藝術紙片數量比為 $4:3$,若小燦想購買一些組合包,貼成圖(十八)的長方形,其中第一層的 A 圖案數量與 (1) 求出之值相同,判斷他是否可能恰好把購買的藝術紙片用完?請說明理由。

答案

(1) 設第一層有\( n \)個A圖案,總寬度為\( 16n \)公分
第二層B圖案數量需滿足\( 18m = 16n \),即\( 9m = 8n \)
最小整數解:\( n = 9 \), \( m = 8 \)
(2) 設購買\( k \)個組合包,A紙片有\( 4k \)張,B紙片有\( 3k \)張
奇數層用A紙片,偶數層用B紙片,且最後一層為A
設有\( t \)層,則A紙片用量:\( \frac{t+1}{2} \times 9 \),B紙片用量:\( \frac{t-1}{2} \times 8 \)
需滿足:\( \frac{t+1}{2} \times 9 = 4k \),\( \frac{t-1}{2} \times 8 = 3k \)
解聯立得:\( t = 11 \), \( k = 12 \)
答案:(1) 9個 (2) 可能,當購買12個組合包時可貼成11層長方形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參考答案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