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8

67-69為題組
根據題文,以下何者最可以表現屏東紅豆由傳統產銷方式到新創品牌後,其市場供給與需求的變動情形?
(A)供給線上移,需求線上移,且前者移動幅度大於後者
(B)供給線上移,需求線上移,且後者移動幅度大於前者
(C)供給線上移,需求線下移,且後者移動幅度大於前者
(D)供給線下移,需求線上移,且前者移動幅度大於後者

[單選題]
答案

成本上升使供給線上移,品牌價值提升使需求線上移,且需求增幅大於供給。答案為(B)供給線上移,需求線上移,且後者移動幅度大於前者。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7

表1為小華對於某市場外部效果分析的作業,其中左半部的供給、需求價量關係未考慮外部效果,右半部的供給、需求價量關係考慮外部效果。根據表1資料判斷,有關此市場的外部效果,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價格 需求量 供給量 價格 需求量 供給量
10 30 160 10 50 160
9 40 140 9 60 140
8 50 120 8 70 120
7 60 100 7 80 100
6 70 80 6 90 80
5 80 60 5 100 60

(A)存在此外部性時,市場均衡產量過高
(B)存在此外部性時,市場均衡價格過低
(C)在該市場中生產者成本低於社會成本
(D)政府可透過課稅將市場的外部性消除

[單選題]
答案

考慮外部效果後需求增加,表示存在正外部性,市場均衡產量過低。答案需根據表格數據判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09

若甲、乙兩小國均生產某產品,其進出口不影響國際價格。在自給自足的狀況下,該產品在甲國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價格,但在乙國的國內價格則是低於國際價格。若兩國均開放自由貿易,對於兩國該產品市場所造成的影響下列何者正確?
(A)甲國該產品的生產者收入上升 (B)使該產品在乙國的消費量增加
(C)將使該產品在兩國的價格相等 (D)甲國福利下降但乙國福利上升

[單選題]
答案

甲國價格高於國際價,開放後進口,國內價降,生產者收入下降;乙國價格低於國際價,開放後出口,國內價升,消費量減少。兩國價格均趨近國際價但不一定相等。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19

18-19為題組
19. 若從供需關係的變化來解釋該國股市所發生的現象,下列選項何者為最正確?
(A)需求大幅左移,供給不變或小幅右移
(B)供給大幅左移,需求不變或小幅左移
(C)需求大幅右移,供給不變或小幅右移
(D)供給大幅右移,需求不變或小幅右移

[單選題]
答案

政治不確定性導致投資人信心不足,股票需求減少(需求左移),價格與成交量下跌,供給相對穩定或略增。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社會試題-18

某國政府為避免米價過低影響農民生計與生產意願,規定米價每公斤不得低於 50 元。在其他情況不變下,請問有關此措施實施後對米市場影響的敘述,何者正確?
(A)當米的市價為每公斤60元時,此措施將不會影響農民的福利
(B)當米的市價低於每公斤50元時,市場將出現需求大於供給的現象
(C)此類價格上限的價格管制,將會降低消費者剩餘、提高生產者剩餘
(D)米的市價為每公斤40元時,農民將惜售並囤積米糧,使市場出現無調損失

[單選題]
答案

價格下限管制設在50元,當市價60元時不影響市場。市價低於50元時,供給量大於需求量,出現超額供給。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14

原油耗盡的能源危機是現代社會的重大問題,但是有經濟學家認為,依據經濟學的法則,原油不會用完,無需過於擔心。請問下列何種理由最適合解釋此一論點?
(A)開採技術進步,未來原油供給遠大於需求,供給數量有增無減
(B)價格愈來愈高,供過於求使原油有所剩餘,而剩餘將持續增加
(C)替代能源愈來愈多,導致原油價格下跌,需求數量進一步減少
(D)原油若因數量稀少而變得愈來愈貴,市場需求數量自然會減少

[單選題]
答案

經濟學家認為,當原油逐漸稀少時,價格會上升,高價格會促使消費者減少需求(需求法則),並激勵生產者開發替代能源或提高開採效率,因此原油在市場機制下不會完全耗盡,而是達到新的均衡。選項(D)最能解釋此觀點。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18

◎ 某國醫院及診所主要由民間經營,再由政府進行價格管制。該國政府為避免一般民眾因醫療服務昂貴而怯於就醫,將醫療價格抑制在市場均衡價格的三分之一。這樣的政策照顧到人們的醫療需求,並提升國民健康,但也造成正反兩面的後果。雖說民眾對現有政策堪稱滿意,但政府為了解決部分問題,計畫將價格上調到均衡價格的二分之一,此舉引來民眾的不滿,而醫療產業也有意見。
18. 下列敘述何者最可能是抑制醫療價格所導致的正面或負面效果?
(A)醫療價格雖然受到抑制,但許多民眾仍無法負擔醫藥費
(B)醫療價格太低,醫院診所可能倒閉,民眾就醫選擇減少
(C)醫療價格雖低,但科技進步還是會使醫療服務供過於求
(D)價格低需求量大,醫師職業更顯重要,吸引更多從業者

[單選題]
答案

價格管制在均衡價格以下會造成供不應求(短缺)。醫療價格被壓低,可能導致醫療機構收入不足,營運困難甚至倒閉,從而減少醫療供給,民眾就醫選擇減少。選項(B)最符合此負面效果。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3

小宜在書上讀到一段資料:「十七世紀以後,咖啡風行歐洲,帶動咖啡消費風氣,使之成為大眾化飲料,歐洲各國其後也開始在殖民地大量種植咖啡。」依據此段歷史敘述,小宜推斷當時的咖啡市場價格應該會下跌。依市場分析,其推論之依據應為下列何者?
(A)咖啡已經成為大眾化飲品,消費市場便容易發生短缺
(B)咖啡消費需求增加,但殖民地大量種植供給增加更大
(C)歐洲各國在殖民地種植咖啡後,同步刺激了消費成長
(D)政府預期咖啡價格將有大波動,採取了價格管制政策

[單選題]
答案

B。供給增加幅度大於需求增加幅度,導致價格下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