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適當的是:
(A)學書法的要訣無他,就是師心自用,先師法前人再用心創造
(B)感謝米其林大廚親臨指點,讓學生登時蹞步千里,功力大增
(C)說話千萬要謹慎,想清楚再出口,以免駟不及舌,後悔莫及
(D)文化保存僅靠個人力量,猶如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E)詩人洛夫的天涯美學,追求具超越性的詩思,可謂不刊之論
文意理解
107指考國文考科-36
36.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詞,前後意義相同的是:
(A)斧斤以「時」入山林/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B)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族」庖月更刀,折也
(C)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D)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四人對饌訖,「陳」女樂二十人,列奏於前
(E)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
107指考國文考科-37
37. 〈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句中「賓客」所「從」有其對象(即「太守」),故相當於「太守歸而賓客從『之』也」。下列文句畫底線的動詞之後,也省略對象的是:
(A)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B)及期,入太原候之,相見大喜
(C)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
(D)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
(E)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叩而與語,理甚玄妙
107指考國文考科-39
39. 依據下文,關於國君治術的敘述,適當的是:
人主之道,靜退以為寶。不自操事而知拙與巧,不自計慮而知福與咎。是以不言而善應,不約而善增。言已應則執其契,事已增則操其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生也。故群臣陳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責其功。功當其事,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誅。明君之道,臣不得陳言而不當。是故明君之行賞也,曖乎如時雨,百姓利其澤;其行罰也,畏乎如雷霆,神聖不能解也。故明君無偷賞,無赦罰。賞偷則功臣墮其業,赦罰則奸臣易為非。是故誠有功則雖疏賤必賞,誠有過則雖近愛必誅。疏賤必賞,近愛必誅,則疏賤者不怠,而近愛者不驕也。(《韓非子‧主道》)
(A)不自操事、不自計慮,顯示法家的治術也重虛靜無為
(B)行時雨之賞、雷霆之罰,根於法家趨利避害的人性論
(C)因臣子之言而授其事、責其功,循名責實以施行賞罰
(D)嚴罰以防奸,偷賞以勵善,建構恩威並施的管理方法
(E)賞疏賤、誅近愛,令疏賤者自戒不驕,近愛勤勉不怠
107指考國文考科-41
[題組:第41題到第42題]
鬥草是古代的一種遊戲,又稱「鬥百草」。據南朝文獻記載,民眾通常在五月五日鬥百草,這大概與古人的藥草觀念有關。唐代以後鬥草的方式大概有兩種:一種是「武鬥」,比試草莖的韌性,方法是草莖相交結,兩人各持己端向後拉扯,以斷者為輸;另一種則是「文鬥」,就採摘花草的種類數量或殊異一較高下。從明代〈秦淮鬥草篇〉「蘭臯藉作爭衡地,蕙畹翻為角敵場。分行花隊逐,對壘葉旗張。花花非一色,葉葉兩相當」、「君有合歡枝,妾有相思子」中,可以看出「文鬥」除了採摘花草,還加入了「花草名對仗」的要求。從唐宋人的詩句:李白「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王建「水中芹葉土中花,拾得還將避眾家。總待別人般數盡,袖中拈出鬱金芽」、白居易「弄塵復鬥草,盡日樂嬉嬉」、柳永「春困厭厭,拋擲鬥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範成大「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均可見鬥草在唐宋十分盛行,白、範二詩或許就是當時「武鬥」的有趣畫面。而《紅樓夢》第62回則是現代人認識文鬥規則的寶貴材料,其中記載香菱與眾姐妹採摘花草後,準備鬥草,某人擺出「觀音柳」時,另一人則擺出「羅漢松」,其靈感可能得源於〈秦淮鬥草篇〉。到了現代,由於社會型態不同,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疏遠,鬥草就逐漸式微了。
乙
紫芝道:「這鬥草之戲,雖是我們閨閣一件韻事,但今日姐妹如許之多,必須脫了舊套,另出新奇鬥法,才覺有趣。」竇耕煙道:「能脫舊套,那敢妙了。何不就請姐姐發個號令?」紫芝道:「若依妹子鬥法,不在草之多寡,並且也不折草。況此地藥苗都是數千里外移來的,甚至還有外國之種,若一齊亂折,亦甚可惜。莫若大家隨便說一花草名或果木名,依著字面對去,倒覺生動。」畢全貞道:「不知怎樣對法?請姐姐說個樣子。」紫芝道:「古人有一對句對的最好:『風吹不響鈴兒草,雨打無聲鼓子花。』假如耕煙姐姐說了『鈴兒草』,有人對了『鼓子花』,字面合式,並無牽強。接著再說一個,或寫出亦可。如此對去,比舊日鬥草豈不好玩?」鄴芳春道:「雖覺好玩,但眼前俗名字面易對的甚少。即如當歸一名『文無』,芍藥一名『將離』,諸如此類,可準借用麼?」… … 紫芝道:「即如鈴兒草原名沙參,鼓子花本名旋花,何嘗不是借用。… … 只要見之於書,就可用得,何必定要俗名。」(《鏡花緣》第76~77回)
41. 依據甲文,關於「鬥草」的敘述,適當的是:
(A)唐代玩此遊戲,有時會以物品當賭注
(B)透過此遊戲,有機會可以認識各種藥草名稱
(C)王建詩中所述,應以持有花草與眾不同者勝出
(D)此遊戲源自端午習俗,歷來只在過節當日進行
(E)武鬥致勝關鍵,在於熟記植物名稱與玩家力氣大小
107指考國文考科-42
[題組:第41題到第42題]
42. 依據甲、乙二文,關於「文鬥」的敘述,適當的是:
(A)甲文所述《紅樓夢》的玩法,即乙文所謂的舊套
(B)決定勝負的條件,由辨識植物種類擴及語文素養
(C)因花草珍貴,故紫芝提議的新玩法可以自創植物名
(D)依據花草名對仗的要求,「鼠姑心」能對「龍鬚柏」
(E)兩部小說的相關記載,提供古代婦女詞采展現與人際交流的資訊
106指考國文考科-02
閱讀下文,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甲、我緩緩睜開眼,茫然站在騎樓下,眼裡藏著□□的淚水。世上所有的車子都停了下來,人潮湧向馬路中央。(渡也〈永遠的蝴蝶〉)
乙、如果鏡子是無心的相機,所以□□,那麼相機就是多情的鏡子,所以留影。這世界,對鏡子只是過眼雲煙,但是對相機卻是過目不忘。(余光中〈誰能叫世界停止三秒〉)
丙、時時想著吃,吃罷上頓盼下頓。肚裡老是□□,那可真是飢火如焚;老是咕咕叫,那可真是飢腸轆轆;不管飯菜好壞都想吃,那可真是飢不擇食。(周同賓〈飢餓中的事情〉)
(A)滾燙/縹渺/匱乏
(B)滾燙/健忘/發燒
(C)潸潸/縹渺/發燒
(D)潸潸/健忘/匱乏
106指考國文考科-03
下列是一段古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古者諫無官,甲、漢興以來,始置官 乙、使言之,其為任亦重矣 丙、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無不得諫者 丁、居是官者,當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後其緩 戊、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眾,得失利病,萃於一官 專利國家,而不為身謀。(司馬光〈諫院題名記〉)
(A)甲乙丁戊丙 (B)甲丁戊乙丙 (C)丙甲戊乙丁 (D)丙戊乙甲丁
106指考國文考科-04
依據下文,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這幾年,人類繼續移民入侵此地,索馬利族人也常放牧牛群大肆啃草,他們的盜獵者更不斷射殺大象與犀牛,換取金錢。亞當森也顧不得肯亞當局的顏面與聲明,盡其一己之力,不斷地追捕盜獵者,甚至搭小飛機,像鷲鷹一樣在天空盤旋、探查;並且撰文向媒體投書,揭露事實。他知道,自己在打一場必輸的戰爭;但他必須打下去,如果八十三歲的他還不做,就沒有人接棒了。(劉克襄〈誰殺了大貓的守護神〉)
(A)亞當森不畏壓力,向國際媒體揭露肯亞當局非法獵捕大象與犀牛的事實
(B)雖知與盜獵者作對一定會輸,亞當森仍持續聯合索馬利族人追捕盜獵者
(C)因索馬利族入侵與盜獵,使亞當森只好向肯亞當局檢舉並致力將其驅逐
(D)亞當森阻止盜獵,並未獲肯亞當局有力支援,而且也不受肯亞當局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