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來找 > > Page 2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28

十七世紀時,某國曾響應共同抵禦伊斯蘭教入侵的號召,出兵加入歐洲聯軍,國勢頗強。其後,強大貴族勢力開始侵凌王權,內部爭鬥不斷,國勢逐漸衰落,引起鄰國覬覦,終遭列強瓜分,消失於歐洲政治版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雖得復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遭佔領,戰後才得再度建國。這個國家是:
(A)義大利
(B)奧地利
(C)希臘
(D)波蘭

[單選題]
答案

波蘭歷史符合題述:十七世紀抵抗鄂圖曼帝國,後遭三次瓜分,一戰後復國,二戰被德蘇佔領,戰後再度建國。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34

表1 為某次戰爭中,德意志地區共同組成聯軍的兵力配置表。此次作戰,德意志聯軍利用火車運輸,快速造成對手國極大損失,該國被迫簽訂條約,割地賠款,結束戰局。其政府威信大失,帝制遭到廢除,改行共和。這場戰爭最可能是:

部隊來源 步兵 騎兵 大砲
北德同盟 385,600 48,000 1,284
巴伐利亞王國 50,000 5,500 192
威登堡 15,000 1,500 54
巴登 11,700 1,800 54

(A)1806年反法同盟戰爭
(B)1866年的普奧戰爭
(C)1870年的德法戰爭
(D)1914年一次世界大戰

[單選題]
答案

1870年普法戰爭中,德意志各邦聯軍利用鐵路快速動員,擊敗法國,導致拿破崙三世倒台,法國建立第三共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4

64-66為題組
◎ 圖 10 畫作的主題經常出現於某一時期的西歐與南歐,這類畫作的內容除貴族人物外,也常包括:地球儀、天體儀、四分儀、兩腳規、星盤等。圖 11 是根據地理位置把歐洲劃分為四區的地圖;表 3 是 2015 年四區的人類發展程度指數(HDI)。請問:
64. 根據畫作的內容,下列哪項推論最為合理?
(A)這是十三世紀的情況,說明時人熱衷航行前往耶路撒冷朝聖
(B)這是十六世紀的情況,說明航海已成為貴族交際的重要話題
(C)這是十八世紀的情況,說明巴黎沙龍聚會以天文星象為主題
(D)這是十九世紀的情況,說明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發展的盛況

[單選題]
答案

16世紀大航海時代,航海儀器成為貴族沙龍時尚話題,反映地理大發現對歐洲社會文化的深遠影響與知識傳播。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社會試題-30

某人評論:今日之俄如同七國時期之秦,而英則像是齊,土則是魏也。「秦人不得志於魏,則不能掎(牽制)六國,俄人不得志於土,不能掎歐洲。」「英人陽(表面)護土而陰蔽歐洲。俄之不得志於歐洲,英為之也。」這位人士評論何時的情勢?
(A)拿破崙戰爭
(B)克里米亞戰爭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

[單選題]
答案

克里米亞戰爭時期俄國與英法土等國對抗,英國表面保護土耳其實則遏制俄國擴張,符合題中地緣政治描述。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26

一幅畫作描繪某地羊毛市集的景象:各地來的商人熙來攘往,好不熱鬧,主教在廣場上為市民祝福,羊毛商人把貨品陳列攤位上,供人選購,還有幾個攤位專門提供兌換貨幣的服務。這種景象最早可能出現於:
(A)一世紀的雅典 (B)四世紀的羅馬 (C)十二世紀米蘭 (D)十六世紀巴黎

[單選題]
答案

中世紀歐洲城市興起,工商業發達,出現定期市集。十二、十三世紀義大利半島的城市(如米蘭、佛羅倫斯)是羊毛紡織業中心,市集活絡,且有貨幣兌換服務。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30

某場戰爭結束後,歐洲大部分國家因幣制崩潰,欠缺貨幣可供使用。在德國,香菸是公認的交易媒介,一位教師的月薪等於五包香菸。匈牙利通貨膨脹嚴重,貨幣面值高達一億(圖 2),難於進行正常交易。此外,大部分的歐洲國家稅收付之闕如,無錢購買糧食,餵飽居民;也無法購買原料與機器,經濟復甦相當緩慢。這種情況最可能發生於:
(A)1815年,拿破崙戰爭後
(B)1872年,德法戰爭之後
(C)1919年,第一次大戰後
(D)1946年,第二次大戰後

[單選題]
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結束後,歐洲多國經濟崩潰,出現惡性通貨膨脹(如匈牙利)、以物易物(如香菸作為交易媒介)、稅收短缺與經濟復甦緩慢等問題。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36

題組第35-36題
一座教堂,原本建築在羅馬神廟的遺址上,八世紀時,改建成清真寺;十三世紀時,又改為羅馬教會的主教座堂;十六世紀時,重新修建。這座教堂因經歷不同的歷史發展,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這座教堂最可能位在:
(A)巴爾幹半島
(B)猶加敦半島
(C)阿拉伯半島
(D)伊比利半島

[單選題]
答案

伊比利半島曾受伊斯蘭政權統治,後由基督教國家收復,許多教堂原為清真寺或羅馬神廟,符合題目描述。故答案為(D)伊比利半島。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8

學者分析歐洲某一時期某地600名社會菁英的職業類別及其家庭背景,如圖1、圖2所示。這種情況最可能出現於下列何時、何地?
(A)西元前一世紀,亞歷山卓
(B)西元十一世紀,拜占庭
(C)西元十五世紀,義大利
(D)西元十九世紀,日耳曼

[單選題]
答案

C。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城市出現新興商業與專業菁英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