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23題至第26題]
若從不同社會安全制度的屬性或成效來分析甲、乙、丙三項方案,下列評論何者最適切?
(A)國家有責任解決低收入戶的急難困境,故甲方案經費必須增加
(B)乙方案可提升就業者競爭力,但屬於支付而非社會安全預算
(C)丙方案雖非針對所有失業者,但社會變遷可能讓給付對象變多致經費須增加
(D)三方案皆為促進就業以解決大規模失業的有效政策,國家應考量成本而擇一
社會福利研究
112分科公民考科-41
[題組:第40題至第43題]
若僅根據表格中的正反意見,對於是否增加身障座位的評估,應針對下列哪組成本效益進行比較?
(A)「身障座位門票收入」與「拆除原本座位成本」
(B)「身障座位門票收入」與「增建身障座位成本」
(C)「看不見的效益」與「施工成本加上門票損失」
(D)「看不見的效益加上門票收入」與「施工成本」
111分科公民考科-15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陸續採取封城措施,但此項措施引發民眾反彈。有人以堅定口吻說:「政府絕對不能封城,這樣我就會沒工作,很快就沒飯吃,雖然病死和餓死的結果都一樣,但我寧願是上班染疫病死,也不願沒工作餓死。」若以機會成本的觀念來評估,下列哪項政策最可能改變這位民眾的選擇?
(A)調漲基本工資
(B)增加失業給付
(C)提高職業災害補助
(D)擴大醫療保險給付
110指考公民考科-05
某教師提醒同學「多元文化政策」的用意並不是只有行為上表示欣賞或尊重群體差異,而是藉由公共政策的資源分配力量,促進不利群體的文化發展與平等參與社會的權利。下列同學所蒐集到的資訊,何者最能突顯上述教師所述的相關政策?
(A)政府透過BOT方式,獎勵企業興建具原民風格的渡假村振興觀光產業
(B)政府立法要求公共電視於主要的時段,提供手語新聞或手語翻譯服務
(C)政府補助社區大學授課,鼓勵文史工作者研究社區或部落發展的歷史
(D)政府於工業區內興建國際移工宿舍,提供移工舒適且安全的居住環境
110指考公民考科-29
110指考公民考科-33
[題組:第32-33題]33. 下列諸項立法政策,何者為國家實現「社會權」最適切之例子?
(A)為維護水土資源、生物多樣性以及消費者權益等,制定《有機農業促進法》
(B)為提升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鼓勵產業創新、帶動升級,制定《產業創新條例》
(C)為保障個人隱私不受侵害,促進個人資料合理利用,制定《個人資料保護法》
(D)為落實憲政並處理威權時期國家不法作為與後果,制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110指考公民考科-46
[題組:第46-47題]若颱風來襲,中央氣象局會發布颱風警報及動態訊息,提醒居民做好防颱準備。當暴風圈接近或登陸時,各縣市政府會視當地狀況決定是否停班停課,成立災害應變中心,撤離居民或提供沙包給居民各自利用。颱風過後,政府會對受災戶給予補助與救濟,並進行災區復原,例如重建堤防。也有民間團體舉辦活動為災區募款。若風災導致蔬果供應量不足,政府也會進口國外蔬果。46. 上述各種政府措施或民間活動的相關事物,哪些具備公共財之性質?
(A)防災沙包
(B)募款款項
(C)重建的堤防
(D)進口的蔬果
(E)颱風動態預報
110指考公民考科-48
[題組:第48-50題]有鑑於社會貧富差距問題日漸嚴重,某國電視台邀請五位來賓表達各自的見解。對於今後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五位發言摘要如下:
甲:提高資本利得稅率及法定最低工資,且要求本國、外國所有廠商,皆須達到國際勞工公約保障勞工的合理基準。
乙:維護市場競爭,取消關稅保護與稅賦補貼,淘汰無競爭力的產業,鼓勵企業創新以擴大社會福祉。
丙:訂定法律將廠商生產過程的外部成本內部化以減少汙染排放;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訂定永續發展的目標。
丁:透過增稅擴展財源,增加福利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比率,以照顧低收入國民,提高幼兒津貼及全民健保給付。
戊:解除勞動力、資本、以及商品跨國流動的管制,允許外資、外勞、外國商品與服務皆能自由進出本國市場。
48. 依據題文,哪些來賓的觀點屬於常見的社會主義立場?
(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