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36

36.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適當的是:
(A)大英博物館展示古代文明的吉光片羽,真令人神往讚嘆
(B)小明創作的短篇小說,評審譽為本次文學獎的壓卷之作
(C)這部小說因電影上映而熱賣,造成搶購盛況而韋編三絕
(D)警民大力合作,開門揖盜,才能讓這樁竊盜案迅速偵破
(E)王副理行事作風不孚眾望,被總經理撤換乃是意料中事

[多選題]
答案

答案:(A,B,E)。略解:A「吉光片羽」指珍貴文物,適用;B「壓卷之作」指最佳作品,適用;C「韋編三絕」指讀書勤,不適用於書籍熱賣;D「開門揖盜」指引狼入室,不適用於警民合作;E「不孚眾望」指不負眾望,適用,故選A,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13

[題組:第13題到第14題]
陶宗儀《輟耕錄》:「貴由赤者,快行是也。每歲一試之,名曰放走。以腳力便捷者膺上賞,故監臨之官,齊其名數而約之以繩,使無後先參差之爭,然後去繩放行。在大都,則自河西務起程;若上都,則自泥河兒起程。越三時,走一百八十里,直抵御前,俯伏呼萬歲。先至者賜銀一餅,餘者賜段匹有差。」「貴由赤」是禁軍名,意謂「善跑者」。元代忽必烈於1287年舉行士兵「放走」後,這項運動也稱為「貴由赤」,它比1896年第一屆奧運的馬拉松項目早了六百多年。
出版社邀我為《超馬跑者的崛起》作序,我有些訝異。我是熱愛馬拉松的跑者,但全馬42.195公里畢竟不同於超馬。曾為新聞工作者,我深羨作者的採訪領域能與興趣相結合。他是全馬成績在三小時內的勇腳,為了採訪超馬,短短十八個月跑了八場。他觀察到非洲裔跑者稱霸世界全馬、半馬卻缺席超馬的現象,試圖促成非洲菁英參與超馬。雖然最後功敗垂成,但他對超馬的熱情,早已超越了報導者。
馬拉松跑者抵達終點所擁有的,除了個人最佳成績和完賽的滿足感,汗水與淚水也會在心中刻下無與倫比的印記。超馬是更深的境界。在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的南非納密比亞沙漠一役,一位跑者對我說:「越痛苦,越快樂!」箇中滋味唯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曾經,超馬好手林義傑在沙漠中望著一群素人參賽者問我:「妳覺得這些人跟一般人有何不同?」這問題我想了很久,結果在書裡找到答案:「我們想得到勝利,想完賽,想全力以赴,想找出我們的極限,想要人們覺得驕傲。這是一種深層、原始的呼喚,在荒野直接面對毀滅,然後穿越到另一邊。完成這件事所得到的感覺,是容易上癮的。」(改寫自趙心屏〈說馬拉松故事的人〉)
「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是以7天6夜挑戰250公里的長跑賽事。臺灣選手林義傑曾併計2003至2006年的積分,獲認可為首屆總冠軍。臺灣選手陳彥博則以2016年度內同時完成非洲撒哈拉沙漠、中國戈壁沙漠、智利阿他加馬沙漠、南極洲四大極地挑戰,贏得大滿貫總冠軍。
13. 依據甲、乙二文,關於「貴由赤」與馬拉松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貴由赤」選手繫繩為記,以便監臨官於終點識別
(B)「貴由赤」在時間與里程上都近似極地超級馬拉松
(C)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的跑者須用四年始能完成賽事
(D)極地超級馬拉松賽程艱辛,舉辦的地點不完全固定

[題組題]
答案

答案:(D)。略解:D極地超馬在沙漠、南極等不同地點,地點不固定,正確;A「繫繩為記」錯,是約繩防爭先;B「近似」錯,貴由赤180里/3時,極地超馬250公里/7天;C「四年」錯,陳彥博一年完成,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16

[題組:第15題到第17題]
16. 乙文以「有故事」形容老房子的主要原因是:
(A)具地方特色的老物件在此展示
(B)老物所有人受邀開講物件故事
(C)裝修與菜色注入了歲月的氣味
(D)歷史久遠看盡周遭環境的變遷

[題組題]
答案

答案:(C)。略解:C乙文老房子用舊課桌椅、茶壺等裝修,賣懷舊菜,注入歲月氣味,故「有故事」,正確;A「地方特色」、B「開講故事」、D「看盡變遷」均未提及,C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19

[題組:第18題到第19題]
19. 依據上文,關於書法「提」、「按」的認識,最不適當的是:
(A)提、按能使筆尖與紙面接觸面積有大小不同的變化
(B)提與按是相對的持筆動作,直升向上曰提,直衝向下曰按
(C)線條轉折成功的關鍵,在於藉提、按的改變使筆毫得以順勢運行
(D)操控筆毫的提、按變化時,縱橫應先提再按,左右迴旋應先按再提

[題組題]
答案

答案:(D)。略解:D文中未提及「縱橫先提再按,左右先按再提」,不適當;A「接觸面積變化」、B「提按動作」、C「轉折關鍵」均符合文意,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26

[題組:第26題到第29題]
臺灣西瓜見於清代文獻,較早者有康熙三十三年高拱乾纂修的《臺灣府志》、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撰寫的《裨海紀遊》,但不曾提到貢瓜一事。康熙五十八年陳文達纂修《鳳山縣志》,卷七「物產」雲:「西瓜:內郡熟於六、七月,鳳山則種於深秋,熟於隆冬,貢大廷,以三月前至京,名曰萬壽果。」乾隆十二年範鹹纂修《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七「物產」:「西瓜,暑時多內地來,臺產種於深秋,熟於隆冬。乾隆二年,定福建督、撫每年正月各進瓜十圓。」乾隆三十九年朱景英《海東劄記》:「西瓜種於八月,成於十月,臺灣、鳳山二縣有之,歲以充貢。」依據這些文獻,對臺灣貢西瓜大致可有這樣的歸納:__________(10個下底線字元)
貢瓜停止的年代無法確知,嘉慶十一年謝金鑾纂修《續修臺灣縣志》已說:「舊制貢西瓜,今罷。」我們若參考朱景英寫《海東劄記》的時間,應在乾隆三十九年至嘉慶十一年間停貢。停貢的原因,也許是受到乾隆五十一至五十三年間林爽文之變所影響。蓋當時林爽文率眾圍攻府城數月,鳳山縣也有莊大田起兵響應,「進上瓜地」可能在戰爭中破壞殆盡,遂從此停貢西瓜。
雖然每年只有二十個西瓜充貢,但各級官吏絲毫不敢怠慢,有時為了達成任務,甚至不惜透支經費。《明清史料戊編》收錄一件乾隆二十一年的戶部題本,大意是說原署鳳山知縣魯光鼎在任內「尚有支銷修理察院衙署執事、栽種西瓜進京盤費二款,係奉部刪減之項」,因此「應追修理衙署並栽種西瓜盤費」。但魯光鼎「原籍既無產業可追,今各任所確查,又無資財寄頓」,經查定律:「凡應追銀兩,如果家產全無,力不能完者,地方官取具印、甘各結,申報督、撫保題請豁」,遂由閩浙總督喀爾吉善題請準其照例豁免。乃於乾隆二十一年奉旨由戶部議奏,議奏結果是「應如該督所題,準其照例豁免」。這個案例,也算是臺灣貢瓜史上的一項掌故。(改寫自林文龍〈清代臺灣貢瓜小考〉)
26. 下列敘述,最適合寫進上文空格內的是:
(A)臺灣貢西瓜始於清康熙三十六年
(B)臺灣貢瓜的收成時間和內地一般西瓜不同
(C)臺灣由於瓜種不佳,常以內地西瓜混充進貢
(D)臺灣貢瓜於康熙末年成為定制後,便未再更動

[題組題]
答案

答案:(B)。略解:B文中多處提臺灣西瓜「種於深秋,熟於隆冬」,內地「熟於六、七月」,收成時間不同,適合填入;A「始於康熙三十六年」錯,始於康熙五十八年後;C「混充進貢」未提及;D「未再更動」錯,乾隆定進貢數量,B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29

[題組:第26題到第29題]
29. 關於文中「乾隆二十一年戶部題本」所述案件,最適當的是:
(A)魯光鼎無家產可扣,只好讓他免納貢瓜超支的經費
(B)魯光鼎挪用修理衙署的經費栽培貢瓜,遭戶部調查
(C)魯光鼎為籌貢瓜經費變賣家產,閩浙總督免其責罰
(D)魯光鼎因栽培貢瓜涉及貪瀆,遭扣薪俸並沒收家產

[題組題]
答案

答案:(A)。略解:A魯光鼎「家產全無」,總督請豁免超支經費,正確;B「挪用」錯,是支銷款被刪減;C「變賣家產」錯,是無家產可追;D「貪瀆」未提及,A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36

36.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適當的是:
(A)他的演技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總令戲迷愛不釋手
(B)婚宴上的新娘打扮得美輪美奐,吸引全場賓客的目光
(C)來臺灣觀光,絕不可錯過夜市裡汗牛充棟的美味小吃
(D)制定規範應掌握寬猛相濟的原則,否則容易引起民怨
(E)憲兵站崗時目光如炬,流露出令人不敢逼視的威嚴感

[多選題]
答案

答案:(D,E)。略解:D「寬猛相濟」指寬嚴結合,適用於制定規範;E「目光如炬」形容威嚴,適用;A「愛不釋手」用於物品,不適用演技;B「美輪美奐」用於建築,不適用新娘;C「汗牛充棟」用於書籍,不適用小吃,故選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41

[題組:第41題到第42題]
車生者,家不中資而耽飲,夜非浮三白不能寢也,以故床頭樽常不空。一夜睡醒,轉側間,似有人共臥者,意是覆裳墮耳。摸之,則茸茸有物,似貓而巨,燭之,狐也,酣醉而犬臥。視其瓶,則空矣。因笑曰:「此我酒友也。」不忍驚,覆衣加臂,與之共寢,留燭以觀其變。半夜,狐欠伸,生笑曰:「美哉睡乎!」啟覆視之,儒冠之俊人也。起拜榻前,謝不殺之恩。生曰:「我癖於麯糵,而人以為癡;卿,我鮑叔也。如不見疑,當為糟丘之良友。」曳登榻,復寢。且言:「卿可常臨,無相猜。」狐諾之。生既醒,則狐已去。乃治旨酒一盛,專伺狐。抵夕,果至,促膝歡飲。狐量豪,善諧,於是恨相得晚。狐曰:「屢叨良醞,何以報德?」生曰:「鬥酒之歡,何置齒頰!」狐曰:「雖然,君貧士,杖頭錢大不易,當為君少謀酒資。」明夕,來告曰:「去此東南七里,道側有遺金,可早取之。」詰旦而往,果得二金,乃市佳餚,以佐夜飲。狐又告曰:「院後有窖藏,宜發之。」如其言,果得錢百餘千,喜曰:「囊中已自有,莫漫愁沽矣。」狐曰:「不然。轍中水胡可以久掬?合更謀之。」異日,謂生曰:「市上蕎價廉,此奇貨可居。」從之,收蕎四十餘石,人鹹非笑之。未幾,大旱,禾豆盡枯,惟蕎可種;售種,息十倍,由此益富,治沃田二百畝。但問狐,多種麥則麥收,多種黍則黍收,一切種植之早晚,皆取決於狐。日稔密,呼生妻以嫂,視子猶子焉。後生卒,狐遂不復來。(《聊齋誌異‧酒友》)
41. 關於上文車生與狐的敘述,適當的是:
(A)車生原以為覆裳者是人,後來才發覺是狐
(B)狐為報車生不殺之恩,常備好酒與之共飲
(C)狐指引車生獲得錢財,車生既欣喜且知足
(D)車生按狐的建議,藉農作低進高出而致富
(E)狐於車生過世後繼續照料其子,視同己出

[多選題]
答案

答案:(C,D)。略解:C狐指引車生取遺金、挖窖藏,車生「喜曰囊中自有」,欣喜知足,正確;D車生聽狐建議收蕎,大旱時高價售種致富,正確;A車生以為是「覆裳墮」,非「人」;B狐未備好酒,是共飲車生的酒;E狐在車生死後不復來,未照料其子,故選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指考國文考科-02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最適當的是:
(A)大自然巧奪天工,將太魯閣峽谷雕刻得渾然天成
(B)他生性樂觀且豁然開朗,所到之處無不笑聲洋溢
(C)都市更新期間,車站附近街道肩摩轂擊,十分蕭條
(D)曾幾何時,民眾排隊搶購的熱門商品已成明日黃花

[單選題]
答案

答案:(D)。略解:A「巧奪天工」用於人工製作,不適用大自然;B「豁然開朗」形容心境或視野,不形容性格;C「肩摩轂擊」形容人車擁擠,與「蕭條」矛盾;D「曾幾何時」指時間過得快,「明日黃花」指過時事物,運用適當,故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指考國文考科-08

依據下文,有關蜜蜂的舞動,敘述最適當的是:
根據馮‧弗里希的早期研究,蜜蜂有兩種「舞步」:一種他稱為環繞舞,一種則為8字搖擺舞。當時他的結論是:跳環繞舞,表示蜜蜂發現花蜜的來源;跳搖擺舞,則表示蜜蜂找到花粉。後來,波伊特勒持續進行研究,開始懷疑當初的論點。他和馮‧弗里希在1944年繼續做實驗,發現如果餵食盤距離蜂巢超過一百公尺,不管蜜蜂帶什麼東西回去,都會跳搖擺舞。所以他們認為:蜜蜂不同的舞蹈方式,並非用來描述發現什麼物質,而是一種用來傳達更複雜資訊的方法,也就是要說明地點。馮‧弗里希寫道:這種精確描述距離與方向的能力「似乎太過奇妙,根本不像是真的。」(改寫自修‧萊佛士《昆蟲誌:人類學家觀看蟲蟲的26種方式》)
(A)蜜蜂跳環繞舞的頻率高於8字搖擺舞
(B)蜜蜂可藉不同舞步溝通的說法不正確
(C)蜜蜂舞蹈方式與蜜源方位、距離較為相關
(D)蜜蜂藉舞步形式表達採收花粉與花蜜後的儲存地點

[單選題]
答案

答案:(C)。略解:C文中提蜜蜂舞步傳達「地點(方位、距離)」,正確;A「頻率」未提及;B「不正確」錯,是傳達資訊不同;D「儲存地點」錯,是發現地點,故C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