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19

[題組:第19-20題]我國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保障同性婚姻,使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皆擁有結婚的權利。該法實施至今,許多民眾透過各種管道發聲表達認同及支持,但也持續有反對的聲音。另外,在現行制度下,我國國民的同性伴侶若為外國人,且其所屬國家的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則伴侶雙方在我國便無法結婚。因此有公民團體倡議,應進一步修法保障跨國同性伴侶,但這項倡議,也引發不同立場團體的質疑。請問:19. 依據題文,該法最能落實以下哪項與人權有關的理念?
(A)保障社會處境不利群體的積極平權
(B)凝聚社會處境不利群體的國家認同
(C)肯認社會不同群體的多元身分認同
(D)促進社會不同群體的意見表達自由

答案

答案:(C)。該法保障同性婚姻,肯認同性戀者的身分認同,體現多元身分認同理念;(A)非積極平權,(B)未提國家認同,(D)未提意見表達,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34

[題組:第33-34題]34. 依據題文,學者文章標題所指原則最可能為何?此原則對保障犯罪嫌疑人權利為何 重要?請在答題卷表格左欄勾選原則,並於右欄摘述題文說明此原則為何重要的一 項理由。(5分)

勾選原則 此原則為何重要的一項理由( 30 字內)
□ 刑法謙抑原則
□ 自由心證原則
□ 偵查不公開原則
□ 不自證己罪原則
答案

答案:勾選「偵查不公開原則」;理由:「法院未審結,輿論便認定嫌疑人有罪」或「影響其受公平審判的權利」或「當事人的隱私、名譽遭無法回復的損害」。略解:學者指出偵查中洩漏證據致輿論定罪,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該原則可避免案情外洩影響公平審判與當事人名譽。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公民考科-02

某國傳統部落有對少女進行割禮的成年儀式,造成眾多未成年女孩在生殖器切割過程中失血過多或感染致死。有國際公益組織對該國施壓要求禁止此習俗,但也有不同的主張認為這是當地人重要的文化傳統,外人應尊重且不干預。從下列有關人權及多元文化的不同說法中,判斷何者為最有力的「廢除割禮」主張?
(A)為維護兒童發展權益,應保障其免受任何制度對身體的侵害
(B)廢除割禮有助於提升醫療衛生,促進落後傳統習俗的發展權
(C)伴隨社會變遷,人權發展應重視平衡天賦人權與傳統文化
(D)在多元文化原則下,應維護部落女性文化發展的基本權益

答案

答案:(A)。割禮侵害兒童身體權與發展權,(A)直接以兒童權益為核心主張廢除,最有力;(B)強調醫療衛生非核心,(C)平衡文化與人權未突出廢除必要性,(D)維護文化與廢除主張相反,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公民考科-32

[題組:第32-33題]在討論基本人權時,一般通說認為「自由權」是對國家作為的限制,以確保人民的基本人權如言論、結社自由、隱私與財產等權利不被國家侵害;而「社會權」則為人民對國家積極作為的「權益」的要求,以保障人民為達到尊嚴生活,基本所需的生存權、工作權、學習權、環境權等,並且應受到平等待遇。國家為落實社會權,有時會採取一些限制個人自由權的法律手段。32. 依據題文所述觀點,國家如果以立法或其他政策手段來保障社會權得以落實,而可能因此限制個人自由時,其合憲性的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A)為保障社會權,國家依據違反法律之行政命令來限制自由,亦可能合憲
(B)法律雖然限制個人自由,但只要是為了保障重大社會權公益,即屬合憲
(C)如以法律來限制自由,須無其他達成目的之更小侵害手段,才可能合憲
(D)國家須注意法律能否達成保障社會權之目的,如可達成目的,即屬合憲

答案

答案:(C)。限制自由需符合比例原則,即無更小侵害手段,(C)正確;(A)行政命令不可違法,(B)僅重大公益不夠,(D)可達成目的不夠,需比例原則,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地理考科-22

用電腦開啟網站時,畫面會彈出視窗要求使用者同意接受 Cookie,讓網站經營者可以追蹤和收集使用者的數據,包括使用者瀏覽行為、位置和 IP 位址、網購清單等,進而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網頁廣告,尤其是具有網路地圖服務的網站,更會要求提供使用者位置。該現象可能顯現下列哪項空間資訊科技發展的問題?
(A)現代人際關係的疏離益加明顯
(B)公民科學發展進程仍相當有限
(C)空間隱私權受侵犯的潛在隱憂
(D)無法遏制具歧視性的偏見地圖

答案

追蹤使用者位置資訊可能侵犯空間隱私權。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40

第38-41題為題組
《戒嚴令》第四條的規定,因為下列哪項理由而「違反」法治國家應遵循的法律原則?
(A)國家禁止的行為與防止擾亂治安無關
(B)國家對於違反行為不分輕重均判死刑
(C)國家只限制部分違法行為而違反平等
(D)國家以法規範事後溯及既往處罰人民

答案

不分行為輕重一律處死刑,違反比例原則與罪刑相當原則。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65

第65-67題為題組
◎ 猶太教與基督教的信仰屬性,及其對「神的選民」的看法略有異同,以致二者常有紛爭。西元一世紀,猶太宗教領袖在耶路撒冷以基督教傳道者保羅褻瀆猶太教,且無法證明自己清白為由,控告保羅並要求對其處刑。當時羅馬法律規定:非經審判,羅馬公民不得被捆綁、監禁或鞭打。保羅因具有羅馬公民身分,故要求交羅馬當局處理,於是當地總督在夏季末期,將保羅押送至羅馬審判。圖12 為羅馬帝國時期東地中海的航運路線圖,虛線為押送保羅航線,實線為地中海貿易線。請問:文中所敘述之事件,乃發生於羅馬人統治的時代。時至今日,若以法治國家理念檢視此案,可看出題文中羅馬法律保障羅馬公民的規定,與下列何種近代法律重要原則的精神最為接近?
(A)自由心證原則
(B)公開審理原則
(C)無罪推定原則
(D)偵查不公開原則

答案

非經審判不得處罰,符合無罪推定原則精神。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03

國中生甲勒索同學乙,後來甲被移送法院,但法院審理甲的案件時不開放法庭旁聽。本案不開放的理由,與下列哪種少年事件處理措施相同?
(A)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讓甲有到庭陳述意見的機會
(B)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讓乙有到庭陳述意見的機會
(C)在甲接受輔導處分一段時間後,塗謝該項案件紀錄
(D)在獲得乙同意的情況下,命甲對乙負損害賠償責任

答案

少年事件處理法基於保護少年原則,採取不公開審理、塗銷前科紀錄等措施,目的在避免標籤化,促進少年更生。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63

63-66 為題組

許多國家可能基於某些理由查禁流行歌曲。以臺灣為例,1930 年代開始流行以福佬系民謠為創作題材,當時西門町與大稻埕有許多收費不低的音樂廳,傳唱這些歌謠。但部分歌謠後來遭政府以過於寫實、動搖民心為由,予以查禁。1950 年代左右,行政院依據《戒嚴法》訂定《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雜誌圖書管理辦法》,開始管制流行文化,主要由警備總司令部執行歌曲查禁。如披頭四樂團演唱之〈革命〉便因「內容欠妥,混淆視聽,危害社會治安」遭禁。至1970 年代,查禁業務改由新聞局負責,據統計,當時約有六分之一的歌曲因未通過審查而禁唱。到了1980 年代,絕大多數歌曲都通過審查,禁唱歌曲大幅減少。面對審查制度,音樂人仍勇於透過流行樂曲批判現狀。曾有外國歌手唱道:「這是最好的年代,所以人民不需要自由」而遭到禁播。有樂評指出,該歌詞字面上說政府讓經濟成長率翻升,表示統治萬能,所以人民也就不需要自由,但實際是諷刺該政府,試圖以經濟成果遮掩其威權統治事實。像這類具批判性的樂曲,多非屬主流文化,常被忽視;但也有作品廣受歡迎,甚至在特定時期帶動反叛精神。請問:從人權保障與法治國原則來看,關於戒嚴時期政府查禁歌曲之相關規定與現象,下列評論何者正確?
(A)警總的查禁處分是根據政府的法律和行政命令,符合法治國原則
(B)政府查禁〈革命〉一曲違反比例原則,改採罰款手段才符合法治
(C)1970年代以後查禁歌曲改由新聞局負責,顯示已經轉向人權保障原則
(D)1980年代多數歌曲通過審查可能是自我思想審查,人權侵害未必減少

答案

1980年代雖審查放寬,但自我審查仍可能侵害言論自由。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14

14-15為題組
2013年時,英國女王依據英國法律授權,宣布特赦現代電腦科學先驅者艾倫‧圖林(Alan Turing)。圖林在二次大戰時因為成功破解納粹的密碼,對當時的盟方有極大貢獻。但是他後來卻因為被警察發現有同性戀行為,而依英國刑法法律定罪。在該法條被廢止前,估計有4萬9千名男同性戀被判有罪。圖林後來接受化學去勢,以避免坐牢,他的工作也被剝奪。小風和小雲二人對此事有以下的討論:
小風:我不太能認同的是為何要以刑法處置同性戀?為何兩名男子間的愛情行為,與他人無涉,會受到國家的處罰?他們有傷害到其他人嗎?
小雲:我不太能認同的地方在於,為何面對過去的不正義,但是結果卻只有圖林一人獲得特赦?
小風對於刑罰的觀點,最接近下列哪一個法律意見的觀點?
(A)刑法應以維護社會傳統習俗接受的情感道德為規範目的
(B)喝酒為個人嗜好,但酒駕影響交通安全,應該加以處罰
(C)刑事處罰應對特定犯罪採取有效遏止的手段,不應濫刑
(D)應以刑罰禁止個人攝食太多甜食,以避免個人健康受損

答案

小風主張刑罰應限於有具體受害者的行為,符合法益保護原則。答案為(B)喝酒為個人嗜好,但酒駕影響交通安全,應該加以處罰。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