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30題到第31題]
〈虬髯客傳〉中的重要人、事都與李靖有關。就小說主題「真人天命所歸」與副題「英雄擇主而事」論之,李靖的動向並非一貫而明確。起初他以一介布衣求見楊素,未必如其他評論者所雲,是「貪利祿而不知人」或「為蒼生而不顧己」,而是「為公」也「利己」、「全忠」亦「安心」。當時天下方亂而未亡,群雄競起而無主,「靖雖貧,亦有心者焉」,為扶持顛危而獻策,乃顯人格忠厚而非見風轉舵;楊素若有收羅豪傑之心,大事未必不可為;又若非紅拂強勢介入,他也不至於完全死心。投效太原既非李靖首選,故不可說他是明知榮華將在太原卻另擇他途。李靖的轉變是漸進的:由於親見楊素腐敗,加上紅拂的旁證,才問心無愧的放棄原本的希望。但因他與李世民交情不深,故也非立即反目而奔向太原,一切仍有待虬髯客的引導、助成。(改寫自張火慶〈虬髯客傳的人物關係論〉)
30. 下列敘述,最符合上文對〈虬髯客傳〉看法的是:
(A)李靖為李世民不惜與楊素反目
(B)李靖因所見所遇而逐漸調整人生規劃
(C)李靖既不「貪利祿」,也不「為蒼生」
(D)李世民並非天命所歸,故李靖最初未投靠他
作者反應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31
[題組:第30題到第31題]
31. 若要從《舊唐書》找一段記載,做為「靖雖貧,亦有心者焉」的註解,下列最適合的是:
(A)靖曰:「王者之師,義存弔伐。百姓既受驅逼,拒戰豈其所願?」
(B)太宗顧謂侍臣曰:「得李靖為帥,豈非善也!」靖乃見房玄齡曰:「靖雖年老,固堪一行。」
(C)靖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材略,每謂所親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
(D)高祖克京城,執靖將斬之,靖大呼曰:「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41
[題組:第41題到第42題]
車生者,家不中資而耽飲,夜非浮三白不能寢也,以故床頭樽常不空。一夜睡醒,轉側間,似有人共臥者,意是覆裳墮耳。摸之,則茸茸有物,似貓而巨,燭之,狐也,酣醉而犬臥。視其瓶,則空矣。因笑曰:「此我酒友也。」不忍驚,覆衣加臂,與之共寢,留燭以觀其變。半夜,狐欠伸,生笑曰:「美哉睡乎!」啟覆視之,儒冠之俊人也。起拜榻前,謝不殺之恩。生曰:「我癖於麯糵,而人以為癡;卿,我鮑叔也。如不見疑,當為糟丘之良友。」曳登榻,復寢。且言:「卿可常臨,無相猜。」狐諾之。生既醒,則狐已去。乃治旨酒一盛,專伺狐。抵夕,果至,促膝歡飲。狐量豪,善諧,於是恨相得晚。狐曰:「屢叨良醞,何以報德?」生曰:「鬥酒之歡,何置齒頰!」狐曰:「雖然,君貧士,杖頭錢大不易,當為君少謀酒資。」明夕,來告曰:「去此東南七里,道側有遺金,可早取之。」詰旦而往,果得二金,乃市佳餚,以佐夜飲。狐又告曰:「院後有窖藏,宜發之。」如其言,果得錢百餘千,喜曰:「囊中已自有,莫漫愁沽矣。」狐曰:「不然。轍中水胡可以久掬?合更謀之。」異日,謂生曰:「市上蕎價廉,此奇貨可居。」從之,收蕎四十餘石,人鹹非笑之。未幾,大旱,禾豆盡枯,惟蕎可種;售種,息十倍,由此益富,治沃田二百畝。但問狐,多種麥則麥收,多種黍則黍收,一切種植之早晚,皆取決於狐。日稔密,呼生妻以嫂,視子猶子焉。後生卒,狐遂不復來。(《聊齋誌異‧酒友》)
41. 關於上文車生與狐的敘述,適當的是:
(A)車生原以為覆裳者是人,後來才發覺是狐
(B)狐為報車生不殺之恩,常備好酒與之共飲
(C)狐指引車生獲得錢財,車生既欣喜且知足
(D)車生按狐的建議,藉農作低進高出而致富
(E)狐於車生過世後繼續照料其子,視同己出
108指考國文考科-09
依據下文,湯普生醫師「把總醫師痛罵一頓」的原因,敘述最適當的是:
記得我當第一年住院醫師時,有一晚恰好遇到一個車禍外傷病人由救護車送來急診。經過詳細檢查,確認只有些皮肉裂傷,總住院醫師便決定把病人帶到開刀房,洗淨傷口加以縫合並住院觀察。當晚是我們的副主任湯普生醫師值班。由於總住院醫師認為這是很平常的外傷,而且他已處理得很好,因此決定讓湯普生醫師休息。誰知湯普生第二天巡房後走出病房就大發雷霆,把總醫師痛罵一頓,說他沒有依照科內規定,維護病人權益,未和主治醫師討論出最好的治療方法,也不尊重醫學倫理,因為病人在法律上屬於湯普生醫師,他有義務照護病人。事實上病人狀況相當穩定,總醫師卻因一個善意的疏忽,幾乎被記過甚至開除。(改寫自王國照《重披白袍》)
(A)未讓湯普生醫師充分休息
(B)未把車禍外傷病人照顧好
(C)未和主治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D)未和病患家屬說明開刀細節
108指考國文考科-10
閱讀下列詩句,最符合詩中所示的人生態度是: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李白〈行路難〉)
(A)顯貴無常,急流勇退
(B)養身隱逸,志在清高
(C)放浪形骸,任俠行義
(D)順處逆境,不求顯達
108指考國文考科-20
[題組:第20題到第22題]
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誇道:「這般整齊肴饌,濟楚器皿,端的是好個江州。我雖是犯罪遠流到此,卻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裡雖有幾座名山古跡,卻無此等景致。」獨自一個,一盃兩盞,倚闌暢飲,不覺沈醉。猛然驀上心來,思想道:「我生在山東,長在鄆城,學吏出身,結識了多少江湖上人,雖留得一個虛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雙頰,配來在這裡。我家鄉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見!」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詞調,便喚酒保,索借筆硯。起身觀翫,見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題詠。宋江尋思道:「何不就書於此?倘若他日身榮,再來經過,重覩一番,以記歲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興,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去那白粉壁上,揮毫便寫道: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宋江寫罷,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飲了數盃酒,不覺歡喜,自狂蕩起來,手舞足蹈,又拿起筆來,去那〈西江月〉後,再寫下四句詩,道是: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籲。他時若遂淩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宋江寫罷詩,又去後面大書五字道:「鄆城宋江作。」寫罷,擲筆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飲過數盃酒,不覺沈醉,力不勝酒。便喚酒保計算了,取些銀子算還,多的都賞了酒保。(《水滸傳》第39回)
20. 上文藉描寫「宋江飲酒賦詩」,凸顯宋江的性格是:
(A)風雅而富詩興
(B)落拓而有豪情
(C)慷慨而交遊廣
(D)權謀而城府深
108指考國文考科-21
108指考國文考科-34
108指考國文考科-40
40. 關於下列辛棄疾詞作,敘述適當的是:
千峰雲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辛棄疾〈醜奴兒近〉)
(A)詞作的上下片均是即景抒情,情景相生
(B)上片寫夏日陣雨後景致,藉沐雨洗淨心中哀愁
(C)下片藉由「野鳥」的動態反襯「白鷗」的靜態
(D)全詞語言不假雕飾,明白如話,結尾清新幽默
(E)上下片的時間藉「午醉」過渡,寫出浪跡江湖青旗賣酒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