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縣市政府對街頭藝人從事表演活動,各自制定相關管理辦法,規範街頭藝人若欲在公共空間進行展演,須向縣市管理機關申請並獲許可後始得演出。上述政策作為涉及的縣市政府職權運作,其屬性與下列哪項事例最接近?
(A)縣市輪流承辦國慶日煙火表演活動
(B)縣市辦理轄區內立法委員選舉事宜
(C)爭取於高鐵行經路線設立縣市車站
(D)建置縣市公共自行車事故處理流程
依法行政
114分科公民考科-17
[題組:第17-18題]某民主國家因電動車日漸普及,帶動公寓大樓增設充電樁的需求,但也引發相關爭議。除了用電與消防安全的疑慮,還有住戶質疑收費不公,主張沒有使用電動車的住戶,不需分攤設置充電樁的相關費用。
該國某市政府為解決相關爭議及促進節能減碳,乃制定該市自治條例,規定該市公寓和大樓必須設置公用的電動車充電樁停車位,否則將課處罰鍰。有某大樓因為停車場難以設置公用充電樁,遭該市政府處以罰鍰。該大樓管理委員會向法院請求救濟,但因該市政府依據自治條例做成處罰,法院判處該管委會取訴定議。該管委會在窮盡救濟途徑後,提起另一種訴訟:審理的法庭認為,該自治條例違反該國憲法,宣告該條例無效。請問:
題文中提出質疑的住戶,若要引用政府政策支持其觀點,下列何者最適當?
(A)依民眾的所得水準而課徵不同的所得稅
(B)依行政高速公路實際里程數收取通行費
(C)學齡兒童搭乘交通工具享票價折扣優惠
(D)不同城市的計程車起跳價格與費率不同
113分科公民考科-04
[題組:第4題]
我國障礙者依法可向政府申請補助,僱用助理協助生活。小天提出申請,政府依據既有預算額度及權限,核定部分而非足額補助。小天認為這違反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因該公約要求政府應保障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依據我國法律體系,對本案政府作為的評論,下列何者最適當?
(A)政府核定補助應依既有預算額度及權限,而非依國際人權公約
(B)依該公約施行法精神,政府應盡量補助讓小天能夠自立之費用
(C)須經國際專家建議,政府才應補助讓小天足以自立生活之費用
(D)基於個人自我負責理念,政府不應該補助小天之自立生活費用
113分科公民考科-19
[題組:第18-19題]
某協會受政府委託舉辦教師進修課程,但課程中不僅塑造「男女應有舉止」的性別刻板角色,且有歧視同性戀者的內容。某公民團體發現上述情況後,透過各社群媒體,批判該課程違反性別平等理念。在引發關注後,又進一步邀請民意代表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問題嚴重性。在各方呼籲下,主管機關檢視該協會的課程實施,認為該協會的作為不合規定,故依據相關行政命令,廢止該協會開設教師進修課程之資格。請問:
19. 依據行政法原理原則,以下針對該廢止處分的法律評價,何者最適當?
(A)政府不應廢止該協會合法之權利,以免違反信賴保護原則
(B)協會受政府委託執行教師訓練,故廢止處分未侵害其權利
(C)經法律明確授權,政府始能依該命令合法廢止協會之資格
(D)政府選依行政命令加以廢止,違反行政法的法律優位原則
113分科公民考科-22
[題組:第22-24題]
某年臺灣南部數個縣市發生嚴重乾旱。為保障民生用水,中央政府採取多項限水措施,在這些縣市實施強制稻作停灌或休耕,以及停供游泳池、洗車和三溫暖等行業之用水。政府作法是否對人民權利造成傷害,引發各方討論。政府主張這些措施雖可能限制人民基本權利,卻是基於保障公共利益。但有某經濟學者於媒體上主張,應該回歸市場機制運作,提升經濟效率。另有網友認為應讓各縣市自行決定如何限水,不宜由中央強制規定;但小雨認為應該由中央決定。請問:
22. 對政府採取的限水措施,從行政法原理原則的觀點來看,下列評論何者最適當?
(A)限水只要能延長人民使用民生用水時間,即符合比例原則要求
(B)限水措施須能夠維護公益,且不得對人民權利造成過度的侵害
(C)民生用水為人民生存所必須,因此政府限水措施自屬最小侵害
(D)依平等原則,政府規劃限水應確保每位國民都擁有相等用水量
112分科公民考科-05
某日發生殺人案,警方經調查後召開破案記者會,指出有充分證據顯示甲應為兇手,並在回答媒體問題時,說明甲的姓名、家庭狀況等個資。記者根據警方提供的個人資料,報導甲家人的新聞,之後甲被起訴,並經法院判決有罪確定。對於本案中警方與記者的行為,下列評論哪項最適切?
(A)因法院判決有罪,警方洩漏個資行為並未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
(B)破案記者會的時間在起訴前,故警方並未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
(C)警方提供記者與公益無關之嫌疑人個資,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
(D)記者報導甲家人的相關新聞,其行為明顯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
112分科公民考科-15
[題組:第15題至第16題]
◎ 依據我國法律,經營電信、廣播或電視頻道等媒體需領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給有一定年限的經營執照,到期前須申請換照,核准後才能繼續經營。某廣播電台甲申請換照,但NCC指出該電台的報導經常與事實不符而遭民眾投訴,且其大股東直接介入新聞製播,顯示該電台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故在其執照到期後,決議不予換照。甲電台則將擊鼓決議侵害新聞自由,因而提起司法救濟;在野黨立委乙則召開記者會,支持甲電台提出司法救濟的行動;輿論也有意見主張監察院應主動介入調查。請問:
題文中NCC駁回換照申請的理由,與下列哪項主張最接近?
(A)大眾未必具有媒體識讀能力,需要政府適時介入以確保人民知的權利
(B)基於黨政軍退出媒體的理念,媒體對新聞事件的評論應保持中立立場
(C)媒體惡性競爭可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政府介入是保障新聞自由的必要之惡
(D)媒體的守門過程可能遭受不當干擾且違反專業倫理,新聞自由不應無限上綱
112分科公民考科-28
[題組:第27題至第30題]
當地方政府促使社會住宅居民遷出所採取的作為,從法治國原則的角度來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該作為屬於給付行政,因此只要求違反信賴保護即屬合法
(B)政府作為應追求公益,斷水措施是實現該公益的最佳手段
(C)該作為侵害個人權利屬干涉行政,因而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D)興建主場館帶來公益大於人民損失,政府未違反比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