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07

進行「細胞形態的觀察」探討活動時,若將顯微鏡鏡頭對準觀測物後,視野中仍一片空白,應先調整圖2 顯微鏡的何處才有助於看見觀測物?
(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答案

視野空白可能因光線不足或焦距不對。圖2中甲為粗調節輪,乙為細調節輪,丙為載物台,丁為光圈,戊為反光鏡。若已對準觀測物但仍空白,應先調整光圈(丁)或反光鏡(戊)以增加亮度。但題目說「對準觀測物後」仍空白,更可能是焦距問題,但粗調(甲)是首次尋找物像時使用,細調(乙)用於微調。題意暗示已對準,可能需微調細調節輪(乙)以找到清晰影像。但若完全空白,也可能是光線問題。根據常見顯微鏡問題排查,視野一片空白最可能先調整光源(戊反光鏡)或光圈(丁)。答案可能為(D)或(E),需看圖2定義。若戊為反光鏡,則調整它。根據常見試題,答案常為(E)反光鏡。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11

某單頻光在一種透明水溶液中的傳播速率與該水溶液的密度成反比。今以厚度非常薄的均勻透明玻璃平板組成的立方形容器盛裝此水溶液,並靜置於水平桌面上後,發現水溶液的密度由下而上隨高度遞減。如圖 1 所示,兩道相同單頻光線由空氣中斜向射入水溶液,若忽略玻璃的折射,則下列選項的光線行進方向何者正確?

答案

光速與密度成反比,密度由上而下增加,故折射率由上而下增加。光線會向折射率大(密度大)的方向彎曲。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51

題組(49-54題)圖22為波自介質A射入介質B的示意圖。波在介質A中波速較慢,在介質B中波速較快。箭號實線代表入射線,虛線為延伸線。在答題卷中的作答區畫出(1)法線;(2)波進入介質B之後的折射線。折射線只需要畫出示意的偏右上、偏左下、或沿虛線不偏折。

答案

法線垂直界面。波從慢介質到快介質,折射角大於入射角,折射線偏離法線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自然試題-21

眼球的主要結構及成像原理,和相機類似,如圖7 所示。光進入眼球時,會經過「角膜」、「瞳孔」與「水晶體」,「瞳孔」如同相機的光圈,可縮放以控制進光量的多寡;而「角膜」與「水晶體」如同相機鏡頭中的透鏡。最後成像在「視網膜」,如同相機的感光元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進入眼球的光可在視網膜上成像,主要由於干涉現象
(B)物體成像在視網膜的前方或後方,可配戴凹透鏡或凸透鏡來矯正,主要是利用光的繞射現象
(C)若遠處物體的成像位置在相機的感光元件之前,可改用感光程度更高的元件,使影像由模糊變為清晰
(D)遠方物體在照相機感光元件上形成倒立實像,在眼睛的視網膜上也是形成倒立實像
(E)若成像模糊,照相機是調整鏡頭與感光元件的距離,而眼睛則只靠縮放瞳孔,使成像清晰

答案

(D) (A)成像主要因折射而非干涉;(B)矯正視力利用折射而非繞射;(C)成像位置錯誤需調整鏡頭距離,非更換感光元件;(D)相機與眼睛均形成倒立實像;(E)眼睛靠改變水晶體曲度調整焦距,非僅靠瞳孔。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