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15

[題組:第15-16題]某市政府欲規劃重要的濕地公園,舉辦三場審議會議。會議進行時,專家先報告該濕地相關知識和涉及的各種利益與意見。在討論階段,主持人讓每位參加的公民有相同的發言時間與次數,也提醒大家以平等的稱謂進行交流。部分公民參加審議會議後,改變原本立場;但也有其他參與者批評主持人當時的主持方式,忽略處於不同社會位置對參與者所帶來的影響,有違積極平權理念。請問:
依據題文,部分公民參加會議後的改變,最能反映出此種會議模式與傳統民主制度運作的哪項差異?
(A)以少數服從多數原則達成群體共識
(B)以多數尊重少數原則避免多數暴力
(C)以溝通和共識彌補單純的投票表決
(D)以符合程序正義方式作成民主決定

答案

審議民主強調溝通共識,而非單純多數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16

[題組:第15-16題]依據題文,該位公民不滿主持人的主持方式,最可能是基於以下哪項理由?
(A)以平等稱謂進行交流的形式和提醒,無法有效解決權力不對等問題
(B)參與者對議題的理解程度存在落差,有價值的意見需要更多發言時間
(C)文化資本導致表達和論述能力不同,統一的發言規則難以顧及差異
(D)參與者的言論自由應獲得平等保障,應讓多元意見皆有表達的機會

答案

統一發言規則未能考慮文化資本差異,影響實質平等。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41

[題組:第39-42題]針對該公民團體的第一項質疑,該國政府事前應採取下列哪項作為最適當?
(A)鼓勵民眾提出公民投票案以決定政策方向
(B)召開公聽會議各居民眾參與政策制訂過程
(C)委託專家研究並提出政策制訂的專業建議
(D)明文公告該政策相當期間後給予正式實施

答案

召開公聽會讓民眾參與政策制訂,符合民主治理原則。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公民考科-18

[題組:第18-19題]
某協會受政府委託舉辦教師進修課程,但課程中不僅塑造「男女應有舉止」的性別刻板角色,且有歧視同性戀者的內容。某公民團體發現上述情況後,透過各社群媒體,批判該課程違反性別平等理念。在引發關注後,又進一步邀請民意代表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問題嚴重性。在各方呼籲下,主管機關檢視該協會的課程實施,認為該協會的作為不合規定,故依據相關行政命令,廢止該協會開設教師進修課程之資格。請問:
18. 下列有關社會運動如何運作並產生作用的敘述,何者最能說明該公民團體的行動?
(A)社會運動強調由下而上,因而致力批判政府施政且避免與官方合作
(B)社會運動目標在於改變法規,故重視爭取輿論支持以取得執政權力
(C)社會運動無論能否立即改變政策,若能引發公眾討論即屬發揮成效
(D)社會運動重視減少社會成本,應盡量透過媒體推動以避免街頭衝突

答案

公民團體透過媒體批判、召開記者會引發關注,最終促使政府行動,說明社會運動引發公眾討論即具成效,故(C)最符合。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公民考科-35

[題組:第32-35題]
某國長期存在歧視國際移工的社會問題,而且國際移工在勞動契約期滿前,除非原雇主同意,或遇到勞工權益受損並申訴成功,否則無法轉換雇主。某日下午,甲於ATM領錢時,便衣員警依甲容貌而懷疑是「逃逸移工」,且擔任許欺集團車手,立即喝吆甲並要求甲交出居留證供警察查驗。甲表示未隨身攜帶,並要員警不要妨礙其領錢。員警認為甲不服從盤查且無居留證,顯有犯罪嫌疑,乃將甲上銬帶回警局。在警局內,警察拒絕甲委任律師的要求,並將甲關在偵訊室內連夜詢問。甲拒絕配合,不願回答任何問題,警察直到隔天早上始釋放甲。此事經當地媒體報導,引發輿論批評。某移工權益團體對該案提出檢討,特別關切政府應解決警察對移工的偏見和歧視性執法問題。請問:
35. 若該國政府著手回應移工權益團體的關切,下列哪些作為較能彰顯審議民主的精神?
(A)邀集民意代表開會協商,共同審議歧視移工的罰則
(B)提出保障移工積極平權的措施,交由公民投票決定
(C)廣邀利害關係者開會,以研讀相關的移工保障措施
(D)諮詢移工仲介機構的意見,強化移工增能訓練方案
(E)邀請移工參與協商對話,擬訂防止歧視性執法規範

答案

(C)廣邀利害關係者;(E)邀請移工參與對話,均符合審議民主的多元參與精神。答案: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公民考科-34

[題組:第34題至第35題]
◎ 以下四段摘要,出自某國一份公民會議實施狀況的研究報告:
甲、受到政策影響的公民,應有相同權利和有效機會來表達其觀點和利益,以形成共識。
乙、某些社會群體的成員即使進入公共審議的場域,也常因發言訴諸個人經驗或無法清楚提出論點,而引起聽者的不耐與忽視。
丙、女性或低教育程度者發言次數較少,發言時間較短,不常在對話過程質疑或批評他人,也較難以引導議題討論。
丁、兩性在不同爭議議題公民會議的參與情形:

議題 參與的人數(百分比) 發言的次數(百分比) 意見成為共識的數量(百分比)
通姦除罪 9(45) 11(55) 75(24) 238(76) 10(37) 17(63)
代理孕母 12(60) 8(40) 87(42.4) 118(57.6) 18(34.6) 34(65.4)

綜合上述四段摘要內容,該研究報告的主題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性別化的爭議議題討論:以公民會議為例
(B)不同議題對於兩性在公民會議參與的影響
(C)公民會議參與歷程及影響意見發言的因素
(D)公民會議過程的言說互動及其不平等樣貌

答案

略解:摘要甲強調平等參與理想;乙、丙、丁則呈現實際參與中的不平等,包括發言機會、發言影響力因性別、教育程度而異。報告主題聚焦於審議過程中的言說互動及其存在的不平等現象。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公民考科-35

[題組:第34題至第35題]
綜合上述四段摘要,最能凸顯哪兩項應該實踐或強化的審議民主要件?請依據題文歸納出兩項要件,並在答題卷作答。(6分;每項各10字內)

答案

略解:要件一:平等溝通(甲、乙、丙、丁均顯示參與和發言的不平等,應強化平等溝通機會)。要件二:重視共識(甲提到形成共識,丁顯示意見成為共識的比例差異,應重視共識形成的公平性)。答案:平等溝通、重視共識。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公民考科-42

[題組:第40題至第43題]
依據題文資訊及民主治理的核心概念,該音樂廳整修方案的決策歷程,與下列哪項公共參與案例最相似?
(A)縣市政府與律師公會合作,提供身心障礙者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B)縣市長候選人徵詢民間團體意見,再提出無障礙福利政策政見
(C)立法院接受民間團體遊說,修法納入身心障礙者個人協助服務
(D)教育部召開公聽會,規劃全國校園整體無障礙環境的相關指引

答案

略解:題中市政府「與各界交換意見後」確立原則並決策,顯示決策過程包含公共參與、吸納多元意見。選項(D)教育部召開公聽會制定指引,同樣是透過公共參與形成政策,最為相似。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01

某移工權益協會倡議合理工時之立法,但一直未獲輿論支持。學者指出,行動成效不彰原因,除記者常引述不實資訊且不理會移工團體澄清之要求外,移工製作的議題短片,也幾乎無媒體頻道可播出。依據前述,倡議行動成效有限的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媒體近用權保障未能落實而影響公共意見
(B)記者偏頗報導使得移工團體飽受輿論指責
(C)移工缺乏媒體資訊故未能分析政策之影響
(D)移工群體不具公民身分故無從發揮行動力

答案

答案:(A)。移工團體面臨記者不實報導且短片無媒體可播出,核心是無法有效使用媒體傳達主張,即媒體近用權未落實,影響公共意見形成,故選(A);(B)未提及輿論指責,(C)非缺乏資訊,(D)移工可能具公民身分,均不符。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03

我國政府機關曾因新冠肺炎疫情將土地徵收審議小組等實體審查會議改為線上舉行。有學者批評若無相關配套,恐嚴重侵害民眾權利,尤其偏鄉民眾、長者及經濟處境不利群體的需求較難被重視。以下哪項情況和該學者的批評最相關?
(A)從實體轉為線上討論,讓科技業者從中不當獲利
(B)民眾間存在數位落差,易造成參與線上討論門檻
(C)辦理線上審查會議時,容易造成個人資訊的外洩
(D)社會議題有其複雜度,處境不利者缺乏討論動機

答案

答案:(B)。學者批評偏鄉、長者等需求難被重視,核心是此群體可能缺乏線上參與條件,即數位落差;(A)未提不當獲利,(C)非資訊外洩,(D)非缺乏動機,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